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之悲-----人生三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一场兴致高雅群贤毕至的兰亭盛会,王羲之却在流觞曲水吟诗作赋的盛会背后痛感人生之悲,同时也预见后人会有同样的抒怀。魏晋名流总喜欢在欢乐的宴会歌唱人生的挽歌,他们是一群超脱且洞见未来的智者,提醒我们再怎样和命运较劲,也终将逃不脱三种无奈的人生命题。

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当年在生命将尽之时也断然拒绝与汉武帝相见,理由是“色衰而爱弛,爱弛而恩绝”。一句话道出红颜不再的悲哀。衰老的可怕,是因为也许会连锁意味着宠爱、名气、地位等等的消失,取而代之者纷至沓来;另外,衰老还意味着死亡已经进入生命的倒计时。芳华终究成为过往,红颜褪去鹤发染,虽然时间创造神话,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但到底朱颜辞镜花辞树,时光容易把人抛。

喜欢蒋捷那首《虞美人 听雨》,从少年听雨客舟中到老年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中饱含了多少人生的沧桑况味、物是人非。曾醉心于长生不老术的帝王们若知今日依然没有这样的神话,恐怕也不会耿耿于怀,带着遗憾长眠于地下了吧。老,终会让人产生迟暮之感,虽然说没有皱纹的外祖母是可怕的,但谁也不希望老去。即便老了,也希望得到同样的爱和尊重、平等与理解。所以在诸多爱情诗中,叶芝的《当你老了》就格外的动人。

这样的老去是优雅的,也是幸运的,如此的被对待是奢侈的。有人在快然自足时忘了衰老的到来,而有人恰恰在高兴之时,却感受到衰老的悲哀。因为社会人生的际遇使王羲之这些魏晋清流对衰老的触碰更为敏感。盛极而衰的生命常式让他想到盛会难再,高朋满座、挥毫泼墨的日子又能重来几回?书为心画,言由心生,他心中的隐痛使《兰亭集序》总有种淡淡的物哀之美。“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在落下最后一个字的那一刻,盛会已经结束,正如王羲之也再也没有那样的灵感写出第二遍《兰亭集序》。

史铁生告诉我们:死,是一个终将会降临的节日,不必急于求成。一切文学作品里,“死亡”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贾平凹的《母亲》、周国平的《妞妞》、川端康成的《雪国》、小仲马的《茶花女》……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死是生的另一种延续,但即便有千百次轮回,一旦生命结束,今生这辈子就真的结束了。谁会知道轮回以后谁又会成为谁,所以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人之所以相信轮回,是因为有补偿心理 : 今生没法报答的来世报答,今生没法弥补的来世弥补。实际上还不如说一句实话让人更加懂得珍惜。台湾一位父亲就这样对他的孩子说:“请珍惜现在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因为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衰老和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自然定数,但情随事迁却是人为造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感情由事物产生,似乎又随事物而变化消亡,其实变化的都是人心。正如电影《妖猫传》,哪有什么妖猫,都是人心自私的产物。崔护的《题都城南庄》里描写的故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就是痴情者的守护才有的佳话,这样的人和情令人感动。可以不相信诗词里创造的传奇,但是我们可以去感受诗词背后古人内心的美好。

容易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张爱玲有段精辟语录: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这段话不正照应了王羲之所说的: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人生无物比多情,可当情感发生改变之时,又有什么胜过情随事迁带来的悲哀?如果人类的情感始终如一,又怎么会有“多情却被无情恼”"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无奈与感慨?又怎么会有“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忘初心”的眷恋和告诫?胡兰成的“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的今生今世终究比不上张爱玲真心实意的爱一个人可以低到尘埃里;林徽因对徐志摩的怀念也终究比不上金岳霖对她一辈子的痴情。长情似乎比哲学还难,要用一生去学习体会。

想起已经离开我们的余光中先生。有天看到他在“朗读者”的一段影像,是他朗诵自己的诗《民歌》的片段。视频只有1分40秒,我反反复复看了十几遍,那苍老却依旧铿锵的声音,朗读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用真情在表达,令人感动。

这首《民歌》就是他对中华民族爱的表达,是对民族血脉深情的倾诉-----“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从A型到O型,哭也听见,笑也听见。”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情结是赤子血浓于水的长情,无论年代更替,时间变迁,他都始终守护着心中的家国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