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活着》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暗含什么时代意义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11
作为先锋派作家的余华,一直致力于创作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如《世事如烟》、《一九八六年》等.进入90年代后,他逐渐认识到“作家的使命……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于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着》.
《活着》是在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的: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但小说有意淡化了社会政治背景,而更主要的是把它们当作孕育一个个苦难的生存环境,一个个磨练人、考验人的“炼炉”.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就挣扎在这样一个个“炼炉”中,他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
第2个回答  2011-06-14
什么背景不重要.
我认为其反映的是道家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无为兴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