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川龙剑茶的历史背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经济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的温饱生活解决了,口袋暖和了。但人们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在增加,竞争性不断加大,人们忙里偷闲喝杯茶去。人们开始追求文化生活和健康生活,饮茶开始从一般炒青绿茶到高档炒青绿茶,从一般机制炒青绿茶到手工炒青绿茶即孝感龙剑茶,现在又从手工炒青绿茶即孝感龙剑茶到机械与手工结合型的高档孝感龙剑炒青绿茶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孝感市主要生产炒青绿茶,可是生产的炒青绿茶销售价格低,原因不是孝感的炒青绿茶质量不好,而是我们孝感的人工成本比宜昌炒青绿茶到孝感市的卖价还高,孝感市每一斤鲜叶的采摘费就是10 -15元,一斤干茶的采摘费就是40—60元,而这个价格可买一斤上好的宜昌绿茶。所以,孝感市炒青绿茶生产受到宜昌炒青绿茶大量销往孝感市的冲击,孝感的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的挑战,每亩茶园产值只有500—600元,当时好多茶场都不愿意生产茶叶,出现茶园荒芜现象,甚至有的县出现毁茶种果种粮的局面:如孝南区杨店镇解放村就毁茶200亩种孝感早蜜桃树,云梦县枫子岗茶场300亩茶园全部挖掉种果种粮等作物。为了寻找出路,振兴孝感茶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们引进了西湖龙井茶加工技术在凤凰山茶场试验。当时,手工制作的孝感龙井茶品味还不错,从此开始了高档绿茶的生产,孝感龙井茶的问世,不仅提高了孝感绿茶的档次和花色品种,还引导了人们对名优茶的追求。然而,制作的孝感龙井茶样品多次参加省名优茶评比,未能获大奖。这引发了我们对照搬西湖龙井茶加工技术的思考,西湖龙井茶是中国名茶,技术是一流的,可能不一定适合我们孝感的水土。为什么不在西湖龙井茶加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呢?于是,我们根据扁形绿茶的原理和制作特点,开始了孝感龙剑茶的工艺设计和研究工作。
孝感龙剑茶制作工艺初步设计后,我们正考虑在那个茶场开始生产孝感龙剑茶的时候,1990年,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浐川村已播种茶园300亩,建立了孝感市浐川茶场;请求我们的技术指导。经过我们的技术服务,1992年成园280亩并开始投产,我们和浐川茶场的同志们一起研制孝感龙剑茶工艺,并生产了样品茶,当时起名叫孝感龙剑茶的乳名—浐川龙剑茶,参加1992年湖北全省名优茶评比荣获金奖。这给我们极大的鼓舞,随后,孝感龙剑茶系列产品—浐川龙剑茶开始正式的生产和销售,投入市场非常受欢迎,茶场的经济效益逐步好起来; 1995年,1997年,1999年,2001年孝感龙剑茶系列产品—浐川龙剑茶连续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和名牌产品,孝感龙剑茶系列产品—浐川龙剑茶销售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1997年就不再生产炒青绿茶,从此专门生产孝感龙剑茶系列产品—浐川龙剑茶。浐川茶场的茶园面积也逐步发展到500余亩,产值达到400多万元,上交利税60多万元。省农业厅有关领导视察后说,到目前为止,浐川茶场是全省茶叶生产单位面积效益最好、上交利税最多的茶场。2001—2005年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十大名茶精品和名优茶生产先进单位。
浐川茶场生产孝感龙剑茶系列产品—浐川龙剑茶的高效益典型事例,给全市的茶叶生产指出了一条发展名优茶生产的绿色致富之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发展茶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国家退耕还林和取消特产税政策的鼓舞下,大悟县、孝昌县每年都拿出100—500万元钱发展茶叶生产,把种子种苗送到农民手中,把茶叶技术送到田间,其它县、市、区同样重视茶叶生产。由于政府的支持,榜样的作用,孝感市的茶叶生产蓬勃发展,孝感龙剑茶技术也推广到全市,至2008年,全市茶叶面积达到25.8万亩,茶叶产量2381吨,产值4.15亿元;其中孝感龙剑茶产量1666.7吨,占到70%,产值3.74亿元,占90%。茶园采摘面积的亩产值3192元,比制作孝感龙剑茶以前的亩产值600元增加5.3倍。孝感龙剑茶的平均价格112.2元/斤,比生产炒青茶的28.7元/元多83.5元,孝感龙剑茶加工技术为全市农民增加收入2.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