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负面情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30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永远都有使自己不开心或者纠结烦恼的事情。

昨天,我接到了一个好朋友的电话,她向我抱怨的是她一直都不是很顺利的恋情。我先前知道他们两的故事,因为男方家庭的反对,两个人走到一起就已经十分的不容易,最近更是因为好事将近,我朋友却依旧担心着以后的相处问题,她问我怎么办。

这结实存在的负面情绪,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解决和根治的,即使一时想通了,但无力感和沮丧感还是会日积月累下来,极有可能造成下一轮坏情绪的爆发。

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的想下,换做是我们自己,会怎么做呢?以下是我自己经常使用的一些思维引导和方法。

审视回想,事情是否发生变化

当一件使你感到揪心的、令你感到无力解决的事情放在你的面前的时候,我所做的第一步都会冷静,因为太多时候会让负面情绪影响你的判断,而但凡一件事物,又必定是循环发展的,它一定不是静止的,所以你需要首先静下来,然后才能理性分析下当初的情况和目前的情况,是不是不一样了,有没有朝着好的方向去转变。大部分这样子的分析都能看到事物背后良性的一面,给人不少的振奋。

避免最坏思维和自尊心保护

从人类的进化史来说,从我们的原始时期为了生存的必要,留下了一些固定的思维模式,比如说我们习惯于遇到不利的情形就从最坏的角度去思考,从而能作出最坏的打算。这个思维模式好多时候就是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尤其是亲密人之间,如果老是用最坏思维去度人,无疑就是把对方放在了一个人性本恶的出发点,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会增加生活中的猜忌,百弊而无一利。

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里面,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的认可是一个每个人内心的一个渴望。而在很多时候,过度的自尊心呢保护会是我们远离客观和理性。譬如,当说到自己父母的不对的时候,不管错误是否存在,你都有冲动跳出来替他们辩解,因为内心深处你将父母等同于你的自己,父母受到了质疑也就意味着你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所以自尊心机制就会开启。而双方能够做下来理性客观沟通整件事情的前提,就是你得给自己脱脱敏,对方绝大部分时候都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改变、接受、区分

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里面讲到过,当自己从微软跳槽到谷歌的时候,微软决定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不仅在入职的第一天寄来了律师函,而且还设置各种刁难他们取得诉讼的证据。

当时的李开复压力很大,不仅要准备事关前途的诉讼,而要应付来自社会的舆论,亲朋好友的关注。高压之下,他最后选择了脱离社会舆论,谢绝好友来访,全力准备诉讼的做法,并最后一举成功。

事后谈及此事,他说他遵循了一条原则:有毅力改变可以改变的东西,有勇气接受不能改变的东西,有智慧区分两者的不同。

当我们负面情绪来袭,是否也可以用这种改变、接受、区分的模式来处理呢?

想最坏的结果,大字标题法

好多时候,负面之所以控制我们,让我们烦恼,是因为对于未来的不可预见性,即不知道事物将会怎么发展进行,这让我们无助和恼怒。

在这个时候,我会试想一下这件事物最坏的结果是什么,然后问自己,这是我能够接受的吗?当我听到自己肯定的回答之后,我就反而会放下很多的心理包袱,因为我知道剩下的只需要尽人事,至于结果那就交给老天吧。

而当自己面临一些决策的时候,还有大字标题法来帮助我。比如,当我由于要辞职还是安稳度日的时候,我会这样问自己,如果明天出版了一天新闻:A.某某人因为辞职而引发众议B.某某人因为安稳度日而受到嘉奖,你会选择哪个?抑或当你离开人世的时候,你的墓志铭上要写你所有的行为,你选择A.某某人辞职失败的一生,还是B.某某人安稳度日的一生你会选择哪个。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把每个选项都放大化,从而筛选出你内心的声音。

不是逃避,而是承认和包容

最近看《爸爸去哪儿》,其中有一对父子是陈小春和他的儿子Jasper,众所周知,陈小春是有脾气比较大,有些时候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很好的完成一些很简单的任务的时候,难免会唠叨抱怨。有一次,因为Jasper 没有系好自己的鞋带而导致行动的缓慢惹得他再次生气。

一开始Jasper看到爸爸不生气也是默默不敢做声,但是过了一会儿,他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Dad, can you stop angry now?(爸爸,你能不能不要生气了。)

而当时的陈小春听到儿子的这句话也立刻做了道歉,双方都恢复了之前的互动。

我在想,这句话问的太好了。如果当时是问爸爸,你为什么要生气?或者直接自己也生气了,之后的结果很可能完全就不一样了。

但是细细思索这句话,其实它背后给我们的启示是,爸爸你可以生气,但是现在气是不是消了呢?

同理,你可以有,也可以释放负面情绪,但是你现在能不能先放一放。

不逃避,先承认,再包容,也许也是一个好方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08

调整负面情绪,首先需要识别自己的情绪,给情绪命名,其次需要觉察情绪产生的过程。通过视频中介绍的“情绪记录表”,可以帮助你完成这两个步骤。当我们能够觉察和掌控自己的情绪时,我们也就可以跳出负面情绪的漩涡了。

第3个回答  2018-09-29
负面情绪过多的主要原因 是因为自己的时间太多了
建议
1 每天早起半个小时 跑跑步 公园里面可以喊一喊 发泄出来 超级舒服
2 晚上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去健身房健身1个小时左右,或者在家里看看书 看半个小时-1个小时
3 有时间的话可以让自己学习一门外语或者学习一门新技能,如写作,吉他,钢琴,都可以
4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对着镜子笑一笑,一开始可能真的不习惯,时间长了就好了
5 周六日的时候做一些户外活动,和朋友一起聚聚,爬爬山,逛逛公园,看场电影
6 少看消极的东西,少听消极的声音,少交消极的朋友,
第4个回答  2019-04-21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我们天生就能感知各种情绪,并通过行动表达出来。
其中,最为常见的态度类型有两种:

一是过分感性,沉溺在自己的情绪中,任由它掌控自己的行为。
二是过分理性,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以维持表面的平和冷静。
那么,如何面对情绪才最恰当呢?

最好的应对方式是兼顾感性和理性,既正视人类的动物性本能,又不浪费我们进化出的高等智慧。

情绪就像一匹烈马,天生有着驰骋的冲动。而理智,则是把控方向、统揽大局的骑手。一位好骑手会将马视为自己的搭档,尊重它的意愿,给它奔跑撒欢的机会;但他同时也会把控好前进路线,确保马儿在奔向正确的目的地,而非悬崖峭壁。
A. 悬崖勒马——觉察
应对负面情绪的第一步,是要感受到负面情绪的存在——察觉自己身下有马。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情绪激动时给自己五秒钟的冷却时间,思考一下:

“现在,我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旦我们将视角从“当事人”切换为“局外人”,就可以弱化情绪的影响,让理智占据主导地位,做出恰当的行动
B. 策马奔腾——宣泄
通过觉察,我们可以避免成为情绪的奴隶,让理智掌控大局。

但情绪是有能量的,也会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刚才说过,所有没表达出的情绪都不会自动消失,自带黑暗属性的负面情绪会演化为委屈、难过、抑郁等情绪变体,成为你伤害自己的武器。

如果心中满是愤懑、不平、忧伤,我们还有什么空间留给快乐、平和、喜悦呢?

因此,压制只能是暂时的,悬崖勒马后,我们得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宣泄,让情绪的烈马在安全的地方自由奔腾,释放掉积攒的负面能量。

“适合”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

1.能达到排解负面情绪的目的;

2.体力或金钱花费在你的承受范围内;

3.不妨碍他人。
C. 塞翁失马——找寻意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能否从负面事件中挖掘出价值,决定了我们的经历是劫难还是历练。
我们的大脑非常懒惰,遇到相似情况时,会不自觉地选择最熟悉而不是最优的路径。因为这么做,对能量的消耗最小。
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采取对抗措施,跳出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很多道理我们不是不知道,只是没做到。但当同样的道理从别人口中说出时,我们会下意识地抗拒,觉得“什么嘛,这我也知道啊”。所以,通过写“情绪处方”,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与自己对话,消除自我意识带来的抗拒感。
很多时候,之所以会产生各种情绪,并不是由于“导火索”本身,而是出于“导火索”的认知和判断
第5个回答  2017-04-11
首先,我们要认识情绪。通俗地说,情绪说是一种态度,有的人会挂脸上,有的人会放心里,甚至有的人直接通过行为来表现,它有积极的情绪,也会有消极的情绪。情绪它是一种具有传播性的,如果抵抗力不强的人,很容易受到他人的情绪影响,特别是负面的情绪。我在这里想说的主要是针对负责情绪的处理。因为负面情绪没有处理好,会直接影响身边的人的情绪,甚至会因为这样情绪而引起一连串的循环反应。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严重性,才能更好地对待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