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计算能力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11-10
1、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
部分学生由于基础不扎实,简单的运算口诀不熟练,在分数的混合运算中一些常用的、简单的互化数据不熟练,一些基本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没有很好掌握,口算能力、列式计算能力都较弱,不能正确、灵活的解题,导致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
2、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
部分学生计算时书写马虎,题目看错抄错;字迹潦草,6、0不分,5、3互变,1、7混同,4、9模棱两可。无论数字大小、熟练与否一律口算,不愿动笔演算;即使演算也是随意的在桌子上、作业本或试卷背面及边缘上演算;在草稿上列竖式时也是东一道西一道,数位不对齐,字迹潦草、密密麻麻连自己也不认不清是什么字,做好了从来不检查等等。
3、不良心态
一是轻视心理。表现为对计算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计算题是“死题目”,不需要动脑思考,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及计算后的检查。
二是畏难情绪。表现为克服困难的意志比较薄弱。认为计算题枯燥乏味,每当看到计算步骤繁多或数字较大的计算试题,便会产生畏难的情绪、厌烦的情绪、缺乏恒心、耐心和信心,从而使计算的正确性大打折扣。
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具体操作措施与方法
1、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同学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可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口算能力:
加强基础性训练
每节数学课,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口算本,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进行记忆性训练
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有的无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主要有:
(1)、和、积为整十、整百和整千的特殊数据要熟记,如0.25+0.75=1、 0.5×2=1、25×4=100、 125×8=1000.
(2)、1——20的平方数,1——5的立方数。
(3)、π倍的值,π=3.14、2π=6.28、3π=9.42、4π=12.56、5π=15.7等。
(4)、常用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如:
1=0.5=50%、=0.25 = 25%、=0.75=75% 、=0.2=20%、= 0.4 = 40%、= 0.6 = 60%、= 0.8 = 80%、=0.125=12.5% 、=0.375=37.5% 、=0.875=87.5%
第2 / 5页
以上这些数的结果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使用的频率很高,熟练掌握、牢记后,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产生高的效率。
(5)、熟记一些特定的规律。如:“知道了0乘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0”。这个规律,学生在做如12.89×0、0×3时,可以直接写出结果。
开展口算竞赛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口算竞赛来激励学生,催进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的兴趣。
2、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对于应用题,大多数学生还能认真审题,但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却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计算时教会学生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
计算规范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正确,作业和试卷整洁。草稿是正确进行数学计算的必要手段,许多计算错误都是因草稿潦草、杂乱所致。可全班统一专门的“竖式草稿本”,要求学生书写整洁、有序,每天用一页,写上日期定期检查草稿,分出等级。测验时,要求学生按平时要求打草稿,将卷子对折,草稿与题对应。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有条有理地自我复查,不必再费时重写草稿,直接对照检查,省时省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认真的作业习惯,克服乱写乱丢草稿的坏习惯,有利于教师寻找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学生订正及调控以后的教学。
4、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养成检查的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要先让学生学会检查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末位检查法
所谓“末位检查法”就是抛开高位上的数,对最后一位上的数进行计算,再检查结果的末位是否相同,从而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如:小数乘法2.5×4.7,其结果的末位应该是5如果不是5就错了。此法适合各种整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且检查速度快,但只能检查出肯定错的题目,不能检查是否做对。
位数检查法
位数检查法就是计算前先判断出结果应该是几位数,再与自己的笔算结果进行比较。 整数乘除法时:当一个a位数乘以b位数时,乘得的积只能是(a+b)位数或(a+b-1)位数;同理,当一个a位数除以b位数时,除得的商只能是(a-b)位数或(a-b+1)位数。如:125×58乘得的结果必定是四位数或五位数。840÷24除得的结果必定是一位数或两位数。
小数乘除法时:各个因素共有几位小数乘得的积就有几位小数。同理,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应该等于商和除数的小数位数之和。如:0.3×0.3乘得的结果应该是两位小数,而很多学
第3 / 5页
生往往错算成0.3×0.3=0.9,显然是错的。这种方法速度快,且能培养学生的数感,但对较细小的错误无法检查出来,比较粗略。
取整估算法
取整估算法就是把参加计算的数据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看成整十、整百、整千数,使计算简洁明了,得出大致的结果。如:247×41=10127可以看做250×40=10000,所以乘得的结果应该在10000左右,相差太多就错了。此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数感,但检查时和正确答案的误差很难掌握,即不能肯定是错的也不能肯定是对的,准确度极差。 运用规律检查法
常用规律有:
一个大于0的数乘以一个大于1的数乘得的积大于这个数。
3如:2.7×15 所得的积小于2.7就肯定错了。
一个大于0的数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乘得的积小于这个数。
3如:2.7×5 所得的积大于2.7就肯定错了。
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除得的商小于这个数。
3如:2.7÷15 所得的商大于2.7就肯定错了。
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除得的商大于这个数。
如:2.7÷5 所得的商小于2.7就肯定错了。
前面几种方法都是针对整数、小数运算,此法比较适合检查分数乘除法,同样也适用于小数乘除法,且检查速度快。 3
验算法
这种方法在教材中比较重点地进行了叙述,验算又分为重算验算和逆运算验算两种。重算指按照原来的方法重新算一遍;逆运算指用互逆的方法进行验算,如用加法验算减法,用减法验算加法,用乘法验算除法,用除法验算乘法。
验算法检查的优点是检查的准确度较高,能检查出细小的错误。但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比较费时;其次,重算时可能出现定向思维错误,即原来怎么错的,检查时还是那样错。结果有些学生验算了好几遍还是错。因此,很少有学生用验算法去检查所有的题目,再说时间上也可能不够。
四、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六年级全体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4 / 5页
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开座谈会,请学生、老师说说计算错误产生的原因。
2、行动研究法:在数学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计算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检查习惯,纠正一些不良习惯。探索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方法。
3、统计比较法:统计每个阶段各班计算题的正确率,看看是否有所提高。
4、个案研究法:每班选三个计算错误率最高的学生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每一阶段活动开展的成功经验,并推广运用。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
建立课题组,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制定研究总体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标准等资料,统一思想。 对班里学生的计算正确率进行摸底。
2、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7月)
形成、完善、发展研究课题,在平时教学中渗透研究活动,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先点上试验,再面上推广,以点带面,逐步深化。
1、08年10月份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学生计算产生错误的原因。 2、08年11月份 通过思考,研究避免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方法。 3、08年12月份---09年6月份 通过平时教学,专项训练、竞赛等活动,着手解决问题。 4、09年7月份 通过测验、统计、搜集、整理,总结研究成果。
3、总结阶段(2009年8月-9月)
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组长:丁剑平 搜集资料,撰写实施方案,研究报告。
成员:杜爱青 组织学习、收集经验资料。
朱 旭、杨春燕、陈小斌、金贤能、丁丰寿 实验教师、积累资料。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本着上“科研兴校”的思想,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学校将从人力、物力和财务上对本课题予以支持。
2、参加实验的教师责任心强,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
3、本课题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方案有很强的操作性,实验内容有一定的内在必要性,得到了社会家庭的支持,教师和学生都乐于参与本课题的研究。
九、课题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1、相关活动设计
2、相关论文
3、研究报告《小学高年级数学提高计算正确率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