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4-09
回鹘,亦作“回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其民族根源可追溯至匈奴。这个民族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原称回纥,后改称回鹘。回鹘民族以游牧为生,是首批从游牧生活向城市生活转型的民族之一。
在汉文史料中,“回纥”这一名称源自古回纥文,其含义与部落名称韦纥和乌护有关。回鹘是铁勒诸部之一,韦纥居住在土喇河北部,乌护则分布在天山周边地区。
回鹘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他们曾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系统,以动物名称作为年份的计算符号。在唐代以前,蒙古高原的北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突厥语系文化圈。
在草原地区,突厥和回鹘的贵族们力图加强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契丹人和室韦人的控制。这些地区设有突厥和回鹘的官员,突厥人甚至似乎曾向兴安岭一带迁移人口。随着突厥和回鹘势力的东进,他们为室韦等族群打开了通往大漠南北的道路,并对室韦人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