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活化石中华鲎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30
中华鲎(hòu)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体长可达60厘米,体重3-5千克。鲎由三部分组成:头胸甲略呈马蹄形(故名马蹄蟹)。最早存在于4.75亿年前奥陶纪,被称为"海洋活化石"。与其他节肢动物不同,中华鲎寿命长,生长缓慢,性成熟至少需要13年。鲎的血液因含有铜离子显示蓝色,故中华鲎血液为蓝色。它们分布于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
20世纪70年代,中华鲎广泛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资源丰富,占世界资源总量的95%以上;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人类对食物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水域环境日趋恶化。中国马蹄蟹的血液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各地非法捕捞马蹄蟹的现象十分猖獗,中华鲎正处于严重的生存危机。
如今,很难看到中华鲎在珠江口以北上岸产卵。在香港,每年都会出现成千上万只中华鲎被捕获的现象。而在海南,由于人们过度捕捞和养殖等原因,导致一些种类濒临绝种。在台湾西海岸的金门岛上,只有少数的马蹄蟹在区域性灭绝后存活下来。在福建的平潭,中华鲎的数量已经从50的每天1000对下降到2002年的每天4对。不可否认的是,生态环境破坏和非法捕捞的猖獗,将马蹄蟹的生存推向了生死存亡的转折点,人工繁殖或将成为马蹄蟹最后的“救命稻草”。
在马蹄蟹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之前,马蹄蟹是华南地区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其中以雌中华鲎的蛋类最为常见。然而,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导致中华鲎种群数量锐减,已成为世界濒危物种之一,目前我国有4种分布于南方地区的中华鲎。
中华鲎之所以被过度捕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马蹄蟹的血液具有医学价值。近40年来,科学家在马蹄蟹的血液中发现了50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物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这些化合物被命名为内源性凝血因子和外源性凝血因子。它们可以通过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而发挥止血功能;同时也参与调节血管通透性、纤溶等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鲎血液中的变形细胞也能与革兰氏阴性菌的毒素黏连作用,因此鲎试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中华鲎面临的另外一个危机就是“生态破坏”。随着海洋经济迅速发展,近海基础设施建设、海砂抽取、海水养殖和滩涂围垦日益普遍(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 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和过度捕捞等原因,我国海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在沿海水域中出现大量赤潮现象。其中包括一些有毒有害的细菌和病毒。如赤潮毒素。重金属等。 这些人为活动将导致中华鲎的自然栖息地遭到破坏,产卵场面积减少,生境缩小。
201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将中华鲎列为“濒危生存状态”,在此之前,该物种的地位是“数据贫乏”,这表明人们对中国马蹄蟹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保护中华鲎的兴趣越来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