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后下手为强的事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7-05-30
曹刿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鲍叔牙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这时,一直隐居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

庄公问曹刿:“齐强鲁弱,我们能打胜吗?”曹刿反问:“陛下感到自己为百姓办了哪些好事,能使百姓和您同心同德去战胜敌人吗?”庄公说:“我虽尽责不够,不过还是时时想到百姓。吃穿不敢独享,常常分给人们。”曹刿说:“这很好,但只靠施这些小恩小惠,百姓还不会真心实意跟陛下去作战的。”庄公又说:“我还能时刻想到百姓疾苦,凡重要诉讼案件,都亲自考察,不因自己所爱而滥赏,不因自己所恶而加刑,一定按实情作出处理。”曹刿高兴地说:“好!真能做到这样,我们就可以和齐国一决雌雄了。”

庄公进一步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战胜齐国呢?”曹刿说:“打仗要根据战场的千变万化随机处置,决不能事先凭空决定采用什么固定的战法。我愿和陛下一同率军前去作战,根据实际情况谋划。”庄公认为曹刿讲得有理,遂同曹刿一起带领大军迎敌。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摆开了阵势(参见长勺之战)。齐主将鲍叔牙因一路进军顺利,有轻敌之心,首先下令击鼓进军。齐军呐喊着向鲁军阵地冲来。庄公见状,也欲击鼓迎战。曹刿连忙制止,并要庄公传令全军严守阵地,不得乱动和喧哗,擅自出战者斩。鲁军纹丝不动,齐军冲不破阵势,只好退了回去。鲍叔牙又下令第二次击鼓进攻,齐军重振精神,再次向鲁军阵地冲来,鲁阵仍岿然不动,齐军又一次退了回去。鲍叔牙见鲁军两次不出动,以为是怯阵,下令第三次击鼓进攻。这时,曹刿果断地告诉庄公击鼓冲锋。随着鼓声,鲁阵中杀声骤起,士兵们像猛虎出笼般冲杀过去,其势如迅雷不及掩耳。齐军被杀得七零八落,丢盔卸甲,狼狈溃逃。庄公见齐军败退,欲下令立即追击。曹刿忙说:“别急。”他仔细察看了齐军逃走的车辙,又登上战车前横木向齐军逃跑方向嘹望了一阵,方要庄公下令全力追击。鲁军追杀了30余里,斩杀、俘虏了许多齐军,缴获辎重无数,全胜而回。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却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庄公又问:“为什么齐军逃走了,你不让马上追赶呢?”曹刿说:“大国之间交锋,虚虚实实,齐军虽退,也要特别提防有诈。我察看后击。”庄公十分佩服,说:“你是真正的军事家啊!”立即拜曹刿为大夫。
附:《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帅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当然有啊``最明显的一个就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音pǐ)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音lí)。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国的军队在大湖一带打上了。越军果然大败。越王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勾践弄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嚭,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讲好话。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其实在聪明人眼里先后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关键是有没有把握住最佳的出手时机,时机成熟,你就算比人家慢上十几二十手也没关系,如果时机不到,就算你快人家一百步也没有用啊。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是这个道理,黄雀如果不在螳螂捕蝉分心的时候出手的话,估计是很难抓到螳螂的。
反客为主、后来居上都是这个道理。
很多战争的例子都是引诱敌人先出手,露出破绽或者是落入陷阱,然后自己再下手打击敌人。
比如韩信的背水一战(引诱敌军倾巢而出,然后命2000轻骑绕道直接袭取敌军大营,使敌军军心涣散,最终获胜,大败强敌);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故意写信诱使敌人后撤,让敌军混乱,露出破绽,然后出击,以少胜多)。
或者是故意打草惊蛇,故意惊动敌人,逼迫敌人作出行动,然后自己再下手。
比如秦晋之间的崤山之战,晋军故意出动小股部队让秦军发觉,引诱秦军追击,秦军不察敌情,贸然出击,结果大败。

参考故事:
(一)先发制人是战争与竞争的一般规律,而“后发制人”是敌强我弱时常用的谋略。后发制人运用得当,常可以以弱制强、以少胜多。从政治上讲,后发制人容易争取人心,动员民众,取得国际同情和支持;从军事上讲,后发制人强调以我之持久,制敌之速决,避免在不利时进行决战,以便争取时间,创造条件取胜;从市场竞争上讲,后发制人避免与强大对手硬拼,而等到对手走下坡路时,再乘机出击。后发制人的谋略主要表现在8个字:避其锐气,蓄盈待竭。蓄盈,即保持和壮大自身的力量;待竭,即消耗和削弱对手的力量。“后发”的计谋是有目的、有预见、胸有成竹的,决不是畏敌怯战,而是寻机待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如果有强大对手企图用削价抛售来占领市场,聪明的企业家决不竞相削价争夺,而是保持价格,提高质量。因为削价抛售决不能持久,待对手衰竭,就可以高质量夺回市场。1950年代日本布制玩具小狗很受欢迎,有许多厂家竞争,有用稠制的,有五颜六色的,有能摇头的,都增加了不少成本,而售价却高不上去,难以持久。三鹰市有个叫酒井的小作坊,人少本微,快要被竞争挤垮了。可他灵机一动,用红色塑料管截一段插入狗嘴巴,使这个小狗宛如伸出鲜红的小舌头,有了特色,颇受孩子们的喜爱,成本也不用增加多少。酒井就是靠这后发制人的谋略,反败为胜,成为名气越来越大的玩具公司。
学营销
“以逸待劳”在现代经商赚钱之中也是经常用到的一计。利用此计需要经营者心理承受能力好,在和对手进行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要耐得住时间,耐得住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小恩小惠,保持良好的自我状态,才能取得自己真正的需求。在生意场中,甘愿妥协退步,不是目的,而是以退步赢得时机,想出奇招,也使自己获益。因为必须的退步是换来更大的利益,万不可在经营不利的情况下,盲目行事与对手硬拼,定要停下来寻找机会,等待时机,再来竞争,反败为胜。(紫/编制)(来源:金羊网)
(二)论后发制人(禾苗)
其实我总是觉得后发制人是不错的。这是真的。
和后发制人相对的是先发制人,兵书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从而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当然,“兵不厌诈”,战场上自然不会排除速战求胜的方法,这里的“厌”就是排除的意思。其实做人也少不了这些文韬武略,不过在我看来,先发和后发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看先发制人,先嘛,似乎总要给人一种偷袭的感觉,正所谓“大丈夫光明磊落”,即使你不是大丈夫,也难免会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其次,做人不能够没有后劲,“一鼓作气”要求的也是有充足的准备和能力才能实现,如果对自己的能力或者说潜力没有充足的估计,先发制人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未免后劲不足。再次,我们讲的“枪打出头鸟”,如果过分宣扬,难免不会招致嫉妒和厌恶,到那个时候,不仅自身地位难保,恐怕还会有一身的攻击。
所以我们要强调后发制人。
殊不知,笑到最后的才是最美的。“后起之秀”,“后来居上”,就是最好的例子。正所谓“亢龙有悔”,过分的暴露自己的优点同样也是暴露自己的弱点。强调后发制人并不是等到最后的爆发,强调的是审时度势,待时二处,伺机而动。
后发制人要等到什么时候?又怎么去制人?
在这里,我首先明确一下,“制人”不是要控制别人,我想用后来发展自己还是比较合适的。同时后发制人也不是放到最后来表现自己,而事先做好铺垫和准备。所以我用16个字来概括就是“先入为主,积潜蓄能。厚积薄发,后发制人”。
“先发”是很重要的,所谓第一印象,恐怕大家也知道其中意义所在。不过“先发”的目的不是为了“制人”,而是为了“先入”,追求的是一种不温不火的火候,即:既有自己的个性(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又不给人炫耀的感觉。其实要把我这一火候是很难的。
才能是通过表现才能让外人知道的,不过表现和宣扬还是不一样的,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并不需要大张旗鼓才可以。人应该有所保留,过早的暴露自己也就是把自己的弱点展示给了别人。“潜龙勿用”的时候就是积蓄力量的时候,潜能是要发挥的,但是潜能才是炫耀的本钱。潜能在积蓄的时候,偶尔给别人几个闪光点足够了,这样别人也不会小看你,等到到了爆发的时候,潜龙出水之时,再来个充分展示,到那个时候,大家也不会惊奇你的举动,反而觉得你很有深度和远见,起码是个有打算的人。这有点类似于“瞒天过海”,但又不是这样子,因为你并不是深藏不露,而是一直在闪烁自己的光芒,只是别人不知道这些星星之火还有燎原之势。
后发制人要的是远见,有的时候忍气吞声,忍辱负重也是可以想象的,何况今天的问题并没有这么严重。记得有一位撑杆跳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他每次只把自己的成绩提高一点点,这样他总是可以打破自己的纪录,虽然这些成绩它可以一次来做到。其实只要有了实力,何必一次做到头,而以后自己就在没有奇迹而言呢?
其实有的时候吧,我还是感觉自己有点聪明的,哪怕是自作聪明也好,不过很多的想法还是留在心里比较好。
第2个回答  2007-05-27
美国就是个好例子.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这样:自己先坐山观虎斗,还挑起别人斗,先大卖战争物资,大发横财,等别人都手残脚废了,才出来踹别人几下,结果就是战胜国,大捞好处.
第3个回答  2007-05-29
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坐山观虎斗~后发制人~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24
  五胡十六国时期,基本完成北方 统一的前秦与盘踞江左的东晋政权于公元383年在淮南淝水展开了一场“规模惊人”的大战。这是一场北国勇武雄健之风与江左雍容散淡之气的世纪对决,也是一次决定五胡时代 中 国 命 运 的 交锋。这场战争的结果完全出乎当时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史书告诉我们,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八万晋军战胜了号称九十七万的前秦大军。

  这场令人错愕不已的战争,所引发的影响和余波远远超出了战争本身,中国中古时代三世纪、四世纪的政 治 格局因此发生了改变。淝水之战直接导致了前秦 统 治的 分 崩 离 析,后来前秦主苻坚也被叛乱者姚苌缢杀。而偏居江左的东晋,则赖此战得以继续维 持其 政 权,汉文化正朔也藉此传承下来。中国大 分 裂 、大 混 乱的 局 面不但未能终结,还愈演愈烈,南 北 统一,被整整推后了两个世纪。可以说,没有前秦在淝水之战后的 崩 溃,就不会有拓拔氏北魏的 崛起,长达一百六十余年的南北朝也无从谈起,更遑论承袭于北魏北周的隋唐时代了。

  淝水之战的历史影响是如此的重大,人们便热衷于传奇性的记述而忽略真实的历史。千百年来,“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令人耳熟能详。苻坚的刚愎自用,谢安的纹枰谈兵,都已成了无数文人和史家的谈资。不少人认为,淝水之战是一场偶然性压倒必然性的战争。然而,淝水之战不是一个孤 立 的历 史 事件,欲了解淝水之战的动因和影响,过程和细节,不能离开五胡乱华以来南北历史的总进程。本文试图探讨“偶然性事件”背后的必然性因素,并着重过程解析而不轻易给出简单的结论。

  一、前秦的崛起与 统 一北方的征程

  五胡乱华,始于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自永嘉之祸后,塞外胡族纷纷登上中国的 历 史 舞 台,他们陆续 统治了古代中国的核心地带――关中、关东和华北等地域。这一期间,汉人渐渐退出了北方的 政 治舞台。在南北朝以前的整整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北方大地上五胡杂立,兵戈不休,各方势力互争雄长,诸如匈奴、羯、氐、羌、鲜卑等胡族走马灯似的称王建国,这一时期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前秦苻坚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苻坚于公元357年发动宫廷 政 变后登上前秦王位。从公元357年至淝水之战前的大约二十六年里,先秦军队东征西讨,最后 统 一了北方大部。

  前秦于公元357年消灭了以姚襄为首的羌族势力,接着剿灭了后赵张平等地方诸侯。公元366年,前秦平定了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的叛乱。

  公元370年,前秦命王猛、邓羌率步骑六万伐慕容鲜卑的前燕。前燕、前秦两国,论经济,人口,疆土,和军力,前燕都强于前秦。也许苻坚的初衷只是讨伐前燕,并无灭燕的企图。然而战事的进展却大大出乎双方的意料。王猛、邓羌打败了前燕太傅慕容评率领的四十余万前燕军队。随后苻坚亲率十万大军支援王猛,进而彻底消灭了前燕的军事力量。建国六十余年的前燕遂告灭亡。

  公元373年,前秦发兵五万,攻取隶属东晋的梁州(今陕西汉中地区)和益州(今四川),将势力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梁益二州,分别是汉高祖刘邦和蜀昭烈帝刘备王祚兴起之地。早年梁益二州由东晋桓温收复,并入东晋时间并不长,属于东晋的战略边缘地带,当时尚处于地方军阀的半割据状态。因而丢掉梁益二州,对东晋来说损失虽大,但未伤及元气。

  公元376年,前秦在东西线几乎同时开辟了两个战场。前秦命苟苌、毛盛、梁熙、姚苌等将率步骑十三万进兵凉州姑臧,前凉主张天锡兵败投降,前凉灭。西线战事尚未完全结束,苻坚命苻洛为北讨大都督,率领幽冀兵十万,又命俱难、邓羌等率步骑二十万人,另从西线凉州战场抽调八千骑兵,分路进攻拓拔鲜卑的代国,代国遂宣告灭亡。此次灭代之役,前秦动用的总兵力约为三十万人。前凉和代国被灭后,苻坚基本上 统 一了北方大部。

  前秦 统一北方的征程是一部武功赫赫的征伐史。《晋书·苻坚载纪》称,“(前秦)平燕定蜀,擒代吞凉,跨三分之二,居九州之七。”截止淝水之战以前,天下形胜,除荆州、淮南与江南以外,前秦已得十之七八。前秦的疆域,已是“东极沧海,西连龟兹,南苞襄阳,北尽沙漠”[1]。东方的新罗、肃慎,西域的大宛、康居、于阗,以及天竺等诸国,都遣使和前秦建立友好关系。这一时期前秦十分强大,“虽五胡之盛,莫之比也。”[2]

  然而,翻开《晋书》和《资治通鉴》的相关章节,我们会发现这部武功赫赫的征伐史同时也是一部叛乱不断、战祸频仍、民族 冲 突此起彼伏的历史。自公元357年苻坚登位至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前,前秦发生战争的频率相当惊人。除公元362年、363年外,每一年都有战事。这些战事中,除了上述“平燕定蜀,擒代吞凉”的 统一战争及与东晋发生一系列小规模的战争外,大多数都属于平定各类叛乱。内战发生的频率与外战相当,说明前秦的 统 治并不稳固。

  前秦在平定叛乱或征服邻国之后,采取惩罚性移民,通过强制措施,把敌对方的部族大量迁至关中、关东与河北等地,企图瓦解对方在原住地的 统治。例如,公元358年,苻坚迁张平部民三千余户于长安。360年,十月,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奕干各帅众数万降秦,先迁置塞南,后被迁至塞北。365年,前秦击败匈奴右贤王曹毂后徙其豪杰六千余户于长安。370年前秦灭前燕后徙慕容以下鲜卑豪族四万多户至长安。 371年苻坚徙关东豪杰及杂夷十五万户于关中,又迁乌桓部落于冯翊、北地,迁丁零翟斌部于新安、渑池。376年,九月,前秦灭前凉后将七千多户豪强世族迁徙到关中。同年,灭代后迁散拓拔鲜卑部落,安置于北部边陲。[3]

  强 制 性移民措施来源已久,两汉、曹魏、西晋、后赵等朝均有大规模迁徙豪强、胡族的记载。 统治阶级为了消除这些势力在原住地的影响,往往采取这种移民手段。前秦治下这种迁徙远多于前朝,这与频繁发生的民 族 冲 突是相关的。苻坚的做法与前朝略有不同的是,他总是将战败一方迁徙至战 略核心地带,如关中、中原,以及北部要塞北地、雁门等郡。这些被迁徙者到了新的居住地后,不少贵族沦为贫民。例如,前燕被灭后,有的鲜卑贵族竟在长安街头贩卖草鞋度日。这种迁徙政策虽并未真正起到加 强 统 治的作用,相反,却大大加 剧 了不同民 族间的仇 恨。一旦天下有变,这些部族都将成为 不 安定 的因素。

  二、北方 统 一表象下潜藏的各种民族势力

  苻坚之 统 一北方,是 武 力 扩 张的必然结果。其内部各种势力间政 治、军 事的整合,以及北方各民族的融合远未完成。此时各方军事势 力被前秦强大的军力暂时所 压 制。这些势力都是日后导致前秦在淝水之战后 统 治 土崩 瓦 解的重要因素。稍作分析归总,当时前秦 版 图内割据或隐伏的军事势力大致分为以下若干部[4]:

  ·慕容鲜卑。慕容鲜卑是当时鲜卑族里最强大的一支。慕容氏所建立的前燕国,虽被前秦所灭,但鲜卑人被大量迁移至关中、关东等地,仍是逐群而居,易于聚集起事。慕容氏中的显贵们,如慕容暐、慕容垂、慕容冲、慕容泓等人,纷纷出任前秦高官,并拥有一定的兵权。这种分散但并未消亡的势力在淝水之战后东山再起,建立了西燕和后燕。

  ·拓拔鲜卑。由于拓跋部众还梳着辫子,故当时人又称之为“索头”鲜卑。拓拔鲜卑曾建立代国,从山西北部到漠北以南的广大区域均在代国的实际控制中。前秦灭代后,苻坚的诏书中曾说,“索头世跨朔北,中分区域,东宾秽貊,西引乌孙,控弦百万,虎视云中。”[5] 可见拓拔鲜卑的强大。代国的最后一任 统治者为拓跋什翼犍。淝水之战仅仅三年后,即公元386年,拓拔什翼犍之孙拓拔珪在内蒙牛川称王,拉开了建立北魏的序幕。

  ·羌族。羌族为关陇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后赵时期,举族被迁徒到关东。后赵末年,其首领姚戈仲降晋。姚戈仲死后其子姚襄叛晋,企图以洛阳为基地建国。姚襄部先为东晋桓温所败,后为前秦所灭。后姚襄之弟姚苌率部众降秦,姚苌屡立战功,成为苻坚的爱将之一。淝水之战后,姚苌率羌族建立后秦。公元385年,苻坚为姚苌俘获后被缢死。

  ·前凉。公元376 年, 统 治了七十多年的张氏前凉为前秦所灭。淝水之战中,张天锡于阵前降东晋。前凉张氏的势力在淝水之战后不曾恢复。前凉的疆域后为略阳氐族吕光所控制。

  ·略阳氐吕光部。临渭氐苻氏与略阳氐吕氏均来自陇右。吕光曾为前秦大将,曾屡立战功,对苻坚也忠心不贰。淝水之战前吕光曾率七万步骑远征西域,讨平西域三十六国。淝水之战后吕光部却并未返回关中救援苻坚,而是击败前秦凉州刺史梁熙,在凉州建立割据政权,史称后凉,并继续控制西域。

  ·铁弗匈奴刘卫辰部。北人称胡父鲜卑母为“铁弗”。铁弗匈奴刘卫辰部,早期时而降秦,时而降燕,反复无常。前秦灭代后,苻坚以黄河为界,河西归属刘卫辰。淝水之战后刘卫辰占据朔方地,后被北魏拓跋珪所灭。刘卫辰之子为刘勃勃,即是后来建立大夏国的赫连勃勃大王。大夏国亦为北魏所灭。

  ·铁弗匈奴刘库仁部。刘库仁原为代国的南部大人,前秦灭代后归附前秦,被封为广武将军。黄河以东,前代国雁门、上谷、代郡等重镇归刘库仁统辖。刘库仁死后其弟刘头眷代领部众。

  ·乌桓。乌桓内附后散居于河北、关东等地。淝水之战后乌桓人大都效忠于慕容垂,成为反对前秦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并为建立后燕国立下了功劳。乌桓族以张骧部、刘大为部、鲁利部为最强。公元398 年(天兴元年),张骧子张超据渤海郡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自称乌丸王,被北魏灭。

  ·丁零族翟氏。前秦 统 一北方后丁零部被迁于新安、渑池等地。淝水之战后首领翟斌率先起兵反秦,翟氏所部丁零人曾长期在中原与鲜卑人角逐。丁零部曾 统 治河北七郡,三万余户人口。翟斌率丁零族归附后燕慕容垂后被杀,族众被纳入后燕。

  ·陇西鲜卑乞伏国仁。一支在陇西一带辗转迁徙的鲜卑族,首领为乞伏国仁。曾接受前秦 统 治,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当年)率部叛乱。公元385 年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史称西秦。

  ·后赵残余势力。后赵将领张平、李历、高昌曾遣使投降后燕,又降东晋,最后又归附前秦,各受爵位,一些人甚至同时拥有这三国的爵位。他们摇摆不定的目的是为了中立自固,这样一来,也使中原局势徒生变数。势力最大者为张平,曾一度占领山西全境。张平后被前秦所灭,张平本人被任命为大将军。张平的养子为猛将张蚝,曾参加淝水之战。

  苻坚虽 统一了北方,部族兵制依旧保留下来,各民族的军事势力并未被完全消除,民族丧乱的根源依然存在。正如公元360年苻融劝谏苻坚时所称的那样,各胡族虽表面臣服前秦,“实贪地利,非怀德也;不敢犯边,实惮兵威,非感恩也。”[6] 前秦大举进攻东晋时,各部势力都在等待淝水之战的结局。前秦胜,对他们并无不利,各部首领都可加官进爵。若前秦败,也许这也是他们所盼望的,他们可以伺机再起,割据称王。淝水之战,对苻坚来说,是一场命运攸关、胜得败不得大战。

  美国的强国之路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这样:自己先坐山观虎斗,还挑起别人斗,先大卖战争物资,大发横财,等别人都手残脚废了,才出来踹别人几下,结果就是战胜国,大捞好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248938.html?si=6详细介绍美国怎样发国难财的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248938.html?si=6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5个回答  2007-05-27
越王勾践`卧薪藏胆`的故事: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音pǐ)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音lí)。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国的军队在大湖一带打上了。越军果然大败。越王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勾践弄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嚭,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讲好话。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