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04

胶州秧歌是当地地区的传统舞蹈。

胶州秧歌是山东省胶州市地区的传统舞蹈。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当地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的汉族民俗舞蹈之一,属于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

返回故乡后,多年相传改进,到1863年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形式。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嗣后,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2006年,胶州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历程:

唐宋时期胶州码头经济发展至鼎盛,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孕育了胶州秧歌剧。胶州与大江南北的通商,进一步丰富了秧歌剧的表演形式及内容。江南唱腔曲牌中的“南锣”均带有南方地域特色。胶州秧歌剧女性演员的服饰色调为桃红和草绿色,“鼓子”服饰为咖啡色,“翠花”和“扇女”用的道具均是折扇。从上述色调的服饰与折扇的道具看受朝鲜影响较大。

据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的记载,折扇是宋代从朝鲜传入我国的,胶州是当时对朝通商的最大码头之一,折扇从朝鲜传到胶州是顺理成章的,外来文化与胶州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的有机结合,促进了胶州秧歌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南北文化的交流,外来文化的借鉴等几大要件对胶州秧歌的形成和发展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