不要因为受的苦多了,就有受害者思维,觉得所有人都亏欠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生而为人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苦,只是每个人所受的苦难的程度,以及对苦难的感受都不相同,有的人因为自己受了一些苦,就会有受害者心理,认为自己总比别人苦,总比别人惨。

总喜欢拿自己的苦难说事,也总觉得别人都比自己过得好,而自己受的苦最多,也会因为自己受了很多苦,就觉得人人都亏欠自己,甚至会产生嫉妒和仇视心理。

这种受害者思维不能要,不要以受害者自居,觉得自己很惨,觉得别人都亏欠自己,觉得自己总在受生活的苦难,其实人人都不容易,这世上还有很多比你更苦的人。

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因为受了一些伤害,吃了一些苦,就容易抱怨,不只会抱怨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还会抱怨这个世界,抱怨生活,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无论是有关系的或者没关系的,都觉得是别人欠了自己。

在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之后,他们总是感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从不去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

有的人因为自己的境遇不好,就把自己的苦难推在别人身上,觉得是别人害了自己,甚至把曾经有恩于他的人也牵扯进来,觉得都是别人的错,才造成了这种结局,然后心生怨恨,甚至想要报复。

吃的苦多了,或者被欺负多了,就觉得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所有的人都要为他的苦难买单,这是一种扭曲的心理,可能还会反过来去伤害别人。

特别是那些从来不被善待的人,会觉得这个世界很残酷,人性凉薄,自己所有的遭遇都是别人造成的,一个人的心理一旦失衡,就会越来越恨,越来越极端。

一个心里不够强大的人,受到的委屈和苦难越多,就越会沉浸在这些苦难当中,会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以后会受更多的苦,有的人会习惯苦难和委屈,而有的人在承受不了之后会心理失衡去报复或是伤害他人。

一个人因为被亏欠得太多,就越渴望得到弥补,无论是遭遇也好,还是被别人伤害也好,始终意难平,那些曾经不被善待的心理空缺,总要被填补。

有受害者思维的人,就觉得自己心里的空缺总是无法填满,曾经无法面对的伤害和苦难,都深深埋藏在心底,没有被善待,没有被理解,总有一天会爆发。

没有人愿意一直受苦,一直受伤害,有些苦受了,就觉得非常委屈,自己又咽不下,所以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或者希望有人能够填补心里的伤。

就像一个人如果在感情里受过很多伤害,就很容易认为自己遇人不淑,今后也不会遇到真正合适的对自己好的人,在面对感情的时候,会很容易向别人提起自己的过往经历,甚至会放大自己受过的伤害,然后觉得自己一直都是一个受害者。

一方面希望自己受过的伤害能在以后的感情当中被弥补,另一方面又不相信任何人,觉得谁都会让自己受伤,尽管遇到一个珍惜自己的人,也会因为自己强烈的不安全感,把对方越推越远。

不管是感情中还是生活中,你曾经受过的伤害,并不代表你以后的境遇,也不代表你就是一个受害者,不要忽视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快乐和幸福。

有的人因为自己曾经吃了很多苦,就总想找人抱怨和诉苦,还会理所当然的以为自己受了苦,就可以不断地向别人索取,可以不断地伤害别人。

特别是那些与自己的苦有关的人,可能别人是无意或者好意,可在他的思想里却变了味,觉得自己的境遇都是拜这些人所赐,认为如果没有他们,自己的结局会更好。

这让我想起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因为她极度缺爱,思想逐渐变得扭曲,认为自己得不到父亲的爱,是因为生病的妹妹,认为自己在学校的一系列不顺心的事,都是因为自己不诚实的学生造成的,可其实她的大部分想法都是错的,她的遭遇也大部分与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关,她自己却不知道,甚至因为这样的思想总是去伤害真正关心和爱她的人。

松子总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受害者,反而在她的一生当中,她一直是一个受害者,她的人生潜移默化的被她的思想所影响着。

如果根本没有人伤害过你,你受到的苦再多也不是你反过来埋怨别人、伤害别人的理由。

人生有些路是自己选择的,有些境遇也是无法避免的,自己选择的路,就算再苦,也要有勇气面对和承担,与别人无关的遭遇,也不要什么都怪在别人身上,而是自己去找原因,自己去解决问题。

有些苦难,没办法避免,也没办法改变,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和心态,再难也不抱怨生活,吃过再多苦也不抱怨别人。

有的人总觉得自己总是在吃苦,总是在受委屈,总是在被伤害,觉得自己最惨,这样的想法太过狭隘,因为你没有真正看过万千世界,比你惨的人还有很多。

总是有一种受害者心理的人,是眼界和格局比较小的人,是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人,吃了一点苦就受不了,还觉得都是别人造成的,却从来没有去仔细思考,从来看不到自身的问题。

遇到事情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很难得到成长,总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外因,还会越陷越深,让自己一直活在哀怨和不幸当中。

你的遭遇,你的经历,再不好,感到再不公平,也不要心生怨恨,更不要总想着去报复和伤害别人,这对自己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当你逐渐强大自己,你会发现自己曾经的怨恨都是不够成熟的表现,你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你不需要感谢曾经吃过的苦,但要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到成长,不要总是沉浸在过去,总是记住那些伤害和仇恨,而是要学会把苦难转移,用苦难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境遇,让自己活得更好。

徐志摩的原配张幼仪就是一个历经苦难,但不会被苦难反噬的人。

徐志摩和张幼仪是包办婚姻,两个人之间没有感情,徐志摩非常讨厌张幼仪,1921年,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深深爱上了林徽因,执意要和张幼仪离婚,那时,他们已经结婚七年,有了一个儿子,而张幼仪还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但为了离婚,徐志摩无情地要求她去打胎,她没有办法投靠了二哥,在柏林把孩子生了下来,1922年3月,徐志摩突然出现在柏林,逼着刚生下孩子七天的妻子签字离婚,早已心死的张幼仪同意了。

离婚以后,张幼仪进入德国裴斯塔罗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回国以后,张幼仪从北京移居到上海,并在那里开启了自己的事业之路,她先在东吴大学担任德语教师,后来又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凭借着早年帮助公公理财的基本功,和自己广泛的人脉,让濒临破产的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起死回生。张幼仪还很擅长买股票,在大风大浪的股市里赚了不少钱。

除了金融业屡创佳绩,张幼仪还创建了上海第一家时装公司——云裳时装公司。她将西方最流行的服装样式引入云裳并加以改良,那个时期的上海闺秀名媛,无一不以穿着云裳所制服装为荣,云裳时装公司几乎就是当时最高端、最 时尚 的代名词。后来她移民香港,于1954年与苏医师结婚。

张幼仪在第一次婚姻当中从来没有得到一丝怜爱,被丈夫嫌弃,被逼迫打胎,被逼离婚,独自一个人面临了非常多的困难,在脱离痛苦的婚姻之后,她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抱怨任何人,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自强自立的女人。

你所受的苦,并不是你放弃生活的理由,人要越挫越勇,你有再多的埋怨也于事无补,吃的苦越多,就越要学会坚强。

若你受尽苦难,若这世间无人爱自己,那就自己爱自己,自己去面对苦难,不要心生怨恨,不要沉浸在苦难当中,而是把苦难化作力量,帮助自己前进,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END----

作者简介:土生土长的南方姑娘,用朴实的文字写走心的文章,与你一起谈 情感 谈成长。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