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完殡仪馆后要做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7
问题一:去殡仪馆要注意什么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望采纳
一般而言,人有三魂,分别为生魂、灵魂及觉魂,生魂举凡动、植物
都有,它是一直有在成长,是看得见的;灵魂是看不见的,胎儿时期
就有了,孕妇身上最明显,
也就是民俗上所说的胎神;还有一种觉魂
是属于知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这些感觉有强弱之分,人不
一定样样第一,但齐全,像犬类或猫类,对死亡的感应就比人强。
殡仪馆本身是阴气较重的地方,有一些禁忌大家要注意:

殡仪馆内之禁忌~

一、在殡仪馆之大厅里别胡乱讲话,例如:

1.
「想去上厕所别说要去化妆室」
,想厕所就直接说要去厕所,不要
说要去化妆室,因为有魂的存在,而且人在死亡后,这三种魂魄(生
魂、灵魂及觉魂)并不是马上离开人世,存在的时间短则几小时,长
则几天,
所以一般我们在外面所说的化妆室不管是基于口语礼貌,

是为了好听,
在殡仪馆内就不适合使用这样的说法,
因为在殡仪馆内
本来就有专门给往生者化妆的地方,就称做「化妆室」
,跟「厕所」
是不一样的地方,
直接说要去厕所即可,
加上殡仪馆里面的场气也比
较乱,说错或口误了也会比较容易遇上不好的气场。

2.
别乱说「我也快死了」之类不吉利的玩笑话。

3.
也别大声喧嚷自己的名字,如说「我叫某某(自己的名字)
4.
也忌对亡者不尊重,如说一些「我不怕鬼」等,对往生者不敬的话。
二、别东张西望,到处乱走、乱坐,尤其是类似病床的东西,阴暗的地方,或棺木旁。
三、别在殡仪馆里面乱念佛经,以免弄巧成拙。
四、去殡仪馆之前,口袋放榕树叶一片或其它驱魔辟邪护身符,拜完了赶快离开,出去后就将它丢掉,回家前可以先去公共厕所排一下秽物。
五、注意自己八字是否犯冲(一般丧葬择日均会注明,本日日冲何年次何生肖,时冲何年次何生肖),或身体、精神不好、睡眠不好时,最好不要去。
六、回家后 先在家门口跺脚三下,再进家门,有带伞的就张开甩一甩,再进去。
七、回家后用艾草、香茅、鸡粪藤煮开沐浴。冲洗后方可抱小孩或见体弱之长辈。
有点迷信本文仅供参考

问题二:去殡仪馆参加葬礼要注意什么 最要的是注意着装 不要穿太花哨 太亮丽 要注意得体 黑色即可 表情严肃点 至于其他形式上的跟着大流走就行了 没有什么过于复杂的 别紧张 祝你好运

问题三:去完殡仪馆后可以回家 *** 辟邪吗 没听说过,我都在殡仪馆住过一晚上呢,我老爸就在那上过班,不要那么迷信,如果你要是真不放心,可以把你老婆的 *** 套头上,要穿过的没洗的,林正英的鬼片《金装鬼打鬼》有过这样的情节

问题四:去完殡仪馆后,总感觉累 殡仪馆哪里属阴、外加上那边悲伤的气氛,心情就会沉重,心累而体乏,很正常,休息休息找个阳光好的地方晒晒太阳,缓解一下情绪!

问题五:白天去过殡仪馆,晚上回来为什么要冲澡 是洗去晦气!广东人还要用柚子叶沾水拍打,都是去晦气。
还有些地方兴喝解秽酒。总之就是去掉不好的东西!

问题六:人去世了,去火葬场需要什么手续 人去世了,去火葬场需要办理一下相关手续。
取得死亡证明书
人死后,丧家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在医院死亡的,由医院出据死亡证明;在家因病死亡的,由村委 会、居委会或派出所出据死亡证明;非常规原因死亡的,由所在单位或公安部门出据死亡或火化证明。然后到卫生防疫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然后凭死亡证明到住地派出所注销户口。
作好死亡说明
领取死亡证明后,即可打电话或派人与殡仪馆、殡葬服务站或火化场联系,预定接尸时间,告知死者姓名、住址、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尸体所在地点、死者户口所在地点;家属姓名、住址、电话、与死者关系;死者是否脱穿衣服、是否需要举行追悼和告别仪式等。在接尸体时,丧家或单位应在接尸车到达之前准备好死亡证明、所需衣物等,死在医院的应办理好出院手续。
办好火化手续
尸体运到殡仪馆后,随车家属(接尸车可随带家属二至三人)首先到业务室,交验死亡证明,选购骨灰盒,领取火葬证,办好交款等项手续。取骨灰一般需要二至三天,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时,可办理提前取灰手续。在联骨灰时要持火葬证在取骨灰处领取。如果尸体运到殡葬馆后因故不能马上火化,右在业务室办理尸体冷藏手续。
在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或召开追悼会
丧家或单位要事先与殡仪馆业务室的承办人员联系,定好租用时间,租赁礼堂、告别室、花圈、鲜花、小白花、黑纱等各类事宜。
寄存骨灰
按寄存骨灰的规定,有的凭火葬证在火化地可直接联系办理,有的凭火葬证到指定的骨灰堂联系办理。寄存时间,一般三年,超过时间的可以续存。如果过期不取也不办理续存手续,,则由骨灰堂酌情处理。在办理骨灰寄存手续时,由骨灰堂填发给骨灰寄存证,丧家或单位应妥为保管,持证可随时到骨灰堂瞻仰亲属骨灰。瞻仰时应遵守骨灰堂的有关规定。

问题七:人去世到殡仪馆要准备什么物品 听你的提问,貌似你已经买好墓地了,只是问安葬日的事情吧:
1、确定好下葬日期,通知亲朋好友,该请假的请假,该调休的调休;
2、联系墓地方,让墓地方提前做好准备,如石碑刻字,墓穴清洁等等;
3、安排好当日的车辆;
4、安葬日早上提前办理寄存处的取骨灰手续,直接到达墓地;
5、准备好雨伞,以防下雨;
6、准备好随葬品,祭礼用品、鲜花等(依据墓地方要求,有些墓地禁止烧纸烧香)

具体的,你可以咨询你所购买的墓地方,他们会告诉你最详细的!至于风俗,心意最重要,不必拘泥于太过于传统的形式。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问题八:为什么去完殡仪馆,回来后家里到处都是那里的味道几天都不散 1,首先,纸钱大量燃烧,会依附在衣服上面。
2,人员混杂,会带来其他气味的。
3,心里因素。(心里在想有那个味道,有那个味道,然后就觉得有那个味道了)|
解决办法:洗个澡,换掉衣服,好好洗洗。
出去兜兜风!

问题九:去殡仪馆参加朋友的葬礼有什么讲究 针对不同民族 不同地区 风俗习惯的差别很大 正所谓“十里不同俗”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存),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葬礼程序的实例
设某人享年81岁,男性,军人出身,子孙满堂。
更衣,着军装,穿寿鞋。身盖黄绸,面蒙白绸巾。
衣服上的纽扣要全部剪掉,用布带将衣服系好,但不能打“死结”
初步整容:五官复位,口内置金元宝或一枚硬币。左手握一只金元宝(均为仿制品),右手握一根打狗棍(方便筷)。
尸体用红线绑好,主要是手、脚。家若有猫、狗要看管好,不能接近尸体。(以免死者灵魂被附于动物身上)运至殡仪馆。
家设简易灵堂
遗像:已事先准备好放大照片一张,购专用像框一个。置黑绸带。
供桌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