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学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3-14

仅供参考;

文言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而白话是一种历史极短的语言。文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而全民使用白话自“五四”诞生至今不过百年。白话还没有创造出自己“辉煌”、“丰厚”的历史“积淀”,白话基本源自文言,当今白话的基本语汇几乎依附于、脱胎于文言,白话的辞章文法也并没有超脱文言。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比较起来,它们有哪些不同呢? 

1、在句法和词义上有很大的不同。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就是要搞清楚这种变化,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别。例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古代汉语常用的是“丢失”,“逃跑”等意思,现代汉语常用的是“死”的意思,而且跟“死”字结合,构成并列式合成词“死亡”。读文言文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会闹出笑话来,把“亡羊”说成死了羊。 

2、一词多义。因为文言字词比较少,往往一词多义,如一个“度”在不同的上下文里,就有“考虑”、“估计”、“尺码”、“量”、“过”、“衡量”、“制度”等多种词义。我们学过的《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中的“市”是“买”的意思,在其它的句子里还有“集市”、“交易”、“卖”、“市井”等多种意思。若不掌握这一点,在阅读时就有可能读不懂。 

3、文言文里的数量词的用法也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现在把十个中的九个,叫做“十分之九”,文言文却写成“十九”。一般来说,文言文不用量词。《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就没有用量词。 

4、通假字。因为古代字词比较少,有时古人写文章时,就用一个同音字或形似字代替要用的字,这个代替的字就叫,例如,《卖炭翁》中“系向牛头充炭直”中的“直”就是一个通假字,它代替价值的“值”。 

5、文言词类活用的现象也很多,名词活用作动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或动词,„„词性变了,词义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一、学习文言文的注意点  (一)、关注基础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2.遵循原则,字不离句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3.牢牢记住,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二)、认真诵读     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三)、关注词类活用 

词的活用不是词的兼类。活用是指原属于甲类的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乙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对名词活用为动词(包括名词用如意动词和名词用如使动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 

名词一般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在句中经常做主语、宾语或定语。名词如果处于动词谓语常处的位置上,就活用为动词。如何判断文言句中的名词是否活用作动词,以下的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1、看名词前有没有用副词修饰。如有,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鸿门宴》)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4)不耻相师 (《师说》)     (5)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6)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 

上述六例中,名词“义、福、王”前用否定副词“不”或“弗”修饰,都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合道义、赐福、称王”;名词“师、目、鼓”则是用一般副词“相、数、将”等修饰,也都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学习、以目示意、击鼓”。 

2、看名词前有没有用能愿动词“能、可、欲、肯”等修饰。如有,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7)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8)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  

上述两例中,名词“水、王”被能愿动词“能、欲”修饰,分别活用为动词“游泳、称王”。 

3、看名词前有没有用介词结构修饰。如有,该名词活用作动词。如: 

(9)而此独以钟名 (《石钟山记》)  (10)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过秦论》) (11)秦伯说,与郑人盟 (《烛之武退秦师》) 

上述三例中,名词“名”“礼”“盟”前面分别用介词结构“以钟”“以事秦之心”“与郑人”修饰,均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命名”“对待”“结盟”。 

4、看名词前有没有结构助词“所”。如有,则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




 



 

动词。如: 

(12)置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1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上述两例中,“罾、虏”本来都是名词,意思是“鱼网”、“俘虏”,与“所”一起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捕捉”、“虏获”。 

5、看名词前后有没有其他名词。如两个名词连用,其中必有一个活用为动词。如: (1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  

(15)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     (16)藉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  (17)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病梅馆记》)  

(18)吾师道也 (《师说》)       (19)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  (20)函梁君臣之首 (《伶官传序》)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主谓关系,那么后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上述(14)例中的“陈胜王”组成主谓关系,“王”用作动词“称王”。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动宾关系,那么前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上述(15)-(20)六例中,“刑、藉、绳、师、道、函”都与后面的名词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杀、登记造册、束缚、学习、取道、用木匣子装”。 

6、看名词前后有没有连词“而”。如用“而”将名词与动词或动词短语并列,那么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21)缇骑按剑而前 (《五人墓碑记》)   (22)墓而葬 (《五人墓碑记》)  上述两例中,名词“前、墓”用“而”分别与“按剑、葬”等动词短语或动词并列,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走上前、修墓”。 

7、看名词后面有没有带补语。如名词后带了补语,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 (2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  

(24)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  (25)晋军函陵,秦军函南 (《烛之武退秦师》) (26)寿毕,请以剑舞 (《鸿门宴》)  

上述几例中,例(23)“舍”后带了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的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有时介词“于”省略,如上述例中的(24)(25)两例,“军霸上”即“军于霸上”,“军函陵,军函南”即“军于函陵,军于函南”,“军”活用为动词“驻扎”;(26)例则是直接带补语“毕”,“寿”活用为动词“祝寿”。  

8、看名词后有没有代词“之、其、尔、汝、我”等。如名词用在上述代词前面,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27)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2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2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 

(30)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五人墓碑记》)   (31)以旌其所为 (《五人墓碑记》) 上述几例中,名词“蹄、名、树、函、旌”等分别用在代词“之”或“其”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用脚踢、命名、种植、用木匣子装、表彰”。  

(四)、关注名词作状语 

古代汉语中,名词与后面的动词只构成两种关系。一种是主谓关系,动词是用来陈述




 



 

前面的名词的,可以换成“怎么样”,名词是被陈述的对象,是动词动作的发出者,可以换成“什么(谁)”,所以主谓短语可以换成“什么(谁)怎么样”;另一种便是状语和中心词的关系,后面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前面名词发出的,前面的名词只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方式、时间、处所、状态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大体上可分为这几类: 

1、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如: 

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向上,向下)(《劝学》) ②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阿房宫赋》)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向东)(《烛之武退秦师》) ④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向东)(《秋水》) 

2、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可译为“像„„一样”,如: 

①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像簸箕一样)(《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阿房宫赋》) ③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对待奴仆那样)(《五人墓碑记》) ④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鸿门宴》)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所凭借的工具,可译为“用„„,以„„”。如: ①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用钟,用鼎)(《滕王阁序》) ②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项脊轩志》) 

4、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在„„,从„„”。如: 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在早晨,在晚上)(《阿房宫赋》) ②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在早上,在晚上)(《离骚》)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连夜)(《鸿门宴》) ④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鸿门宴》) ⑤秋水时至。(按时节)(《秋水》) 

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在„„,从„„”。如: 

①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在草地里,在露天里)(《指南录》后序)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抄小路,从小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在朝堂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在朝堂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抄小路)(《鸿门宴》) 6、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展变化或频率。如: 

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一日日,一月月)(《六国论》) 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一天天)(《阿房宫赋》)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每天)(《劝学》) ④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每天)(《劝学》) ⑤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