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富二代,比你有才华,还比你上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在写下这个标题时,我心中思量许久,是否要用这个标题,去打击我们本来就饱经风雨的心灵。可是后来想想,我还是决定用这个标题。去刺激一下我们的“灵魂”,提到富二代,我想普通人大部分的第一印象就是吃喝玩乐,浪荡不羁。有钱又怎样?不成器罢了。可是后来慢慢长大,我才发现,富二代这个词,被无良媒体恶意的用透了,为了提高阅读量,为了满足许多人心里的不平衡,于是刻意去报道那些不好的富二代。富二代便成了贬义词。后来我见到了本文的主人公,才发现,其实大多数的富二代,有教养、有文化、很上进。我也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延伸的引起大家的反思。哪种世界,是为了别人让我们看到的。哪种世界,是我们自己真实看到的。

废话多了,言归正传,看正文。

文| 紫琪

图| Audrey

编辑| Lily

"

黄凯滢Audrey

Smart教育咨询公司创始人

著有《你好高中生》《搜魂剑》《三个女人四首歌》

学校: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坐标:英国

行业:教育&公益

"

黄凯滢Audrey出身显赫,但家族光环下成长起来的Audrey,与想象中的有些不同,她给人的感觉不是奢华,而是典雅淡然。她是理性与感性的合成体,热心于公益事业、帮扶弱势群体,同时也理性、积极地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创业中。

公益



做公益,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是我的使命。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做义工

Audrey在帮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做义工时,工作内容是网络宣传、帮活动做设计、以及更新和维护网站等。“或许我可以给的帮助很少,但总比没有要好。”

除了受家庭里长辈的影响之外,选择做义工的动力源自很久以前在微博上看到的照片,这张照片让Audrey看到后很震撼——照片的主人公是一个战争国家难民的孩子,当记者拍照的时候,孩子以为相机镜头是枪支,便把双手举了起来。

图片摘自微博

“这个世界上的某些角落里有一群不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孩子。我们的世界里在追求有什么游戏好玩、网速快不快,他们的生活里就是恐惧、或是被疾病包围。有多少孩子真的有童年?有多少孩子有健康成长的机会?”

投身公益,成立基金会

2014年9月19日,Audrey在微博上写道:

A Child , A Gift~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目前开始作准备功夫,希望能成立一个kids基金会,主要是关怀和帮助弱势儿童及孤儿,提供他们受教育机会,尽力让我身边的这群孩子也能感受到温暖。因为孩子是人间的天使。我会努力达成我的愿望的,也谢谢每个祝福我的人。

愿意花时间陪伴小朋友,一部分原因是Audrey理解他们——“一些孩子是破碎家庭长大的,从小经历得比较多,所以会比较抗拒个人交流。”在真正帮助、陪伴小朋友时,Audrey也看到了这些小朋友的变化,“一开始你和他沟通,他是不愿意跟你说话或是说得很简短的,他需要很多时间适应,慢慢的,他才愿意跟你交流。一旦他开始交流,你可以感觉到他有一个非常善意的心,也可以看到他是愿意跟你沟通的。”

创业



去尝试去努力了,才不后悔。



小试牛刀

Audrey自察是一个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的人。对于创业,Audrey似乎天生有着商人的嗅觉。

Audrey刚考完大学预科考试(相当于国内的高考)在等成绩那会儿,那时候互联网刚刚兴起(淘宝刚起步),Audrey察觉到了身边学弟、学妹有需要补习老师的需求。与此同时,身边也有一些在教补习的朋友。

在这样一个需求和供给都有,但就差没有一个渠道可以让双方知道彼此存在的情况下, Audrey果断开设了一个教育广告平台。“报纸有广告版,可万一哪天我没有订当天的报纸,我不就看不到广告了吗?而网络可以24小时随时随地都看得到;同时,报纸一到两天的费用等于我们在网络上一周24小时不停播出的费用。”

Audrey的创业初体验就从这里开始了,开设网站是第一步,怎样良好的运转下去也是要不断思考的事情。为了网站内容的可靠性,Audrey会亲自去考察商家是否真的存在,以避免出现欺骗的情况。此外,网络公司还需要实时维护,尤其是网络安全方面。

尽管由于当时团队中成员大多是和Audrey一样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学业紧迫导致这个项目的暂停,Audrey对于“创业”的热情却从未被浇灭。

牛津新生舞会

再度出发

Audrey发现,有些留学生刚来英国的时候,在生活上遇到困惑不知道找谁求助。同时,除了生活上需要适应一个新的环境、生活习惯以外,留学生们也要在学习上适应新的环境——学生对英国口音不习惯,又是会影响到学习进度,某种程度上,这也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Audrey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现象出现,同时也发现了“这里有一个潜在市场”。

创业过程有苦有乐。Audrey在读硕士的时候,边赶论文的Deadline,边处理工作上的事情,“只要从那段时间挺过来,就没问题了”。当被问及创业阶段什么时候最有成就感,Audrey坚定地回答——“当我的学生告诉我,他们能进到理想的大学的时候”。

在帮助学生申请大学时,Audrey与团队时而扮演辅助的角色,时而扮演引领的角色,“比方说,他写好‘个人陈述’后,我们安排半小时的视频通话,去了解他可以修改得更好的地方,比如是否有更好的实习经验等。”在这样的申请过程中,学生会从开始的一无所知或是大概知道一个方向,到后来成功申请,这个过程“你要花很长时间(帮学生解决问题),把学生的大学申请当成是自己的大学申请,不能把它当成业务来做,用做不成就算了的这种态度来面对。”

瑞士滑雪挑战前

对于市面上其他类似的产品而言,除了对于学生是协助的角色而不是代办的角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并且经历整个申请过程这一优势外,从商业的角度,收费方式也是一处优势。

在学生真正完成申请之前,只是收取部分费用。 如果对申请服务或是服务不能达到标准,剩下的费用Audrey与团队就不会收了。万一学生申请不到想要的大学呢?在咨询、辅导的过程中,会先收取一半的费用,等收到录取的时候就会再交齐全部的费用。

“如果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或是服务不能达到你的标准,剩下的费用我们就不会收了。”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则是Audrey作为创业者秉持的理念,也是她认为一位好的创业者应该具有的品质。赚钱可以,但需要有一个度,“教给学生的东西如果是无效的,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就算赚了钱,也不合适。”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

Interview

Q:父母对你的创业是怎样的态度?

A: 总体来说,是一个 支持但没有想要尝试控制 的态度。他们没有太多地过问具体怎么运营,但会给我分享一些意见,希望我可以从不单是商业、管理、还是待人处事上吸取一些经验。他们会提醒我,可能有什么方面是需要注意的,或者我会自己问他们,这件事情怎么处理。他们本身有很深的商业经验,但他们不会规定我一定要选择什么解决方式,而是会提供多一条路让我考虑。

Q:你如何看待国内的教育?

A:适当的压力也是一个推动力,推动学生做得更好。如果每一代都是这样的话,那一代一代就会发展地越来越好了。中国学子在学习上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是中国学生真的太多了,当下的教育体系,因为存在竞争,每一个人都得精益求精,每一个都是要有才华的,才能跟得上这个潮流。

Q:历史为什么让你着迷?

A:我觉得可以 通过历史看人性 。虽然世界朝代在改变,但人性,比如在对权利的追求上,或是为民族大义奋斗的事情上,不管经过多少年代,会保留在我们的心里。也许我们的人生短短几十年,无法经历这么多,但看历史,古人在有些事情上已经给我们了一些意见,甚至于前车之鉴,帮助我们少走很多冤枉路。

比如唐太宗的年代,我们很难定义他是一个好的皇帝还是不好的。对于他的家庭来说,因为有一个很血腥的权利战争,他无法成为一个非常孝顺的儿子,但是对于人民来说、朝臣来说,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但在他自己本身家庭里面,却是另外一个完全是极端的情况,所以很难去完全定义一个人。

Q:你会有自己系统地看一段历史的方法吗?

A:我对某段历史感兴趣的时候,我会先去看那个朝代的书,比如说清史、史记之类的,也会看官方的节目,比如《国家宝藏》、《百家讲坛》等。因为我自己看一段历史只是从我的立场去看这段历史,但我还想听教授、名家的角度,也许我可以换个角度、观点,可能我会发现,哦,原来历史还可以从这个角度看。我自己的角度也是很主观的,可能会影响到对一段历史的判断,所以就是多聆听、多看别人怎么去评论,也可以无形中帮助我更深入思考一件事情吧。

Q:出的三本书里自己最喜欢的是哪本?为什么?

A:《搜魂剑》,这本书结合了我最喜欢的历史故事,我花了大概5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本书,希望把历史人物串联起来,给读者带来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够学到历史。

中国海外珍藏展

Q:旅行和音乐分别在你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A:音乐可以帮我放松,它像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可能你找不到一个宣泄情绪的方法,但音乐在你开心的时候和你不开心的时候的弹得旋律、节奏会不一样,它算是一个情绪的宣泄口。

旅行也是我放松的一种方式,我比较喜欢北欧国家。他们生活节奏非常慢,他们在休息日里会带着自己的家人、宠物去公园,亲近自然,他们似乎很喜欢这种从快节奏中暂时脱离一下,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的感觉。被他们影响之后,我周末也学着去逛画廊,公园,发现这真是一种释放情绪和压力的好方法,看起来一天好像你没有做什么解压的事情,但在公园慢慢走的时候,看到天鹅在水里自由地游着,主人和她的小狗在玩耍,那个可爱的小孩在追着蝴蝶跑,就慢慢放松了,好像觉得工作上的烦恼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此外,旅行让我真正看到这个世界。当我走出我局限的小圈子的时候,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之后,我学会了以更包容的态度看待世界,等真正见识过了浮华,将来才有底气与资格说看透浮华,就好像有一个电影说,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

另外,也谢谢我的旅伴,让我们的旅程变得更美好圆满。

和画家朋友参加英国环岛徒步游

Q:对十年后的自己说些什么?

A:希望不会后悔今天所做的任何一切,尽力而为。不知道十年之后会怎么样,但在这一刻,你想做的东西,那就去做。

在与Audrey的对话中,从她不断进行各种尝试的经历中看到一处共性——她总能察觉到不同情境中的核心需求。这些尝试有些成了、有些暂停了,她这样理解后者——努力未必一定会有回报,但只要是用了心的付出,都是一种人生经历,最终也会成为你的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