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式窑在110O左右降压烧成对釉面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7
1、窑炉里的火焰,把热量传给制品,使制品的温度逐渐升高,在低温阶段900℃以下,坯体经历排除机械水、结晶水,有机物氧化、碳酸盐、硫化物分解等过程。在高温阶段900℃至烧成温度,坯体开始形成液相与固相熔融并产生结晶的针状莫来石晶体,从而变成瓷器。所谓烧成温度,即产品量变到质变的温度,没有火就没有热量,产品就不能升温,产品不能升温,上述的一切物理化学变化就不能完成,一句话,没有火,就没有瓷器。

2、有火才有气氛。氧化的气氛产生于完全燃烧的火焰,还

原的气氛产生于不完全燃烧的火焰,而气氛对陶瓷制品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白瓷原料中都含有少量的Fe2O3德化地区原料一般在0.8%左右,优质原料0.4%以下由于Fe2O3的着色力极强,使瓷器染上赤黄、黑色,严重影响瓷器的白度。若将陶瓷的坯体之中的Fe2O3,还原成低价的氧化物或金属铁,那么瓷器就显得更白或白里泛青,更惹人喜欢。

3、烧窑技术的关键是掌握“两点一度”,所谓“两点”就

是指氧化焰转强还原焰以及强还原焰转中性焰 高火保温,这两个温度点,所谓“一度”就是指还原焰气氛的浓度。

4、氧化焰转还原焰这个温度点是一个关键,由于各厂坯和

釉的配方不同,这个温度点也就不相同。一般在釉开始熔化前150℃左右约在1000℃—1100℃之间,过早或过迟进行气氛转换,都会影响产品成色质量。气氛转换过早,由于窑炉里温度较低,从烧成带流来的碳素难以完全燃烧,沉降在产品表面,造成低温沉碳,致坯体吸烟,同时还会造成坯体内部的碳酸盐C2CO3、MgCO3不能充分分解,一般来说,陶瓷坯体中的碳酸盐一般在1000℃左右才能基本分解结束。

5、强还原焰转弱还原焰这个温度点也是非常重要,从釉面

开始成熟到还原结束后,本应转入中性焰气氛,但中性焰气氛难以控制,不是偏氧化焰就是可能偏还原焰。一般以中性焰偏弱还原焰代替中性焰,这样可以防止坯体中的铁质重新氧化。如果这时保持还原气氛,那么不但造成燃料浪费,还可能造成“釉面吸烟”等毛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