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施暴+出轨+吸毒”女人的故事——《金锁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不用说你们都知道了,2018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出轨”、“家暴”和“吸毒”成了热搜。

“出轨”、“家暴”和“吸毒”放到哪都会引起热议。

早在七十多年前,我们的祖师奶奶张爱玲在《金锁记》里完美的将这3个元素集中到了主人公曹七巧身上。不得不说,张爱玲也是一个观察人性的高手。

《金锁记》的内容,用通俗一点的话翻译过来就是:

按照我们现代人的观点,这就是一部狗血的小说。但偏偏就是这部狗血的小说被印刷再版好多次,而且还被翻拍成了好几个版本的电视剧。

这是为什么?

因为张爱玲写出了人性。

七巧原本也是有人疼有人爱的好姑娘,但是被哥哥嫁给姜家残疾的2哥,那时已经埋下了雷。

婚后,因为出身低,婆家人甚至连丫鬟也不待见她,原本就心有怨念的七巧用语言跟她们对抗,形成自己的保护膜,间接对婆家人冷暴力,然后恶性循环。这时雷的导火线被点燃。

施暴前的七巧其实也是一个冷暴力的受害者。

长期生活在一个压抑、冷暴力和毒瘾的环境之下,七巧的性格变得扭曲。自己过得不幸福,也看不得别人幸福。儿子的婚姻、女儿的幸福都毁在七巧的手上。此时,雷已经引爆。

原本健康、正常的长白和长安,硬生生被七巧养成了蛀虫、傀儡。别人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她却眼红儿女的幸福,要毁了他们。可以说是相当变态了。

张爱玲笔下的这个变态的角色,现实生活中一直都存在。只要有欲望,就会有这样的人物产生。这就是人性。(但不是所有的欲望都会让人变态,所以,不要跟我抬杠哈。)

但是呢,作为一名写作者,研究一本书、一篇文章,我是一定要学到点什么写作技巧的,不能让自己白看。毕竟,我之前就说过,我看书都是有目的的。

透过小说的内容,我Get到了几个点。

比如姜家三兄弟,分别以伯泽,仲泽,季泽,取名,“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季”是老三,这三个字在古代也常用来排年龄辈分。取名用这三个字比较省事,也好听。

七巧的儿子取名“长白”、女儿取名“长安”,就显得很有诗意啊。

别的不说,至少在给人物取名字这块,跟着张爱玲还是可以提高一点雅兴的。

把月亮比作脸盆,还是赤金色的,真是富丽堂皇。赤金脸盆跟小说名字《金锁记》的金对应了。整个小说都是金色调,连比喻也不放过。

我们一般说脸抖可能就想到抽搐、颤抖、痉挛,然后再给它们加个“激烈”、“微微”等程度的形容词修饰。但像张爱玲这样“抖得像嘴里含着滚烫的蜡烛油似的”,我以前还真没想过。现在我是见识到世面了。

你说酸梅汤洒在桌上,滴下来就滴下来呗,还能联想到夜漏,再进一步想到时间的流逝。我是没有这种文笔和水平。

其实小说里还有很多很有特色的比喻句。我把它们摘录到一个金句素材库里备用。没有大师的文笔,但是可以跟着大师学啊。多看书多学。

这里我有个小建议,以后看到让你惊艳的句子,摘录下来,存到一个素材库里,经常去逛逛,你会收到意外的灵感。

看到这个时间过渡的描写,真的很惊艳啊。

以往电视剧、小说的时间过渡大多是一黑屏,然后出现几个字“十年后”。简单省事点就直接来个“一晃,十年过去了”。稍微高级一点就是上一秒还是小孩、青年、下一秒“游个泳”、“吃个饭”、“下个雨”后就变成大人、老人了。让人看得尴尬。

我只能说,张爱玲不愧是小说界的祖师奶奶,厉害。

我现在看张爱玲的作品是分2种身份看。

当我的身份是普通读者时,我会更加关注小说的情节内容和人物感情纠葛。

当我的身份是写作者时,我更多关注的是她的写作技巧、框架脉络和经验积累。再把偷师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上。

四舍五入,我也算张爱玲的弟子了。跟我有类似想法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多多关照哈。

以上呢,就是我读完《金锁记》后的一些感悟和收获。同时给你一个小建议,不管是看书还是学习,你要明确自己的身份。

身份是读者还是写作者,取决于你自己。你想要轻松消遣自由你就用读者的身份,你想要练就一双“火眼”,提高自己的文字敏感度和认知水平,那就请用写作者的身份吧。

你想要什么,就去做什么,以合适的身份做合适的事 ,就这样。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