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潘季驯在治理黄河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3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湖州府乌程县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考中进士,先后任九江府推官、广东御史等地方官和大理寺卿、刑部侍郎等中央官,从政经验丰富。他是一个复合型人才,既擅长经济管理又精通水利工程,曾在广东推行一条鞭法,爱惜民夫、体恤下情,政绩显著。令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的治黄功绩,他是明朝杰出的水利专家,一生四次主持治理黄河,成绩最为显著的当数明万历六年(1578年)那次。潘季驯亲率幕僚奔赴一线工地考察地形、水势。考察队“南朔淮扬”“西穷凤泗”“北抵清桃”“东抵海口”,足迹纵跨黄、淮、江三大流域,踏遍两河沿岸的十余个州县,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解开许多疑问,澄清无数浮言。默契合作和认真调研使潘季驯摸清了黄、淮及大运河的运行规律,他依据黄河本身特点,驳斥了长期以来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分疏之法,大胆提出了“筑堤束水,借水攻沙”的全新治河理念,即为著名的“治河六议”:1.塞河以挽正河之水。2.筑堤防以杜溃决之虞。3.复闸坝以防外河之冲。4.创建滚水坝以固堤岸。5.止浚海工程以免靡费。6.暂寝老黄河之议仍利涉。总体来看,潘季驯在“治河六议”中详加解释了浚海、筑堤、分流等治河之策,深入分析以往水患的原因,大胆提出“以水治水、借水攻沙”的治河方案。古代,中国的传统治河理念都沿袭了大禹治水“宜疏而不宜堵”的理论,如何疏导洪水进入大海被视为治河的金科玉律。这种思想对于一般河流而言,倒也是治理正途,但对黄河这样的泥沙含量高的河流而言,一味地分水,只能导致小的河道里水量不足,黄河水一旦进入这些导水河道,流速大幅放缓,看似风平浪静,却使黄河水中的泥沙迅速沉积,抬高河床,形成新的隐患。潘季驯以前的治河官员也是勤勉有加,大把银子用在疏挖河道上,仍旧年年淤塞。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教条地把治理其他河的经验照搬到黄河之上,才导致费工耗财,水害难除。潘季驯则不然,他发现只要黄河主流的水量充沛,流速够快,足以将泥沙一路带进大海,不再沉积在下游抬高河床,形成隐患。为了保证黄河主流的流速,潘季驯科学、系统地运用黄河水沙关系,提出筑堤塞河的方法,让黄河水自己解决下游淤塞的问题。时光荏苒,在潘季驯逝去400年后,借助黄河上小浪底水利枢纽的调蓄功能,21世纪的治黄人才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的泥沙和河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海,从而减少库区和河床的淤积,增大黄河主槽的行洪能力。这种思想与潘季驯的治河理论颇为相似,可见潘季驯对后世治黄产生的深远影响。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