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法中,交流性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在英语教学法中,交流性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第1个回答  2011-01-11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自然教学法"浅议(上)
—— 兼论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
林 柏

如果笔者有幸受邀在某次学术研讨会上就本文的题目作一次发言,或者就同一题目给自己的学生提供一个讲座,那么笔者就会要求他的听众或者学生记住以下两个背景情况,作为充分理解笔者意思的参考资料:其一,古语有云,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如今,英语越来越成为世界的通用语言,我们有过在国外生活、工作、学习和访问经验的许多人也都知道,无论你到世界的哪个国家,只要会英语,那就会"走遍世界都不怕"了。因此,无论你是学习何种专业的人,从学习外语作为与世界其他地区人们的交流工具的角度来说,英语已经成为可以"吃遍天"的"一招鲜"了。英语的重要性已变得如此何其无与伦比乃尔,实际上已是现代人(无论是像笔者这样的"旧人类"或是所谓"新人类"和"新新人类")必备的能力之一。

其二,尽管从"文革"结束到现在二十多年间,我国在中、大学(非专业)的教育中重新把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和必修课之一用于教学实践,从初中开始到大学毕业,一学就是十多年。按理说英语的学识和水平应该很高了,但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仍然以出访国外的经验作为例子。无论你到英语非母语的发达国家、较发达国家,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去访问,如果用英语问路,在街上随便找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他都会对答如流。但如果一个老外在中国访问,不要说在农村或中小城市,即使在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如果用英语问路,不要问中小学生,即使问普通大学生,十个到有八、九个是不能用自己学了十来年的英语与外国人对话,为他们解答问题的。语言障碍实际上大到了连人家的最简单问话都听不懂的地步(许多情况下是只听懂了几个词就已经私下里窃窃自喜了),更谈不上自如使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了。差距之大竟如此触目惊心!记住了上述实际上是老生常谈的两个背景之后,本文着重探讨一下用"自然教学法"对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实行一些必要的改革,从而适应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形势、使大学的外语教学更有成效、更能学以致用的有关问题。

一、 在我国对大学公共英语作为外语进行教学具有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

笔者自总角后不久起,即致力于外语的学习与使用。期间经历的酸甜苦辣真可谓一言难尽。不止一次在看似实在无法逾越的障碍面前,笔者都起过打退堂鼓的念头,尤其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在"致力"了几十年之后,外语水准也不过平平,远非上乘。学外语难,以至于斯!类似的经历不仅我们普通人,即使是一些大专家,也是有过的。我国台湾的一位著名英语翻译家黄湘先生,在1988年接受采访谈"我是如何学习英语的"时,辛酸地回忆到:"我在小学学了三年的英语(现在已经很少有从小学即开始学英语的情况了),但到初中以后,由于英语老师的英语太好了,我成了'拒绝学习英语的男孩'(套用当年台湾的一本畅销书《拒绝参加入学联考的男孩》的用语)。那个老师有时用英语讲课,而我听不懂,所以我就恨老师并拒绝学习。"(注:上述译自英文,可能在姓名、书名等上有误。)黄先生是中国人,他谈到的问题在我国实际上带有普遍意义,设及到在中国的特有文化、社会背景下,把英语作为外语教学,教学方法是否对路对学生和学习效果是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这样一个在英语教学中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那么,在我国,影响英语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哪些呢?据笔者分析,大致有传统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学生学习意愿与学习心态的影响和当前教学环境的影响等三个大方面的因素,如下:

1、 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无庸置疑,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一个民族的古代文明一直延续下来、没有断裂与改变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渊远流长,根深蒂固。几千年来,在自认为是天下中心、"天朝"的文明远远优越于其他任何文明的闭关锁国的状态下,孔孟之道的中庸(宽容忍让)、复礼(讲究礼节)和德治(道德为先)的思想对中国人民有着远非从一般意义上就可以理解的深刻影响。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总的来说是积极的、正面的,并且在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中保持了她辉煌的、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但她对在其强烈影响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至少也带来了两个方面的不利作用:其一就是比其他没有这么悠久的文明来得要更强烈和顽固的排它性,或称排斥异己性和拒绝任何剧烈变化的保守性,或称惰性。这种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排他性和拒绝剧烈变化的惰性,从外语学习的角度上讲,既影响学习者的主动、自觉意识,也使得要对已经确定下来的教学方式进行重大改革变得困难,耗费时间和精力;其二就是在传统文化的重压下产生的崇尚权威、鄙视标新立异,从而造成的依赖性(依赖集体、依赖社会、依赖他人等)的思维方式。这种源自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表现在教育体制上,就形成了"应试教育"的核心:教的满堂灌输,学的死记硬背。正如美国的教育学家坦博尔先生在考察了中国的外语教育情况后指出的:"英语教学(在中国)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的,即广泛强化的语法练习与死记硬背。"这种延续多年又始终改不了的"语法+翻译+记单词"的目前甚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也不同程度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世界第一。在如此广袤的地域、如此众多人口并几乎是单一民族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存在与外人交流的强烈愿望和求生存的必要性,这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这与一些欧洲小国形成强烈的反差。笔者在北欧国家芬兰作过一年的访问学者,对该国普通人的外语能力惊讶万分,感叹不已。笔者曾与一位无论从任何方面来说都再普通不过的人交谈过学习和掌握外语的问题。这位先生曾拥有过一家很小的工厂,与笔者交谈时已失业,正在笔者作访问学者的那所大学接受政府资助的再就业教育课程,有三十几岁,中专文化。他告诉笔者,他会六国语言:瑞典、德、英、俄语、自己的母语芬兰语和葡萄牙语。其中葡萄牙语是自己感"兴趣",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自学的。他同时告诉笔者,一般的芬兰人都至少会三、四种外语,不足为奇。笔者惊讶之余,静下心思索,确实也难怪。萃尔小国,几百万的人口,迈腿就能跨出国门,不与他国人民交往,如何能求生存,求发展,从而保持自己很高的生活水平呢?实际上,芬兰人从生下来就一直被灌输着必须掌握几门外语的思想,是一种不留痕迹、潜移默化的巨大压力和动力,也是生存的需要。而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压力、动力和需要。

此外,从中国的古老文化一直延续下来的、以方块字和图块形象思维为特征的语言,与西方以拼音和音响(记音)思维为特征的语言之间,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别,使双方的语言成为两种完全截然不同、互相几乎没有可比性的语言,这也极大地增加了双方互相学习语言的困难。在想到中国人学外语难的同时,再想一想有的老外学说中国话时让人忍俊不已的怪腔怪调,对东西方文化之间客观存在的这个巨大差别,同时也是学习上的巨大障碍,也就不难理解了。

2、 中国学生学习意愿与心态的影响

中国学生的学习意愿与学习心态,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就是上述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思维方式的惰性和依赖性,缺乏与外国人交流的强烈愿望和需求,东西方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别造成的困难等,都对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意愿和心态造成深刻影响;其二就是急功近利的短期功利性实用主义的行为,也对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心态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急功近利的短期功利性实用主义的学习意愿与心态,对非英语专业的本科、大专的学生来说,主要表现在一个"急"字上和一个"功利性"上:

"急"是指不合理的急于求成、与此同时却并没有在心理上对学习的困难作好相应的思想准备的情况。造成学生学习心态"急"的主要原因,当然有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门向国外敞开,参与进世界交往的主流大潮里"走出国门去拥抱世界"这样一个大形势的客观影响和要求的因素,但同时也确实含有不合理的急于求成的因素在内。只要想一想二十年来每年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遍布全国各地的英语辅导班、进修班及各类类似的学校,以及父母恨不得在孩子刚会说话的时候就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去学外语的情形,对"急于求成"也就不难理解了。在大学生中在外语学习上急于求成的心态也颇为常见,只要看一看它形成的一条曲线和一个比例就可以懂得了:一条曲线就是学习热情的高涨与消退几乎同样迅速,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只能保持不太长的时间,有太多的人太快地知难而退;一个比例就是学习的人与真正学成的人不成比例,学习或学过的人太多,而真正学成、能够在外语上达到应付如裕程度的人则太少。造成这样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文还将讨论到,但不能遵循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

"功利性"是指主要以考试过关为目的,以拿到几"级"为目的,而不是以是否能学以致用为目的这样一个现实。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心态上表现出的功利性,主要在于,一是学习目的大多数以考试、考级过关从而顺利毕业或考上研究生为目的,很少有希望能够把英语作为自己确实能够实实在在使用的能力之一用于今后的工作和社会实践中的。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就这个问题与自己的学生交谈,发现把过关、过级作为主要目的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对使英语成为自己作为现代人的能力之一和与世界其他国家人们交流的工具这个问题,考虑得却很少。这就在学习目的性上产生了偏差;二是在学习方法上,重点放在"应试"上(需要说明,在这一点上主要责任不在学生身上。下文还将讨论到),"理解加上死记硬背加上大量作题(通常是模拟考试的语法练习题)"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在学习方法上的功利性同样表现在"应试"上,与学习目的上的功利性异曲同工。"应试"造成了功利性,而功利性则造就了"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一个成功运转的良性循环。

学生的上述学习意愿和心态是我们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直接面对的、回避不了的现实"国情",也是在我们讨论对教学方法进行任何改进时必须加以考虑、不容忽略的因素。

3、 当前教学环境的影响

笔者不久前到中关村去想为自己买一个家用的录音传真机,由于当时北京电视台收视率极高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电视剧刚播放完不久,笔者在选购商品的讨价还价中就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现象:怎么北京的那些卖东西的小伙子说起话来,一个个都像"张大民"似的,变得油嘴滑舌了?在撇开与本文无关的电视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这个问题不谈的同时,笔者不禁想到,环境造就人、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真是千真万确的道理!那么,在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中,在对有利的和优势的因素不予以考虑的情况下,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究竟营造了哪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不利的环境呢?客观分析起来,笔者认为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

(1) 教学方式陈旧落后

教学方式的问题,实际上分为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教育体制问题,其二是具体教学方法问题。两者是互相制约、互相适应并互为依托的。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香港《亚洲周刊》2月21日的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是一种把学生培养成为"考试机器"的教育体制!这种"考试机器"式的教育体制,根据该文章,是将大量的过时的知识(该报称之为"知识垃圾")硬塞给学生、强行让学生理解并记住这些无多少实用价值的知识并反复加以考试、并且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舍取与合格标准为其显著特征的。其之所以"过时",首先是教育体制本身陈旧过时。目前所实行的教育体制是我国于上个世纪与前个世纪交际之时从国外引进的,在当时是所谓的"新学",至今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其陈旧性由此可见一斑;其次是教育指导思想过时。这种过时性目前主要表现在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及时把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的重点从知识的传授(知识型教育)向能力的培养(能力型或称素质型教育)方向转变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接受教育的这一代人,正在或将要面对与上一代很不相同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毕业后分配到一个单位一干就是几十年的终身就业体制造成的就业安全感将不复存在,自择就业、兼职、打短工、自由工、在家里工作、跳槽和待(失)业等和收入的不稳定性将成为普遍的现象,事业的顶峰会越来越提前到来(可能年过四十顶峰就过去了)等等。这种新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就业人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用人单位抱怨招来的人"高分低能"却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笔者参加过一个关于新闻教育问题的学术研讨会,会上某报社的老总就公开指出:他所需要大学为他培养的,是来了能干活的人,"分"和"级"甚至是多高的学历,"对我们没有意义"。虽然任何事都不能绝对化,但要求大学毕业生具备"能力"却是社会的共同呼声。大学教育指导思想不能及时地完成人才的培养从知识型向能力(素质)型的转变,就是一种过时的表现。

与此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前文已多次涉及,从英语学习的角度说,目前主要仍然是以"应试"为目的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如前文说到的,这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在于比较容易实行、比较容易统一规划、比较适合超大容量的知识的传授、更非常适合应付各类考试等;但短处却是致命的-教不出真正具备应有英语能力的学生来。

(2) 教材量过大并在课文重点上存在较大偏差

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以使学生初步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为目的。这个目标当然是正确的。但目前教材量过大,与教学的时间和在此时间内完全掌握知识的可能性严重脱节,使得实现这个目标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现有的教材,本科部分一至六册,除精读外,还有泛读、快速阅读、语法与练习等。大专有预备级的一、二册及其泛读材料等。量非常大,足够学生忙得要命也学不完的了。从内容上说,目前使用的教材,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点,即缺乏口语与听力;文学性强而生活实用性实在太差;太偏重阅读和理解而忽略了其他技能等。从课文内容(即教学的内容)说,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是把英语作为"文学"来教授,但却严重忽略了英语在我国是作为"外语"学习的,与学生从小就会的、听力和口语根本不存在障碍的母语-中文的语文教学根本不能同日而语,更不能用与中文语文大致相同的教材来教授了。在基本上参照国外中、大学课本(人家是作为"语文"文学学习的)的模式的基础上,造成选用的课文之文学性或有之,但陈旧迂腐、缺乏新意与时代感。更有甚者,课文中连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文字语言,如新闻(报道、社论、评论等)、布告与广告、常用公文(报告、函件、指示、批复等)、商业用文(合同、协议、综合分析、可行性报告等)、法律用文(起诉、应诉、法律公告等)等,几乎一点都没有涉及。不客气地说,以这样的教材教出来的中国大学生,不成为在运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方面的"白痴",又能成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屡见不鲜了:中国的某考察组出国访问,同行的翻译可能是个英语早过了六级、八级的人,但他对国外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如火车时刻表、饭店的公告牌、报纸上的消息和广告等,看起来会觉得非常吃力,甚至完全看不懂。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培养一批躲在"米色骨头塔"里作"学问"的人,这样的教材和教学方式或许够用;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为社会培养出在英语语言的使用方面比较合格的人才上,放在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和必备的能力去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上,沿着目前使用的教材和教学路子走下去,则很难达到目的。当然,纠偏非一日之工,而且"笔走偏锋"似地完全偏向一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不可取的,但总的思路应该明晰。

(3) 班级的规模太大

班级规模过大的问题,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角度说,在我国是个老生常谈又无可奈何的普遍现象。外语与其他知识的区别之一,是它既不是一种客观的、以实验或验证的方法可以证实或否定的自然规律学科(如自然科学等),也不是一种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严格意义上的人文学科(如可以百家齐放的文学创作等)。笔者认为,从学习角度讲,外语实际上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一门活的实用技能性学科,有它自己的教与学的规律。学习外语,过大的规模只能窒息学习效果,这是已经被无数次实践所反复证明的了。笔者从事公共英语教学已有一定的年头,教过的班级也相当多,大专、大本、双学位等都有,其中最小的班是56名学生,最大的班是120多名学生。在规模如此庞大的班级教授外语会是怎样的情景?正如台湾一位英语教授梁发昌先生所说:"在过分拥挤的环境里(教英语),教师很难掌握全班的情况,无法与学生建立密切关系,也不能营造愉快和有秩序的教与学的气氛。"(以上译自英文。)如果需要补充,根据笔者的经验则可以说:无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练习和实践,只能由教师满堂灌,也是过分拥挤的课堂造成的恶果之一。另一个恶果,则是在规模过大的班级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很难作到大致相当,更不用说整齐划一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不便。应当承认,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这种过分拥挤的教学环境,在多数情况下是迫不得已的,而不是认识上的问题。意识到这样的现实后,笔者不愿意死死纠缠住这个问题不放,过多地抱怨、议论自己和许多其他与笔者有同样遭遇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但总而言之,虽然班级规模过大是目前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无法回避的现实情况,但班级规模过大的问题对英语教学和学习成效,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这个情况加上上述(1)(2)里阐述的情况等,是我们考察与比较在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比较合适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
太多啦 ,自己去看 :
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7/36/20000818/192702.html

参考资料: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7/36/20000818/192702.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