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地上挖个大坑就能成为鱼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7

野地上挖个大坑,随着降雨,它会变成一个水塘,慢慢的里面就会有鱼,但是想要用这个方法变成鱼塘显然就想多了,如果这样能行的话,就没有人去建造鱼塘和投入鱼苗了。

那么,原本没有鱼的水塘中为何会出现了鱼呢?又为什么说它变不成鱼塘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水塘里的鱼是哪来的?

将野地上挖个大坑会逐渐的形成水塘,水塘过不久就会慢慢有鱼,这个现象在以前的解释有两个:第一,千年草籽,万年鱼籽;第二,风吹鱼籽。只是这两个解释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首先我们来看“万年鱼籽”,万年鱼籽科不止夸张这么简单,因为万年鱼籽用到大坑积水后出现鱼中就意味着鱼籽是在无水的环境下活了“万年”,但鱼籽在完全无水的情况下,最多能存活几天的时间,即使在潮湿的土壤中,最多也只能活1年左右的时间,而在野地上挖个大坑,里面即便有鱼卵也早已经死掉了。

其次是“风吹鱼籽”,以前的老人说没有鱼的水塘里出现了鱼,是因为别的地方的鱼籽漂浮水面上被一些大风连带着一些水草或者水中漂浮物一起吹到了水塘中,鱼卵孵化才出现的鱼。

这个说法其实也是不对的,因为虽然许多鱼会把卵产在水面漂浮的物体上,但是,水是无形的,正是因为这样它对压力的耐受能力是比较强的,大风吹在水面上,它们会荡起涟漪其实就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将压力释放掉,是不可能连同水面上的东西吹走的,除非是龙卷风。

既然,这两个说法都不靠谱,鱼又不可能跨越陆地凭空的出现,那水塘里的鱼是哪来的呢?

虽然鱼自己不会跑过去,但是有三种途径可以让鱼进入到水塘:

首先是与雨有关。鱼虽然自己不会跑,但是它们会跟着水走,而在夏季雨水比较频繁时,是容易发大水的,此时有鱼的河流、湖泊会外溢,跟随着雨水进入到各种地方,比如农田、水渠等等,而我们挖的水塘也可能也接触到有鱼水体的外溢水,从而使得一些鱼卵或者鱼直接进入到水塘,这样就有鱼了。

其实是互通性。我们常说井水不犯河水,其实这是因为河水属于地下水位,而井水的水通常是潜水层和承压地下水,这两个水体的水来源是不互通的。

但是,我们在野地上挖一个大水坑,就可能挖到地下水位,而一个区域内相同海拔的地下水位是一样的,这使得坑中不下雨就会有一定量的水了,只是雨水的补充让我们忽略了这一点。

水体的互通其实是会让鱼得以去到一个新的水体的,因为有鱼的水体中也有许多地下水位的通道入口(比如泉眼),通过这个,鱼就能在进入到新的水塘了。

第三是动物输入。鱼卵离水是能够存活一段时间的,这就给了一些两栖动物携带鱼卵的可能性,比如青蛙,它们会在晚上从池塘中跳出来,进入农田等地捕食害虫,此时它们就可能会从水面上携带一些鱼卵。在青蛙觅食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水塘后,也会进入其中,这样鱼卵就自然被散播到了水塘中。

除了蛙类,鸟类也是鱼卵传播的“功臣”。2019年,匈牙利德布勒森生态研究中心的进化生物学家Orsolya Vincze以及其研究团队对多种鸟类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现象:许多被鸟吃进肚子里的鱼卵竟然能在排泄后还存活着。

为了得出详细的数据,研究团队给8只野鸭一共投喂了8000枚鱼卵,结果在野鸭的粪便中研究人员找到了18枚完好无损的鱼卵,这些鱼卵在放入水中后能够正常孵化的有3个,也就是说鱼卵在鸟体内的存活率达到了约万分之四。因此,新挖的水塘会出现鱼,也有可能是动物携带进入的,不过这种携带都是无心的。

因此,在野地上挖一个大坑,慢慢的大坑变成水塘后里面的鱼主要是动物带入的,还有雨水冲入、地下水互通等方式。

既然水塘能出现鱼,为何说变成鱼塘不靠谱?

水塘出现鱼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它要经历一个过程,首先是水的出现,之后是风吹一些植物种子进入到水中形成水生植物,同时水生生物也开始繁殖和富集,有了水生生物和植被,一些昆虫就会前来定居,从而吸引蛙类、鸟类再次安家,最终才形成了一个有鱼的水体。

但是,水生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水体大小、位置、环境以及时间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在水塘形成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水体中的生物是比较匮乏的,这使得只有一些小型杂食性的鱼类才能生存下来,比如麦穗鱼、鳑鲏鱼、鲫鱼等等,这些鱼除了鲫鱼勉强算是经济型鱼类外,其他都是“小杂鱼”。

而通常鱼塘养殖的鱼类以四大家鱼、鲤鱼等为主,所以,让水塘自己成鱼塘,太难了,至少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累积,才会有一些稍大的鱼出现,而且鱼的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

除非是人为的投入大量的鱼苗,然后投喂饲料,把水塘变成养殖塘。

总结

在空地上挖一个水塘,其实就是人为制造了一个水体,这个水体原本只有少量的微生物,但是随着水生植物、动物的增多,它才能吸引更多的动物前来,此时一些动物就会携带着鱼卵,给鱼在此安家的机会。

不过,这种带入和水体“太年轻”对鱼的包容性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容纳少量、体型小的鱼类在此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