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系的研究生教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7

经济学系课程层次和责任层次分明,课程设置注重基础性和前沿性。经济学系将研究生课程分为4个层次,采取4级分工负责制。第一个层次的课程是公共课(政治和英语),由研究生处负责设定和管理;第二个层次的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由系部(及研究生处)负责设定和管理;第三个层次的课程为专业课,由学位点负责设定和管理;第四个层次的课程为方向课,由各研究方向负责设定和管理。经济学系在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上注重基础性和前沿性,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及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学及专题、计量经济学及专题以及博弈理论及应用专题等基础课程,跟踪理论前沿,实现了国际接轨。
经济学系研究生管理规范,研究生活动活跃。经济学系专门配备一名研究生教学秘书,并为每个硕士点配备了一名专业教学秘书,经济学系研究生教学秘书的配备为各个硕士点的工作和全体研究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经济学系成立了研究生分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先后举行了学术论文写作、文献阅读等方面的学术活动,在研究生中每年评比“学术标兵”、“学习标兵”,鼓励和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经济学系硕士生导师队伍精干,具有高级职称的导师30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10余名。博士生导师李小建教授是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16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6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10篇,出版专著14部。主要学术贡献领域包括:(1)建立了中国的公司地理学;(2)发展了区域研究的微观尺度方向;(3) 系统进行经济地理的空间网络研究;(4)立足国际学术前缘,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系统研究,推动了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化。
硕士生导师周雄飞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受业于厉以宁教授,是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在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以及博弈论方面教学成果突出。周教授近几年先后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在《经济研究》和《地理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两次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周教授应邀作为专题会场主持人或论文评论人连续参加第2-8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其学术造诣在国内经济学界引起很大反响。
硕士生导师李利英教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是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其研究工作获得福特基金会赞助的第五期“中国女经济学者研究培训班”资助,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
经济学系的硕士生导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仉建涛教授是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崔朝栋教授是河南省首届优秀中青年社科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曾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王艳萍教授师从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高鸿业教授,获中国人民大学外国经济思想史专业博士学位,其专著《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研究》获2006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霍彦立教授对经济学思想的剖析深刻,在制度经济学领域颇有建树。胡荣涛教授是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在国民经济管理领域有重要影响。郭军教授在《中国工业经济》等核心期刊和《人民日报》、《中国改革报》等权威媒体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5部,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樊明教授,是美国北伊利诺大学经济学博士,在劳动经济学领域颇有建树,十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经常为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朱红恒博士连续参加数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并在2008年第8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上担当论文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