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卷分析1000字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15
高一地理试卷分析
一、命题的主要意图和试题质量的分析
本次测试仅是对高中教学的初期阶段性总结,是监测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目的是监控阶段性教学质量,分析教学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原理的考查,体现水平考试特点。 试题立足于高中起始年级教学的实际,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避免让学生在“起跑”阶段就失去信心。目的是引导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基础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理问题的技能和能力。整卷无偏题、怪题。
2、重视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核。 试题强调了以下能力的考查:
①地理认知能力:对地理基本事实材料的了解,包括地理事物的名称、空间位置、结构和演变过程等。认知不是死记硬背,
②读图和用图和绘图能力:包括对各种地图、地理图表的判读和简单绘制能力以及利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第31、32、33题是考查基于对图示信息的解读,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题量适中、难度适当并有一定的梯度。
本卷满分100分,共33题,主要是基础性题目,以保证试卷有较高的合格水平。预计总体难度是0.70左右。
4、知识覆盖率较高,但又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
二、试卷得分分析及存在问题
最高分:100分, 平均分70左右, 及格率70%左右,优秀率30%左右 试卷反映出学与教的总体情况:
1. 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文的能力较差;在课后作练习不看书复习,导致基础知识不牢,对教材不熟悉。
2. 很多学生习惯“记忆知识”,缺少理解,学习方法不正确。

3. 读图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非常薄弱。这次考试以基础知识为主,很多题目都是直接来自于书中课文,但学生却在很多地方失分,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欠缺。同时也发现了学生的很多知识遗漏点,这为后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建议及整改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夯实根基。
针对简单问题出错的问题一定让学生引起足够重视。
2、要强调教学的规范。如经纬度的表示方法等。 3、注意区域地理的补充。
高中地理主要反映的是地理原理、规律、特点、成因等知识,教学时常常要结合具体的区域地理知识来分析,而义务教育阶段地理知识相对缺乏系统性,加上中考地理知识不做要求,高一时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较弱,对深刻领会、理解高中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制约。考试中也反映出这方面知识一直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教学中有必要及时、适时地补充一些区域地理知识。
4、重视读图、析图技能的培养。
地图在地理学科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地图被老师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却并不被重视,特别在高一地理课堂教学中将知识通过图表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更是少见。
注意通过以下途径:
①教会学生读图,要让学生能读懂图中的信息;
②教会学生用图,要让学生能够利用图中的显性信息来解决问题; ③教会学生析图,要让学生能够挖掘图中蕴含的隐性信息,并用以辅助问题的解决;
④培养学生文、图转换的能力,要让学生能够利用图表来阐析课本中文字所包含的内容。
5、注重地理综合素质的养成。
平时教学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注重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一地理组

关于尖子生培养的措施和建议
1、先做人,后做事---------注重对尖子生的情商培养
尖子生学习成绩优异,但不能任其发展,我觉得有必要加强对尖子生的情商的培养,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突出的问题。让尖子生懂得约束自己,才会管理好自己并保持作风严谨和不断进步。 2、宽严适度--------关心尖子生的自主学习
尖子生一般具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路,自制能力较强,按正常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尖子生吃不饱,所以自习时间应该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同时各科任教师需给与一定的拔高要求,布置作业应当有一定梯度,尽可能还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3、独木不成林-------树立群体意识,关心尖子生之间的互相促进
目光不集中于某一个或几个目前的优秀生源,能尽快发现并培养一批尖子生队伍,造就一个尖子生群体,形成优生优培的良好氛围,将尖子生的座次相互靠近,能使尖子生更能互相激励和借鉴。 4、加强沟通,注重师生交流
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与尖子生有针对性的谈话,尤其是针对学生的较薄弱项提出期望值,不断给尖子生暗示,挖掘尖子生内在潜力,调动尖子生的非智力因素。追答

记得采纳答案奥,祝你学习进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