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读《跟苏霍姆里斯基学当老师》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在苏霍姆利斯基看来,游戏不仅是儿童正当的行为,而且是最严肃的事情。他认为:

    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儿童的创造性才能也是在游戏中显示的。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游戏犹如打开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地把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的湍流通过这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游戏犹如火花,他点燃探索和求职的火焰。

      儿童最初对世界的认识可以通过游戏完成,儿童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表现自己最初的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他们的心灵获得了快乐。

      在游戏中提高孩子的智力。

      我的女儿小的时候,她的爸爸给她购买了芭比娃娃套盒。我的女儿根据套盒提供的道具,自己设计故事场景,自己编故事情节,自己编人物对话……我的女儿是导演,是剧务啊。太厉害了!我的女儿在游戏中,学会理解人,观察人,在游戏中体验生活,认识世界,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而这种自我训练是在充满乐趣、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完成的。

      自从学习希沃白板,我就自费报了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还有素材班……新媒体新技术融入我的语文课堂,文学常识和生字词的识记,采用课堂活动知识配对完成;富有故事情节的古诗词,边播放视频,边剪切,同学们根据剪切的图片讲故事;思维导图展示写作思路,帮助同学们背诵课文……玩中学,自得其乐,乐有所获。

      我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在《风筝》文中,制止弟弟放风筝,是因为他认为风筝是没有出息的孩子的玩意。他视弟弟对风筝的喜爱为笑柄,认为是“可鄙的”。因此,到后来她发现弟弟竟然偷着做风筝的,十分气愤,以致把它“掷在地上”,并且“踏扁了”。我能想象到那孩子做风筝的情景,偷偷的,恐惧却又快乐;我也想象着那只没有做完的蝴蝶风筝,它该是美丽的,承载着一个孩子的渴望欢乐、自由的心;我还想象着它在天上飞翔的样子,大概是轻盈的,在蓝天下分外耀眼;我更想象着那个在地上追着风筝奔跑的孩子,他仰的小脸该是无比喜悦的,我似乎听到了清脆的笑声。是哪一个孩子不渴望放风筝呢?在放风筝的时候体验飞翔,感受自由,品味欢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整个因此变得和谐,变得充满生机。

      游戏也滋养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我小的时候,经常和房前屋后的小朋友一起爬上新建矿一小的墙头(校园墙),骑在墙头上,远远地看着老师用教鞭,一边敲着木头黑板,一边教给小学生,一根小棍1,1,1……

      我就模仿着那位老师的样子,偷偷地拿了妈妈做衣服的竹尺(发现是要挨骂的),我家的房门当黑板,拿着从学校外面的垃圾点捡来的粉笔头,在房门上写1、2、3……用竹尺点着,几个小朋友跟着我读1、2、3……

      知道今天,我的耳边还响着那稚嫩的童声。如今我终于初心使命,三尺讲台耕耘27载,我真的做了老师,命运似乎开了一个完美的玩笑,而且竟然玩笑成真——人生有几回实现儿时梦想的机会?我实在是个幸运儿啊!难道今天我对教师生涯都不悔与热爱,对教育教学不肯停止的求索,对读书与写作近乎痴迷的沉浸,都在冥冥之中与童年的那一场游戏有关?

      而那些与我一起玩游戏的小伙伴,如今在各自的岗位上或位居高官,或开办公司,或是政府职员……他们都佩服我。实现了儿时的梦想,真好。

      鲁迅先生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些没玩过游戏的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