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的夏天,16岁少年和一个女骗子的两年爱情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1986年的夏天,我遇到一个穿着鹅黄裙子的美丽女人,和她一起开始了两年的行骗生活。我叫她阿姐。我们曾奢侈无度,也曾穷困潦倒。两年后,阿姐被抓走了,我有了其他的女人。我曾为那段生活感到羞耻。可是人到中年,我又想起了那个鹅黄裙子的女人,无法自拔。

这部《拐弯的夏天》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回忆。在1986年的夏天,当他16岁的时候,遇上了一个32岁的女骗子,开始了一段爱恨交加、无疾而终的故事。

这段故事不仅叙述了少年和阿姐互相取暖的爱情,也将他们各自曲折、孤独的旧事一一道来。

自小与爷奶相依为命的小晖在10岁时搬去了与父亲和继母居住,继母的尴尬相处和父亲的动手打骂中,小晖开始了他青春期的痞子生涯:逃学、打架、色情刊物、人命……在去北京的求学绘画的路上,他遇到了生命中的女人,他的阿姐,短短两年成为跨越一辈子的记忆。

在1986年的夏天,他遇上了一个女人,她穿着白衬衫和鹅黄裙子,美丽高贵,他鬼使神差地就迷上了。她邀请他去她的住所,他跟去了,却没想到这个女人是个骗子,只想要他的钱。

这个美丽的女人用她的美色在这个空虚的城市行骗,她是那些男人的启蒙老师,用美色和欺骗让男人懊恼,沮丧,倾家荡产。她洋洋得意,可她在那个夏天遇上一个少年——“那是个秀美的少年”,她是这样形容的——当少年发现这个女人不过只是为了敲诈他,他怒极了,狠狠地揍了女人一顿。然后走了。

如果少年没有在后来因为恻隐之心回来看这个女人,故事大概就在这里结束了。这个16岁的少年会考上美院,当一个画家,然后娶妻生子;而这个女人继续在这个城市四处行骗,或挥金如土或穷困潦倒,然后在某一天被抓去派出所。

但这个少年回来了,他带她去医院,给她做饭。这个女人,少年叫她阿姐。

这就是整个故事的开端,一个16岁的少年和一个32岁的女骗子的初遇。夏天,蝉鸣,鹅黄裙子,青春,骗子,两年的浪荡生涯就此开始。

这段年龄相差16岁的姐弟恋是如何开始的呢,有时候我更愿意称它为“两个孤独的人互相取暖,互相舔舐伤痕累累的心”。

阿姐是怎样的人呢,少年这样形容她。

阿姐无疑是极富魅力,也知道如何运用自己魅力的女人。她让男人欲火中烧,也让男人头破血流,阿姐更愿意称之为男人成长的代价。

阿姐出生于一个名望的家族。1965年,父亲离世,母亲去世,文革结束后,哥哥入狱,一夕之间,家破人亡。这还不是结束,阿姐被初恋男友抛弃,又委身于骗子马三,离开马三后,她孑然一身,开始了行骗生涯。

少年,他叫小晖。出生时父母离异,年少时伴随着“私生子”的话成长。被接到父亲身边后,与父亲的新家庭格格不入。他害羞内向,和继母努力相处,他们强迫自己微笑,想要做到最好。父亲爱他,也恨他,因为他的母亲,因为他的忤逆,逃学,不争气。父亲暴跳如雷,他打他,他遍体鳞伤。他担惊受怕。

当他和阿姐回忆这些往事的时候,他哭了,阿姐搂住他,心疼地叫他:“我的孩子”。这是个内心极度匮乏的孩子,他一日日忍受寒冷,麻木,他习惯了,但是当他遇上了阿姐,这个母亲式的情人,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他们的爱情极尽狂热,两个孤独的人相互缠绵、相互倾诉。

为什么会相爱呢

其实,爱上阿姐,并不是她长得好不好看,她是在那段孤独的日子里,给了他别人给不了的温暖。

在那两年里,她教会他成长。

阿姐曾说,在他们有限的交往中。如果说她曾经带给他什么,她希望它不仅仅是爱……还有为人处事的基本素质:自私,头脑清晰,有决断力,勇往直前。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很重要。

爱是两个人的互补。

两个孤独的人的相爱依旧逃离不了生活的柴米油盐。

他们需要钱。

阿姐带着少年开始了她的骗子生意,他们在大城市里游走,时而出入高档酒店,时而落魄无依。

阿姐骗男人的感情,骗他们的钱。那些男人有的仪表堂堂,阿姐有时也会陷入那些男人的真心。而少年只能以姐弟的名义留在阿姐身边,不能做个明面的情人。

“我对你来说到底是个什么呢?”我想这是少年看着阿姐和每个男人眉来眼去,甚至考虑付出真心时闪现过的想法。

阿姐曾经对他说“他就像她的孩子”。或许在阿姐的眼中,少年既是情人又是孩子,他游走在两个身份中,她给予他母亲式的关爱,又随时能抽身离开。他们相互需要,他们却又高于情人。

少年一度想离开阿姐,但他在南京的车站里,听到了那声广播“你的姐姐在找你”,看到了她的心急如焚。

他决定不走了。 女人抱着他又哭又咬。

他是爱着这个女人的。这个女人也是爱他的。

后来,他们谈到了分手。阿姐告诉他,他应该离开,回到他的圈子里去。

她说,她毁了一个孩子。

如果故事进行下去的话,少年和阿姐也许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分分合合。可是在一个突如其来的下午,阿姐被便衣带走了,少年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两年的浪荡生活结束了。

无疾而终。

他很快就忘了阿姐。

或许只有一瞬间的茫然,没有想象中的撕心裂肺,少年很快就忘了这个女人。

他那时正年轻,才18岁,很快就交了其他的女朋友,甚至为那两年的生活感到羞耻。

他没有继续学画,转行当了商人。谈了很多恋爱。

很多年过去后,他站在昏黄的路灯下,鬼使神差地,他想到了阿姐,想再遇见一次那个穿着鹅黄裙子的女人,对她说,噢,原来你也在这。

到底有多少这样的故事呢,年少者和年长者的爱情。

就像恋如雨止,雨停了,爱也结束了。年龄的桎梏,世情的意外终究还是没能突破。

相互救赎之后,是两条渐行渐远的道路。

何其有幸,他们错失彼此;何其不幸,他们曾经相知。

或许只有在这样的境况下的人,才会在年华未长,新欢未到,抑或是年华老去,历经沧海之时,满满的回忆冲刷在夜晚的思绪里。

文学作品似乎尤为偏爱这样的故事——在年华正好时发生的深沉又无望的爱。

15岁的法国少女和30岁的中国男人在湄公河上的相遇;13岁的少女心中永恒的R先生,在她弥留之际,寄出了一封对R先生来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5岁少年与32岁纳粹集中营看守员的纠葛;12岁的女孩与意大利杀手的故事。

阿德勒曾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这些在年少时,年长时,违背道德,不顾一切热爱的人。或许卑微,或许愚蠢,或许下流。但这些爱都来源于他们那颗伤痕累累的心。

他们相互救赎,相互拥抱,相互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