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时,经土渠输送,沿途损失的水量一般要占到输水量的50%~60%。怎样才能提高水的利用率,不浪费水?

如上
快快快

第1个回答  2012-05-14
通过采取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可大大减少灌溉水的渗漏损失,提高输水效率,从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这一点已得到了人们的共识,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并不是减少输水损失的惟一措施,通过井渠结合、提高灌区内的调蓄能力和反调节能力、配套田间工程、进行土地平整等,均可起到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目的。

在北方地区,实行井灌、渠灌结合,以地下含水层为调蓄水库,对降水和灌溉入渗水进行调蓄,在用水淡季利用渠系引水,在用水高峰期以地下水作为补充水源,不仅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合理调节水资源,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程度,满足作物适时灌溉要求;同时也可通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目的。实行井渠结合,还可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并使降水更有效地转化为土壤水。

在山丘区,发展“大、中、小,引、蓄、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灌溉系统,忙时灌塘,闲时灌田,可大大提高灌区内的调蓄能力和反调节能力,也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合理调节水资源,充分利用山丘区可能利用的水资源;同时,傍山渠道和灌区内的大量小型塘堰,还可以承接部分坡面径流、拦蓄渗水和漏水,提高灌溉水的重复利用率。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为了提高抗旱能力,建设窖(塘)集蓄工程,提高了区域调蓄能力,不仅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也可合理调节灌溉水源,从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有效性。

此外,通过工程措施也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在我国的南方,由于骨干工程往往灌排两用,一些地方将田间工程配套和斗、农渠衬砌作为重点;一些引黄灌区,采取灌区上游井灌、灌区中游井渠结合、灌区下游渠灌为主的策略,将重点放在灌区下游的田间工程配套和斗、农渠衬砌,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灌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兼顾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在田间工程配套的基础上,平整土地,为推广先进的灌水方法与技术创造条件,也是实现水的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1、要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就要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降低单位产品的用水量,通过优化配置水资源、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要建立促进全社会节水的机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规范水资源供需关系变化时的经济利益关系变化,使这种经济利益的变化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经济利益的驱动形成节水激励机制,使节水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简单地说,就是要明晰水权、培育和发展水市场。

  (1)首先要明晰水权。在市场经济中,水交易实质上是水权的交易。通过市场配置水资源,必须要明晰水权。其次,要加强水权管理。在水资源紧缺状态下,取得水权要付出代价、须交纳水资源费并保护水权拥有者的权益。再次,要允许水权交易。培育和发展水市场,必须允许水权拥有者让出水权并获益。

  (2)要形成节水机制,就要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水权管理制度是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资源权属管理制度。通过明晰水权确立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水资源决策上平等的经济和法律地位,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的决策机制、以价格为主的信息机制、以利益关系为驱动的动力机制和通过市场交易配置资源的机制。

  3、除了建立水权制度、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基本管理制度,还须制定一系列经济政策,以经济手段促进节水,通过用水行为产生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企业的利润,引导消费者和生产者调整用水行为,从而引导水资源的重新配制。
第2个回答  2011-06-12
我不知道你说的土渠是什么结构,是泥土垒起的渠还是用预制后拼装的。如果是土垒起来的,那我建议改成预制后拼装,那样能提高水的利用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