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直言:爱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给孩子上一节“死亡教育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2017年,一部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火遍全球。它讲述了小主人公米格无意中进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亡灵世界, 在这个按理说应该充满死寂地下世界中,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寻梦环游记》之所以将死亡美好化,正是为了给所有父母“提醒”: 对于死亡,我们不该一直躲避和避讳的方式,而是要引导孩子正视死亡,从而理解死亡,面对死亡。

而这一点,在中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是万万不能想象的。对生死的忌讳已经让死亡变成了一件讳莫如深的事情。 “死亡教育”这堂课也已经成为中国孩子“逃”得最多的一堂课。

白岩松曾经毫不客气地“批评”道:

“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像一个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了》的录制过程中,小嘉宾夏天的狗狗吉鲁巴离开了,夏天爸爸夏克立并没有隐瞒狗狗死亡的消息,而是向夏天坦白了狗狗的离世,而那段对话至今都让人印象深刻。

爸爸对夏天说,每个人都会死,爸爸妈妈总有一天也会离开你。在听到女儿带着哭声说:“等你死掉我也死掉时”,夏克立拍了拍女儿的头,安慰女儿说:“ 你不需要太早地去,我也不想太早地去,等我们到了年纪,我们一起去天堂 。”

于是接下来,夏克立向女儿描述了天堂的美好。不难想象,在以后的夏天的心中, 对于死亡的印象,将不光是别离的酸楚和黑暗,还有一种再见故人的美好

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位家长都能像夏克立那样,敢于将死亡这个话题,坦坦荡荡地放在明面上和孩子讨论。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

家长总觉得,孩子还小,不要过早接触死亡。家长没有意识到的是,如果没有公开讲解,孩子对于死亡的知识永远是一知半解,而对于“死亡”这种陌生的事物,孩子能做到的, 除了恐惧和害怕,就是缺少必要的敬畏。

这些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的真实案例,其实揭开了困扰无数人的伤疤。 正是因为缺少对死亡的正确认识,让许许多多的人困在“未知死亡”的迷城中,看不清自己未来的方向。

相比较于中国对死亡的讳莫如深,国外对孩子的“死亡教育”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

在丹麦的一本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中,讲述了一位因心脏病突发猝死的爷爷,因为舍不得自己的小孙子奥斯本,每天都在房子里穿梭。在见到小孙子后,每晚玩耍,最终在孙子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生前最后记忆的故事。

而这个记忆,就是和小孙子说一声“再见”。

这本绘本结束时,小孙子奥斯本的一声“爷爷再见”不光是让故事中的两个人泪流满面,也让读故事的我们如鲠在喉。

一如你所见,死亡带来的恐怖害怕,在死亡教育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和。 我们更愿意相信,从小接受了这样死亡教育的孩子,对于生死,能有更深刻的感悟。

匈牙利心理学家玛利亚·耐基早在1948年的时候,就注意到“死亡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她指出, 根据孩子不同认知阶段,来进行教育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1)根据孩子的年龄,对死亡进行不同层次的认识

朦胧期:0~4岁

这个阶段的宝宝并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他们理解的死亡是现实中的不存,因而会对这种不存在表现出焦虑情绪。这时父母最好不要和孩子讨论死亡,而是着重安慰孩子的紧张情绪。

感受期:5~9岁

孩子从这个时候开始已经产生了对死亡的好奇,父母要抓住机会,对这个阶段的宝宝系统的引导教育。 切记不要给孩子讲恐怖故事或者是看恐怖电影吓唬孩子 ,这样会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发展—成熟期:9~18岁

这时孩子对于死亡已经有更加理性的认识,父母更要为孩子强调,死亡的客观存在和面对生死,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要告诉孩子,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 既然同是归途,就一定要珍惜好生活的每一天。着重为孩子强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2)抓住学龄前的关键阶段,借助辅助工具帮助孩子认识死亡

学龄前(3~9岁) 是帮助孩子认识死亡,进行死亡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宝宝对死亡已经产生了疑惑和好奇,父母利用孩子的这种好奇,能帮助孩子正确地建立生死的初步态度,帮助孩子为今后坦然面对死亡打好基础。


接受了死亡教育的孩子,会更加深入了解死亡的意义。他们会明白, 那只陪他们长大的狗狗,其实是去了另一个地方;那朵飘落的花,最终也为这一次盛开而骄傲 而作为孩子的他们,也终将珍惜活着的机会,努力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