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如题所述

九年义务教育从1994年9月1号开始。
关于“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以下简称“普九”)的目标、实施原则和步骤。

1.目标:到2000年,普及地区人口覆盖率为85%,初中阶段入学率(注)争取达到85%左右,在校生达到5500万人左右。 上述指标,到2000年,我国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规模是: 小学:适龄儿童1.349亿人,入学率为99%,考虑到部分超龄儿童在小学继续就读等情况,到2000年在校生预计达到1.35亿人,比1993年净增小学生1079万人,平均年递增1.19%。 初中阶段:13周岁~15周岁适龄少年为6568万人,在校生将比1993年增加1360万人,平均年递增4.15%。 85%初中阶段入学率是指毛入学率,是全国的平均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本地实际情况制订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

2.实施原则:(1)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的精神,依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规划和组织实施。(2)分步实施,坚持在普及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再普及初中阶段教育;正确处理普及速度和办学条件的关系。(3)坚持标准,注重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不可降格以求,应保证必需的教学仪器、图书和文体设备。(4)“普九”的重点在初中,要充分利用现有学校,挖潜扩招,也要根据需要和条件建些新校。要加大农村初中改革的力度,以改革促发展。(5)“普九”的难点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有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可在实现了“一无两有”和保证必要的师资和设备条件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改善办学条件;还可实行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对这些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和女童、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予以特别扶持。 

3.步骤:实现上述目标,全国按四类地区分三步走。(1)第一步(1994-1996):在40%~45%人口地区“普九”,主要是城市及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农村。包括京、津、沪和江苏三市一省共164个县和其他省(区)的1115个县,合计为1279个县。(2)第二步(1997-1998):累计60%~65%人口地区“普九”,主要是增加了中等发展程度地区20%~25%的人口覆盖地区,累计1800余县(区)。(3)第三步(1999-2000):累计85%人口地区“普九”,主要是中等发展程度地区余下的15%人口地区和贫困地区中条件较好的5%人口地区,累计2400余县(区)。贫困地区中10%人口地区继续发展和巩固“普五”或“普六”,5%人口的特困地区普及3年~4年的小学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4

1986年7月1日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根据2006年6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该制度由1986年7月1号开始施行。

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对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统一实施的具有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的学校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实施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支持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义务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纪初,中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享有接受质量合格的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义务教育的属性决定,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

必须看到,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当前,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各地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以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为契机,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如期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1
从1994年9月1号开始。
(一)关于“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以下简称“普九”)的目标、实施原则和步骤。

  1.目标:到2000年,普及地区人口覆盖率为85%,初中阶段入学率(注)争取达到85%左右,在校生达到5500万人左右。

  按上述指标,到2000年,我国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规模是:

  小学:适龄儿童1.349亿人,入学率为99%,考虑到部分超龄儿童在小学继续就读等情况,到2000年在校生预计达到1.35亿人,比1993年净增小学生1079万人,平均年递增1.19%。

  初中阶段:13周岁~15周岁适龄少年为6568万人,在校生将比1993年增加1360万人,平均年递增4.15%。

  85%初中阶段入学率是指毛入学率,是全国的平均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本地实际情况制订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

  2.实施原则:(1)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的精神,依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规划和组织实施。(2)分步实施,坚持在普及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再普及初中阶段教育;正确处理普及速度和办学条件的关系。(3)坚持标准,注重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不可降格以求,应保证必需的教学仪器、图书和文体设备。(4)“普九”的重点在初中,要充分利用现有学校,挖潜扩招,也要根据需要和条件建些新校。要加大农村初中改革的力度,以改革促发展。(5)“普九”的难点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有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可在实现了“一无两有”和保证必要的师资和设备条件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改善办学条件;还可实行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对这些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和女童、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予以特别扶持。

  3.步骤:实现上述目标,全国按四类地区分三步走。(1)第一步(1994-1996):在40%~45%人口地区“普九”,主要是城市及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农村。包括京、津、沪和江苏三市一省共164个县和其他省(区)的1115个县,合计为1279个县。(2)第二步(1997-1998):累计60%~65%人口地区“普九”,主要是增加了中等发展程度地区20%~25%的人口覆盖地区,累计1800余县(区)。(3)第三步(1999-2000):累计85%人口地区“普九”,主要是中等发展程度地区余下的15%人口地区和贫困地区中条件较好的5%人口地区,累计2400余县(区)。贫困地区中10%人口地区继续发展和巩固“普五”或“普六”,5%人口的特困地区普及3年~4年的小学教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1-11
1986年4月份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义务教育法》,于当年7月1日实行
第4个回答  2013-11-11
从1994年9月1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