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正确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有建设价值和有益的方向,并确保孩子的努力追求给他们带来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灾难。

1.有益的标准。

教育着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要加强孩子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感。否则,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会偏离社会价值观,最终演化为问题儿童。

当孩子偏离了对社会有益的方向,他们就无法从消极的经验中获得积极的教训。

生活中一旦出现问题,他们就会慌乱恐惧,而不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会把问题出现的原因归咎于自己选错了路。

感悟:一个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一旦他买玩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去反思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反而埋怨别人,不重视他,不关心他,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自己生气得理直气壮。就是我们所说的“常有理”,或者一堆的歪理正说。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这样就会一错再错。

2.获得特权的小手段。

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因为害怕失败。他就不去做,以自己的懒惰来逃避困难。

相比于愚笨,孩子还是更喜欢懒惰的评价,这对于没有自信的孩子来说,是很好的安慰。

孩子懒惰,家长和老师就多去关注督促他,孩子哭闹,家长就会迁就他。懒惰和哭闹就成了孩子获得特权的小手段。

家长需要鼓励孩子,教育他学会独立,通过教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星期天,我让儿子去买面条、买馒头。

第一次,儿子很难为情:“我是个小孩啊,小孩不能出小区大门!”

“没事。你走在小区内,我站在阳台上看着你。你出小区大门,在北面卧室的飘窗看着你。”我鼓励他说。

“那好吧。”他勉强同意。

他下楼,出了楼道口。他就仰头看向阳台,我给他挥手示意,对他伸大拇指。

他继续往前走,还不时地回头看我。

他出了小区门,我走到北边卧室,趴在飘窗上看他小小的身影进入馍店,看他从馍店走出来。

然后,我要走向阳台。看他拎着馍袋,一蹦一跳地回来。

他仰起小脸看向我,看到了我伸出的大拇指。

坐电梯,敲门,回屋,一脸自豪。

第二次,他出去买馍,爽快利索,还要骑着小自行车去呢。

我担心小区进进出出的车辆,我担心他骑车掌握不稳方向。

我越反对,他越要坚持。

我只好同意,又开始前阳台后飘窗地观察他。

他车把上挂着馍袋,歪歪扭扭地骑回来,楼下两个哄小孩的说:“这娃儿,这么小就会买馍了。”

我在楼上听到后,也为儿子感到自豪。

儿子回屋后,我说:“你听到别人夸奖你了吗?”

他说:“哪儿夸奖了呀!”

这小家伙,还有点不好意思呢。

这两次以后,儿子出去买东西变得积极主动起来。

孩子通过劳动,增强了他和别人交流的信心,也知道通过努力,就能办好事情。

这种信念需要不断地强化,为培养他勇敢、坚韧、自信的品质搭建桥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