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侨史“活字典”陈克振:八旬老人的侨史人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20
陈克振:八旬老人的侨务与历史记忆

作为一位年届82岁的侨眷,陈克振的人生是一部生动的侨史画卷。退休22年来,他投身于侨务工作,贡献卓著。他采写并发表的华侨人物稿件超过200篇次,记录了众多海外华侨华人的心声,其中最显著的成果是编著了《安溪华侨志》和《安溪华侨华人风采录》,收录了200多位华侨华人的故事。

陈克振出生于华侨家庭,他深刻理解华侨的思乡之情,自1958年起,他以中新社福建分社记者的身份,成为连接家乡与海外华侨的桥梁。尽管曾因机构调整而回到安溪,但他始终未曾放下对侨务工作的热爱。1981年,他担任复刊的《安溪乡讯》编辑,积极传播侨乡变迁与政策信息。

1983年,陈克振敏锐地捕捉到安溪县禁止向华侨索钱要物的创新举措,撰写的报道反响热烈,他以实际行动宣传侨务政策,成为家乡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者。此后,他专注于撰写华侨人物通讯,如《致力架设友谊之桥——记新加坡商界名人唐裕》,以文字记录了众多华侨华人的贡献。

面对无法逐一采访的大量华侨,陈克振巧妙地利用会馆资源,通过信函核实信息,确保了《安溪华侨志》的准确性。退休后,他更是将家变成了工作场所,搜集资料,直至年逾古稀仍不断学习新技能,以适应工作的需求。

陈克振被誉为安溪的“活字典”,他熟知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的回归与贡献,如崇德中学的创办者官光厚,以及捐资办学的华侨刘梧桐,他们的事迹都经由陈克振的笔触得以生动展现。他的工作不仅记录了历史,更在推动着侨务工作的进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