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在家具设计中如何考虑人的因素和人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求解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25
家具设计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应用科学。主要包括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及工艺设计3个方面。设计的整个过程包括收集资料、构思、绘制草图、评价、试样、再评价、绘制生产图。 一件精美的家具(杰作)定义为:不止是实用、舒适、耐用,它还必须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者。家具设计有相关图书,也有同名游戏。 家具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器具,根据社会学专家的统计,大多数社会成员在家具上接触的时间占人一生三分之二以上。家具的设计与制造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现代家具的设计和制造更是体现当代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主要标志,不断地设计开发新的家具,通过人与家具,人与环境的不断协调和发展,将把人们带入一个新的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为人们创造更新的生活方式。“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设计的中心始终围绕使用者的需求而展开,是根据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学科科学地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的特点,从而设计出充满人性、具亲和力的产品。它首先要考虑的是家具要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需求,能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休息提供可赖以凭借的具有坐卧、存储功能的物质产品,要具有实用性和耐久性,同时要考虑经济性,即要符合人们的经济购买力,有条件消费。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具人性化的设计还要考虑人们在精神审美方面的需求,尤其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已解决基本的物质需求,在向小康社会迈进的阶段,家具的精神功能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要求在使用家具的过程中真正地体味生活,在对家具的“品味”中发现和体验人生的乐趣,使生活更加丰富并充满意义,能够在家具的形、色、质上和在家具的使用过程中找到情感的共鸣。 二、人性化家具的设计原则 要创造出富有人情味、高情感、高技术的人性化家具,就应利用一定的设计原理,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1.功能性 要体现人性化须首先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人——使用家具的人,在确定家具的造型、色彩、尺寸、材料时密切结合现实中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要了解人在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原理和生理机能调节的机制,通过合理设计的家具为人们创造良好的作息条件;要了解人的作息规律及其与家具产生的相应的配套的关系。 1.无论时坐卧类、凭倚类,还是储藏类家具,它的基本尺寸都必须以人的基本活动尺寸为蓝本,使它能够给人们的各类生活创造便利条件,要满足这些家具本本身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2.人在休息时,应使静疲劳强度降至最低,让身体各部分得以充分休息。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休息类家具如床时充分考虑人的身体的不同部位所受的压力因素,在家具的不同部分采用不同弹性的材料,从而使支撑人体的压力得以均匀分布,以减少单位面积的受力密度,使人处于最佳的休息状态。 3.在一定条件下,人的内脏器官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压迫,容易产生疲劳,而通过好的坐姿、睡姿和活动姿势可以减轻这种负担,从而降低疲劳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家具时充分考虑并创造出符合人体活动规律的产品来确保合适的姿势,减轻人体的疲劳程度。 4.为了使人在工作时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应让人与家具保持一个合理的相对位置。如国家标准规定桌椅类家具的高度及其配套使用的标准尺寸,使人在工作时能保持两个基本垂直:一是当两脚平放在地面时,大腿与小腿能够基本垂直,使座面前沿不对大腿下平面行成压迫;二是当两臂自然下垂时,上臂与小臂基本垂直,这时桌面高度应基本与小臂下平面接触,这样就可使人保持正确的坐姿和书写姿势。 5.当人体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时,会使其局部区域部分在压力下呈现紧张状态。因此在设计家具时考虑要考虑人体会产生活动,从而要使家具要能适应姿势的交替变换。 同时,人性化家具还要体现其精神性的功能,要考虑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符合人们对家具的期待。环境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接受一件事物是经历“欲望——知觉——满足”的过程,就是他在接受某一件事物时心中会对这件产品有一个总体的需求轮廓,希望他想见到的产品是一个怎样的形态。当他看到并通过心理感知到这个产品的形态或特征时,就会与心中的轮廓作一比较,进而得到或新奇或满意或失望的感觉。将这个理论应用到家具设计上,就是我们设计的家具要能达到或超越使用者的预期,使使用者在见到或使用时能得到满足。家具设计同使用者在某种意义上有如艺术家和观赏者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存在着心理上的相互沟通的基础,存在着对同一形象信息的意义概念和情感概念的一致性。家具设计师应充分利用这种关系,预想使用者对家具的需求,从而使设计出的家具能满足使用者的心理期待。 2.灵活性 荷兰建筑师赫兹伯格曾表达过这种观点“我们所追求的是用某些个人得以解释集体式的原型来替代集体对个人生活模式的解释……因为我们不可能(自古以来都是这样)造成一种能恰好适应每个个人的个别环境,我们就必须为个人的解释创造一种可能性”①。我们进行家具设计,无论多么细致、周到,都不可能对使用者的所有需求作出具体的一一应答。现实生活中的人丰富多样,其人体尺度、所处地位和状况不同,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和经验差别各异,从而对家具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但我们进行的家具设计多是为整个社会的人服务的,所进行的家具生产多是大批量、标准化的工业化的生产。这就产生了一个个人需求多样性和家具产品单一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家具设计师应在家具设计过程中给予家具一定的灵活性,让一种家具在整体形象框架不变的情况下能根据具体使用者的需求作出相应的适度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个体需求,体现出设计对人性的关怀。例如在设计一种办公椅时,就要在确定这种椅子的风格、造型、基本尺度和材料的基础上,在椅子的材料、尺度、色彩等方面赋予其一定的可调整性,让椅面的高度、椅面与椅背的夹角、椅面的水平倾角等部分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任意调整,让椅子的各部件材料可以根据需要予以更换。这样既可满足使用的不同需求,又可保证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达到了设计与现实相结合的多样统一。而且,现代工业技术的进步也使产品的批量化、标准化、可拆装化生产要求成为可能。 3.绿色性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工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享受到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时,也不得不承受它们带来的负面效应,空气污染严重、城市环境恶化、生活节奏加快、生活负担加重,还有喧嚣的市景、嘈杂的噪音、温室效应……所有这些,使人们渴望自然、向往绿色,“绿色的生活,森林的城市”成为时代的呼唤。作为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家具应当充当为人类创造绿色生活的先锋。 设计师在进行家具设计时就要考虑赋予家具以绿色,要体现绿色产品的设计原则:家具必须是健康的、安全无害的、与环境相融合,而且产品的生命周期长;要尽可能节省原料;要选用再生和易于再生的原材料;要尽可能避免使用危害环境的材料工不易回收再利用的材料⑤在生产、消费和废弃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节约能源。② 简言之,就是在进行家具设计时,要考虑家具要与它所处的环境和谐一致,与使用者和谐一致,要增加环境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考虑,使所设计、生产的家具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产生的副影响降到最小。 三、人性化家具设计的环节 要创造出人性化的家具,就要紧紧抓住“人”字,从各方面围绕这个“人”字做文章。可以从以下这个角度出发: 1.满足功能设计 正如前文所说,在进行家具设计要有预见性的考虑,从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角度出发,让家具在尺度上满足人们对家具提出的最基本的功能,让人能坐有所倚、卧有所承、储有所存,让人觉得的家具安全、舒适、经济实用。 2.考虑使用者的后期参予 设计师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十全十美而又符合每个人的需求的产品,那么我们可以在进行家具设计时留出部分“空白”,有待家具使用者对其进行填补和完善,使家具在使用功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框架基础上,可以通过零部件的更新或装饰手法的变化来满足使用者个体的需求。 3.设计讲究多元化 家具是一个可通过代码被感知的语言,可把满足其实用功能与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文化代码相结合。在家具设计中,我们可利用现代家具方法在设计中体现文脉主义、地方主义乃至高技派的思想。 中国的传统家具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意境,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内涵的物质体现。其中明式家具更是中国家具史上,甚至是世界家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造型简洁、结构精密、功能合理、材料典型的特征屹立于中华传统文化之林。在社会文明高度进步、生产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的家具设计手法和加工工艺,在传统家具中提炼出中华文化的精髓,将两者相结合,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中式家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