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我已经听说过这本书很多次了,直到现在,我才真正开始决定走进这本书中去。

        关于作者的生平简介,以及这本书的内容梗概,我也不做过多赘述了,因为我并没有读完它,确切的说我难以真正的把它读懂。

        这本书不像其它的名著,拥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丰富多彩的人物塑造,以及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或历史背景下。这只是简单的一个人独居的生活。生活,并不总是有趣的,更多的是枯燥乏味的琐事和单调平凡的规律性生存。更何况作者梭罗还以其独道的见解加入了些思想性的哲理,令人感到晦涩难懂。常常一句话琢磨个半天,也是很常见的。

        这就需要读者充分的静下心仔细的品味,正如译者所言:“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很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莫知所名。”这句话是在译本序的第一句,我想,应是译者最诚恳的忠告了。若没有把心静下来,还是不要勉强读它了,这会使你感到很痛苦,就像被门夹在门缝里一般,进退维谷。

        对于购买这本书的问题,我也想说些什么。外国名著翻译最好选择上海译文出版社或译林出版社。这本书呢,我看的是徐克译本的,也有徐崇信、林木椿译本,都是挺不错的,各有各自的优点与见解。但是我认为,相对而言,徐迟译本承袭了原著的语言风格与思想行为,凝练、晦涩、浓缩。而对于徐崇信译本的,是在徐迟译本的基础上,翻译,从而进行再版,语言更加通俗易懂,但是往往少了些耐人寻味的词句,也就难以想象与思考了。比如说开篇经济篇中我深有体会的一句,徐克译本为“如果我的知人之深,比得上我的自知之明,我就不会畅谈自我,谈那么多了。”而徐崇信译本为“要是我能做到知彼有如知己,那我就不会如此喋喋不休老谈自己了。”相比之下,我会更喜欢前面一句的翻译,而我对徐崇信译本的看法是徐克译本的“译本”。这里的“译”,不是将英文翻译成汉文,而是将古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

        另外,读这本书的确需要静下心来,我推荐贝多芬的“悲怆”,“月光”奏鸣曲。当你完全沉浸于音乐中时,就算立在正午拥挤,喧闹的食堂,也会心如止水,仿佛你眼中的世界是无声的,每个人都重复着动作,按照一定规律行走,就宛如梭罗眼中的世界,每个人都在劳作中赎罪,服役着成千种的惊人苦行,无声无息,敲击读者最深处的薄弱的心灵。

        由于我读的是徐克译本的,所以接下来出现的论述都是以徐克译本为基础的。

        经济篇1~10页

        就我目前所读的内容,在我思考过后,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其中讲到了写书的原因、写作的方式、对读者的尊重,对奴隶制度的批判,对人民沉迷于奴役性劳作不知反抗的讽刺,对命运不变性的痛斥,还有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代沟问题等等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他的经济篇更像一部哲学思想行为书,需要深深研读。

        梭罗孤独地生活在瓦尔登湖的湖岸上,他亲手用斧头制作的木料建筑而成的木屋里,他在那儿生活了两年又两个月。在此期间,他早已习惯与孤独为伴,他认为没有比孤独这个伴儿更好的伴儿了。

        他去哪里是为了什么?在我目前所读过的内容中,我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他仿佛已经痛恨了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正如他在经济篇里写到:“无论在店铺,在公事房,在田野,到处我都看到,这里的居民仿佛都在赎罪一样,服役着千万种的惊人苦行。”作者为了表现出他看到的景象之恶劣、残酷与无助,他用了许多例子,即婆罗门教徒的疯狂行为,比如脖子扭转的恢复不了原状或终生用铁链把自己锁在树下,称这种行为有意识的赎罪苦行,与梭罗眼中的景象相比,也不见得更不可信,更使人心惊肉跳。显而易见,作者曾经也是如这些居民一样,无论是奴隶或平民,都依旧被生活所禁锢,所累赘,而他的思想也许就是他逃脱这种环境的动力。

        “谁使他们变成了土地的奴隶?为什么有人能够享受六十英亩田地的供养,而更多人却命定了,只能啄食尘土呢?为什么他们刚生下地,就得自掘坟墓?”三个连续的疑问深深拷问了听天由命、命中注定这种生活方式的可实行性。那些从一出生就命中注定似的在土地中挣扎的人,难道他们必须以这种方式生活下去吗?而“自掘坟墓”不仅是梭罗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讽刺,更是对自己的一种灵魂拷问式的揶揄。

        之后作者还叙述一些这些命中注定劳作于尘土的人们,如何委屈的生活,让自己把光景过的好一些。而这些人们仿佛无法摆脱这种沉重的枷锁,更别说挣脱出去去寻找另一个遥远的地方,来探索生活的真理了。

        梭罗言:“人的健美的躯体,大半很快地被犁头耕了过去,化为泥土中的肥料。像一本古书里说的,一种似是而非的,通称“必然"的命运支配的人。”这些奴隶或平民,他们的生活与土地息息相关,或劳作于土地,或享受土地的供养,即使是最年轻的躯体,也将会在这片土地上老化消逝,而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结局。

        而对于我们的作者,他迫切的希望摆脱原本腐朽的生活方式,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这种方式是他亲手创造的,而不是根据人为规律而履行的生活方式,或者称之为“叛逆”。而他叛逆的对象就是枷锁或言之命中注定。这或许是作者去往瓦尔登湖的一重原因。

        之后作者又跟我们讲述了错误的神示性。因为大部分人都会有信仰,而对于那些从一出生就命中注定奴役于尘土的人们,因为他们的无知而盲目的遵守错误的神示。而他们的生活方式亘古不变、不知变通,也许就是因为他们太盲目的遵守神示了。

        不论是劳动造就了人的无知,还是因为无知才持续的劳动。他把这种无知归咎于纯属完全履行神示了。即使是神,反而并不是永远不会错的,因为无知而劳动、而操劳,结果呢,当深陷于这难缠的泥沼中时,再也无法真正领略生命的纯真与美了。

        梭罗又言:“除了做一架机器之外,他没时间来做别的。他怎能记得他是无知的呢——他是全靠他的无知而活下来的——他还经常绞尽脑汁呢。”因为无知,生活无味,没有时间来进行任何冒险的事,从而活得更加长久了。而他这一切的结论,究竟以什么为前提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梭罗除了批评人性的残缺,也表现出人性中具有美好的品格。他说:“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好比果实上的粉霜一样,是只能轻手轻脚,才能保全的。”

        他所批评或嘲讽这些人的原型中也包括他自己。这些人中有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明白自己是奴隶或囚徒,而梭罗又言:“和我们的自知之明相比较,公众舆论这暴戾的君主也显得微弱无力。”这句话如何理解呢?每一位奴役于任何行业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但同时也像那胆小软弱的市井之徒般,他们只会被生活奴役,已然成了一种习惯,他们不敢于反抗,不敢于冒险,他们安于这种生活方式,更别谈什么神圣,什么不朽。因此,作者称,即便是公共舆论这暴戾的君主也显得微弱无力。

        “正是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决定了此人的命运,指向了他的归宿。” 如何的看待自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人的确有自知之明,但如果连自己都认为自己只能是一个奴役于生活的赎罪的人,那么他的命运与归宿,就显而易见了。

        但有些人也曾努力的去摆脱当前的困境,不过走错了方向。比如说为了谨防患病而筹钱,反而在筹钱的道路上把自己弄病倒了,这就得不偿失了。

      但同时还有另一些人是异常的"伟大"。他们对自己的命运丝毫不关心,完全漠视,以一种听天由命的生活态度而生存下去。

        梭罗在文中写道,“这个大陆上的妇人们,编织着梳妆用的软垫,以便临死之日用,对她们自己的命运丝毫也不关心!仿佛蹉跎时日还无损于永恒呢。”蹉跎岁月相对于永恒来说,实在太过于渺小。他的这种比喻只是为了凸显女性或者推之为人们对于生命的漠视,而这种听天由命的观点,从何而来?深入人心,就不得而知了。

      “甚至在人类的所谓游戏与娱乐底下,都隐藏着一种凝固的,不知又不觉的绝望。游戏中都没有游戏可言,因为工作之后才是游戏。”他这里的绝望指的是一种以听天由命的生活方式而生存。他们之于生命的漠视,如同对待神只的告示般郑重。

        梭罗还从下文中诚恳的劝诫道:“抛弃我们的偏见,是永远不会来不及的。”因此他写出了普遍人民生活的现实,批判一些人的生存方式,无论用如何讽刺性的词藻,他只是为了警醒人们,从而劝诫。

        之后梭罗又在文中谈及关于老年人与年轻人“代沟”问题,我认为如此。梭罗言:“老年人,虽然年纪一把,未必能把年轻的一代指导得更好,甚至他们未必够得上资格来指导;因为它们虽有不少收获,却也已大有损失。”即使老年人在年轻时惨败了,有了些许我们年轻人所不知道的经验,但这经验是相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比较珍贵的。但是相同的一种经验,通过语言的分叉,在不同的人上,有着不同的感受,也有着不同的体验。所以梭罗又言:“老年人体验过了,但却与我无用。如果我得到了我认为有用的任何经验,我一定会这样想的,这个经验嘛,我的老长辈们可是提都没有提过的呢。”他的这种想法,不是自欺欺人,只不过是最直观的人生感受。我打个比方,一条路上的景色,前人走过,一切仿佛被注意到,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

        梭罗又提出,“我们本应该在一小时之内就经历了这人世的所有时代。”“我不知道读别人的经验还有什么能像读这些这样的惊人而又详尽的。”他所指的,思考,接近自然。人的生活与生命的变易,与自然和人生的变化是相同的。我们可以从自然获得这些惊人而又详尽的经验。而从老年人那儿获得与这种天然的经验是无法比拟的。

      孔夫子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还有另一种意思,在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奥秘》中,曾仕强教授的意思是:我知道一件事是为了知道这件事的人而知道,我不知道一件事是为了不知道这件事的人而不知道。简言之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正好对应了梭罗所举的例子,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个半径来,而你的生活方式也会如此的多。他只是单纯性的想让我们明白,生活的方式如此之多,变异又有何难?

        梭罗在文中讲的内容之广,之深,之杂。而这一切的言论只是说明他去瓦尔登湖的一重原因。那么第二重原因,根据文中所述,即为只是单纯的想要明了生活必需品大致是些什么。

        未完待续……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