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式的从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文/璎珞

“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第一次在抖音刷到这句话,内心被惊艳到

要怎样乐观豁达,才能做到这样的率性从容,这样无视外在一切条件因素、环境氛围,仍可做最真实的自已,活出最真实的自已的从容?

而北宋奇才苏轼,却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

身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苏轼可以说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

初读苏轼的词,只觉钦慕他横溢的才华,但了解过苏轼的生平,才真正喜欢上这个人,这个无论经历多少挫折,却依旧乐观从容、内心强大,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践行了一生的人的诗人

苏轼坎坷的一生,要先从“乌台诗案”说起。

受诬陷坐牢、险些被砍头,后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而后的仕途一直未顺遂过,遭到一贬再贬,晚年被贬惠州、儋州等地。

此外苏轼更是遭遇丧母、丧妻、丧父、丧子、再丧妻之痛。

然苏轼并没有因为境遇坎坷而郁郁寡欢,浪费光阴。

反而是乐观积极、淡定从容的做着自已。在黄州,他写下了《 赤壁赋》、《 后赤壁赋》和《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

官宦出身的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于是有了“东坡居士”的别号。

他发现:”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于是有了东坡肉这道名菜。

被贬惠州的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

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

气定神闲的淡泊与豁达让他写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被贬儋州的苏轼,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

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

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

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对吃颇有研究的苏轼还在儋州发现了蚝,蚝肉醇厚鲜香,苏轼吃得不亦乐乎。

其后,苏东坡更是写信叮嘱儿子不要把蚝肉鲜美的消息外泄,以免京城官员争相贬谪至海南,分我美味。

面对命运忧患多舛,人生颠沛流离,风光霁月的苏轼始终从容坦荡、乐观豁达、充满生活情趣。

任岁月如何催残,任世事如何变幻,苏轼以身践行珍惜岁月为他带来的一切,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永不自傲。终于成为北宋文学界和书画界的佼佼者,博得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盛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