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福建省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比例思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16

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模块多、题量多、考试时间紧、压力大,想要提高分值,得学习各个模块的知识,从而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数学运算的考点全,计算量相对于其他模块大,想要在数学运算部分拿高分,需注重对于平常很多知识点的储备和各种题型的多加练习。当然,也有些题型是可以快速解题,那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交流下行测考试中的比例思想。


一、基本概念


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就是用份数之比来代替两个相关联的实际量之比,以反映这两个关联量之间的关系。


二、比例的核心思想:份数思想


若已知A:B=3:7,比例思想是把A看作3份,B看作7份。利用份数来代替实际量的计算过程,重点在求1份对应的量。


三、比例的考点


考点一、比例的计算。


【例题1】 已知A:B:C=3:2:4,A=60。求B与C分别是多少?


【解析】 根据题意A为3份,3份实际值为60,则1份实际值为20,B是2份实际值为40,C是3份实际值为80。


【例题2】 已知A:B:C=7:4:6,A比B多33。C比B多多少?


【解析】 根据题意A比B多(7-4=3)份,3份实际值为33,则1份实际值为11,C比B多(6-4=2)份实际值为22。


考点二、比例的统一


重点:当出现2个及2个以上比例,找中间量或者是不变量的最小公倍数


【例题3】已知A:B=3:4,B:C=2:3。问A:B:C是多少?


【解析】 题目中出现2个比例,进行比例的统一,此时有中间量B,找B的最小公倍数(2、4最小公倍数为4)所以A:B:C=3:4:6。


【例题4】已知A:B=3:5,A增加了20之后,A与B的比是13:15,求A的初始值是多少?


【解析】 题目中出现2个比例,进行比例的统一。A增加20,这个过程中B不变,所以可以找不变量B的最小公倍数。


A:B= 3:5


A:B=13:15


找B(5、15的最小公倍数15)


A:B= 9:15


A:B=13:15


得到A原是9份,增加20之后,变成13份。增加了(13-9=4)份对应的实际值为20,1份对应的实际值为5,所以A原9份为45。


考点三、正反比的关系


在M=A×B形式中,当A或者B一定时,另外两个量成正比,即当A一定时,M1:M2=B1:B2。


当M一定时,A与B成反比,即A1:A2=B2:B1。


重点:题干中给出比例关系,并给出与前面比例相关的实际值。


题干中存在乘除关系,且存在不变量。


【例题5】经技术改进,A、B两城间列车的运行速度由150千米/小时提升到250千米/小时,行车时间因此缩短了48分钟,则A、B两城间的距离为多少?


A.300千米


B.291千米


C.310千米


D.320千米


【答案】 A


【解析】 选A。S=V×T,S一定,V与T成反比。列车的速度比为3∶5,时间比为5∶3,则(5-3=2)份等于48分钟,每份为24分钟。250千米/小时的话用时为24×3=72分钟(1.2小时),A、B距离为250×1.2=300千米。


事业单位中数量关系比例思想的考点整体难度不大,大家可以学习解题思路后多加练习,从而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