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离婚,我何去何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在某一期奇葩说节目中,曾对“离婚是否会伤害孩子”这个辩题进行探讨。大致的观点有两个,一种观点是赞同父母选择在孩子成年后离婚,因为这是父母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另一种观点是,父母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离婚,这是父母对自己未来负责任的选择,也是为孩子做出示范,要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从目的来说,两种做法都有可取之处。离婚这个问题涉及了很多方面,就是否伤害孩子来说,离与不离似乎并不是主要原因。

    完整的家庭不代表就有持续的幸福力。完整是一种结构,而幸福是个人的感受。

      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你能感受到彼此间的存在,也许这种存在会让你有一种踏实感,稳定感。从罗杰斯的需要层次来看,踏实和稳定会给人带来安全感,安全感是感受幸福的基础。对于建筑物来说稳定的结构是必须,但是对于以人为单位构成的家庭结构来说,完整的家庭里除了其稳定的结构,还需要有稳定的关系。关系的亲密与稀疏,与家庭成员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关。在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写到“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心理专家黄家良说,“我们要永远记住,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

        大多数孩子的心理问题成因之一来源于父母关系,父母在忙于表达他们个体关系时,也需要倾听一下孩子们的声音。我想从我所呈现的两个案例中,帮助父母和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因涉及隐私,我将人物角色和案例都进行了处理,切勿对号入座。)

      小林的父母正在闹离婚,此时他才刚考上高一。上课时,他的状态很差,恍恍惚惚,眼神也黯然无光。有天,他拿了封遗书给我,说想交给他的父母。我看后,明白了他最近状态差的原因。在咨询室里,他对我说:“老师,我觉得太心烦了,我不知道怎么办,我的爸爸妈妈整天都在吵架,他们好像要离婚了。有一天妈妈哭着问我是要跟爸爸,还是跟妈妈,我不知道怎么说。因为我不想他们两个伤心。我觉得我也快被他们撕碎了。如果我能够把自己各分一半给他们,那就好了。我想如果没有我,他们就可能会很轻松的分开,不用再去计较。他们每天都在分东西、分房子、分家电、分财产,好像有好多东西都分不完,他们要是有问题解决不了,就会让我做决定,来当他们的判官。我妈会时不时地打电话给我诉苦,我只能默默的听着,心里满不是滋味的。既然她那么讨厌我爸,干嘛要结婚,要生下我呢?我上学时,就会想这个事,成绩也提不上去。我没法安心学习。我不想他们离婚,我也受不了他们争吵,相互诋毁对方。那是我爸和我妈呀,我该说什么呢?我什么都不能说,也不敢说。我就整晚整晚地睡不着,我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干什么?我把遗书写好了,只有我不在了,大家就都可以安静了吧。”

      小华在医院诊断出有抑郁症和焦虑症,在他回忆情绪发生转折的时间点时,他说:“那天是爸爸打妈妈了,妈妈就离家出走了。后来就由我照顾妹妹,我刚上初一。妈妈走后的那段日子,我特别怕她不回来了,我每天都在想这事,要上学,照顾妹妹,做家务。我怕自己做不过来,什么都做不好,我压力好大。每天的情绪都很差,没人说,我爸也忙他的事。我经常躲着哭,还拿小刀去割自己,没人知道。直到初三,我不能继续读书了,父母才开始带我去看病。我也发现他们在我生病的时候是最和谐的。不会再大吵大闹,但是我知道他们的关系并没有缓解。有一天我生病了,发高烧,妈妈在家照顾我,我听到她在给爸爸打电话说, ‘你家小祖宗生病了,你还不回家来看一下吗?他也不好好吃药,我管不了,你快回来管管!’我听出来她是在给爸爸发火,我不知道她是在发我的火,还是在发爸爸的火,如果我没有生病,也许她就不会那么的生气和爸爸说了吧。我觉得我好像就是一个负担,好多事情都是因为我而起,因我而争吵,我的学习、我的生活、我的健康、我的抑郁症、我的种种......。他们好像都在为我争吵,我觉得我好累呀,如果没有我,他们应该会活得很轻松吧。有时候我觉得他们离婚了最好,因为这样就不会再有争吵了,可是我也不想没有他们,所以我非常的矛盾,我讨厌这样的一个争吵的环境,我也不想成为一个只有爸爸或者只有妈妈的孩子。结婚真的是一个很烦的事情,以后我长大了可能就不想要结婚了,更不会想要去生孩子。”

    面对着这些诉说着自己家庭故事的孩子,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影子,那是小小的我。虽然现在的我已经是成人,想到了那些爸妈争吵的日子,那个蜷缩在沙发旁边,小小的,弱弱的,不知所措的孩童形象还会出现在我的脑子里,那种无助的感受仍会保留在某个角落。这样的故事在每个家庭都有可能发生,因为人与人的关系不可能恒定不变。只是在成长中,无论个体,还是家庭,我们应该以更加成熟的方式去面对彼此,因为你不再是一个个体,当你面对伴侣和儿女时,当你们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应当采取何种方式去解决,这才是解决之道。因为关系的复杂,而让人难易琢磨和相处,于是有一些人选择了独身,这也就不奇怪了。

    那么面对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我如何去让他们理解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去处理眼前的困难呢? 有时候,孩子比起成人反而更好沟通,处理问题时会更加理智,有包容性,更能有同情心和理解心,而他们只是需要被看到。 我尝试以自己的视觉和理解来帮助这些孩子,也许能对他们是一种启发。

一、重建父母在你心中的位置

    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两位称为父母的个体,各自是什么性格?除开争吵时,那两个狰狞的面孔外,你还看到什么呢?从问题中,你可以感受到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做了父母,他们仍然有自己的性格,而这决定了他们做事的风格。 你会看到,吵架中的父母,他们已经没有父母的角色,只在表达自我的感受。 当你看到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在吵架,作为儿女的你会很心痛。但是换种角度,他们在吵架时的对方,其实已经不再是爸爸妈妈了,而是两个独立的人在争吵,而这样的争吵其实和你关系并不大,因为你不是他们争吵的主要原因,他们只是需要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一想,你是不是会好受一些。他们是你的父母,这是客观事实,而作为个体,他们在满足各自需求争吵,你也无能为力。争吵是他们选择处理问题的方式,与你无关。

二、重建自体关系

------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生下我?

------我可以对你说是因为爱和需要吗?

    在你看到即将分离的父母时,你会不会有疑问,“既然会离婚,为什么他们还去结婚?”

    没有人会对未来有预知,每个人的当下都希望有幸福的未来。我想,你的父母在选择结婚时,他们是认可和肯定对方的,也是对未来充满期许的。 没有人希望自己过不好!不是吗? 在你出生的那一刻,他们必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这些你都不必怀疑,所以你需要认可你的存在。你觉得他们的争吵是因为你吗?但是试想,即使这个孩子不是你,是另一个,他们难道就不会争吵了吗?

    父母之间相处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吵闹、商量、还是默许,都与你没有关系,这与父母本身解决事情的能力,以及他们原有的经验水平所决定,也就是和他们各自的性格特质和成长环境有关。 所以,你不用自责,并不是因为你学习不好,不懂事,不完美才导致他们争吵。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你的存在而存在。我也知道当你看到父母争吵,你很难受,你也无能为力,不想成为单亲孩子的你,心里很委屈无奈,所以你选择伤害自己,觉得再这样生活下去就会绝望,你希望他们能做出改变,让你幸福的生活下去。似乎这是你对他们的期许,可是你还记得之前我给你提到,他们除了父母角色,还是个体,对吗?他们也希望得到幸福,也希望你能幸福,这种愿望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只是在当下,他们是遇到了问题。而你作为孩子,是没有办法参与处理的。无论你的父母是争吵、分离还是选择继续他们的婚姻,我想这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你所需要就是做好自己目前能做的事。所以,抛开父母,你应该成长为怎样的一个人?当你看到父母之间的关系和相处方式,你认同吗?还是会以一个让自己和对方都满意的方式来解决呢?

三、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成长多少都有些影响,而你要选择的是继续活在父母的影子之下,还是重启属于自己的人生。 当个体成为父母时,需要放下自我,不停的去满足这个角色的需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修行,虽然你的父母的一些做法让你伤了心,你的内心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对人际关系也产生怀疑。所以你不敢往前走,不敢交朋友,甚至出现不想结婚和不生孩子的想法。此时此刻的你,会开始讨厌你的家庭和父母,这些都是在负面情绪下产生的念头。但是人无完人,你的父母也是如此。所以,无法参与的情况下,你只能站在远处,希望他们能一切安好,做好属于自己子女的角色。

    那么在安顿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后,你需要重新认识自己。接下来的日子里,你该何去何从,你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面对未来,现在的你,又准备如何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