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教学中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李辉增补)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于辽宁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八大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共有 22 个二级学院和 14 个校属馆部中心。
旅游管理专业于 1993 年设立, 1994 年正式招生,是东北地区开设最早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2000 年依托该专业成立旅游系,同年获得东北地区第二家旅游管理硕士授予权。 2001 年沈阳师范大学与鞍山永安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并成立旅游管理学院,实行董事会制。
旅游管理学院现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科)三个办学层次。经过15 年发展壮大,现有专任教师 41 人,兼职教师 20 人,学生 1934 人。 2006 年我校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 “ 旅游本科紧缺培养基地 ” , 2007 年该专业获批为辽宁省 “ 省级示范性专业 ” 、国家级 “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 、 “ 辽宁省旅游高级管理人才研修基地 ” ,目前是辽宁省旅游管理专业唯一的 “ 省级示范性专业 ” 、全国仅有的两家旅游管理专业 “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 之一。依托中心为地方经济服务, 2007 年该专业所在的旅游管理学院被辽宁省政府授予 “ 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集体 ” 称号,目前是我省高校中唯一获得此殊荣的院校。
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 夏学英 教授,现任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是辽宁省首批旅游管理专业带头人,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科学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旅游开发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旅游教育学会会长;长期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 10 余项,在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身先事卒,率先垂范,多次荣获 “ 三八红旗手 ” 、 “ 优秀教师 ” 等荣誉称号。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旅游管理学院一直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为适应沈阳师范大学 “ 教学研究型 ” 发展目标,旅游管理学院进一步明确了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实验实践教学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旅游管理实验中心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2000 年,客房实验室和餐饮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旅游管理实验室开始起步。 2003——2007 年,是旅游管理实验室规模发展阶段,通过完善和新建餐饮实验室、营养配餐实验室、客房实验室、实训大厅、多功能综合实验室、酒吧实验室、茶吧实验室,使实验中心面积达到 1236 平方米 ,总投资约 185 万元。 2007 年以来,是旅游管理实验室内涵提升阶段,创建了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规划设计和酒店运营管理三个数字实验室,实验中心总面积达到 1524 平方米 ,总投资约 361.25 万元,不仅提升了实验教学内涵,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借助高科技和网络平台,实现自主创新和设计能力。
目前,旅游管理教学实验中心共建有 14 个实验室,旅游规划设计数字实验室、旅游企业管理数字实验室、旅游多功能实验室、酒店运营数字实验室、实验餐厅、营养配餐实验室、实验酒吧、茶艺室、总台、客房 Ⅰ 、客房 Ⅱ 、客房 Ⅲ 、客房 Ⅳ 、实训大厅,承担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规划三大方向的实验教学任务和辽宁省旅游管理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升高职、高职专科升本科的专业技能考试任务以及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旅游高级管理人才研修基地、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双师班培训的实践教学任务。
为了检验实验教学成果,形成开放多元的发展格局,我院现已与北京、上海、深圳、三亚、海口、沈阳等地高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院校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我院实习生多次被评为 “ 优秀实习集体 ” 、 “ 优秀实习生 ” 和 “ 服务明星 ” 等称号。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2004 年 -2006 年我院连续三年获学校 “ 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 ; 2006 年我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海获 “ 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 ” 称号;学生工作辅导员申伟获学校 “ 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 ” 称号。 2007 年 -2008 年我院连续两年在学校就业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
在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校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赞扬,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徐海军、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李悦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财经政法处处长杨擎宇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指导处郝雅梅辽宁省旅游局局长武洪剑、辽宁省旅游局副局长曲壮志、辽宁省旅游局副局长王维、辽宁省旅游局副局长应中元、辽宁省旅游局人事教育处处长吴兴坤、辽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孙华林、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规划咨询专家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 任吴必虎 教授等领导专家先后莅临中心视察、指导,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新西兰教育专家、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 40 多所高校的相关领导和教师前来参观,中心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明显显现。
依托旅游管理学院实验中心,我院教师理论联系实践,通过课题、项目、在职培训、资格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地方经济服务。近三年来,共完成课题与项目 60 余项,为辽宁省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进行了大量的规划、策划、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同时,依托实验中心,培训导游员 1000 余人,调酒师、茶艺师 100 余人,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 “ 双师 ” 培训近 200 人,为辽宁省旅游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
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与专业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在理论联系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心为 22 门实验课程,共 98 个实验项目的教学提供场地和设备。 2007 年,使用实验室的学生人数为 3042 人次,人学时数为 43254 ,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实验、科学研究水平,更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专业技能、设计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姚佳同学在 2003 年 “ 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 ” 中获得银奖,在辽宁省大学生 “ 挑战杯 ” 大赛中,我院学生共有八项获得省级奖项,六项获得校级奖项。李晓芳在 2005 年第十二届世界旅 游 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中获得 “ 最佳形象奖 ” ,刑晓晨获得东北赛区 “ 优秀奖 ” 。有二十人次获省、市各种导游大赛 “ 明星导游员 ” 、 “ 优秀导游员 ” 等荣誉称号。
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在今后建设和发展中继续坚持 “ 以学生为本 “ 理念,强化实验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规律研究和探索,加大创新设计的比重,不断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高素质 “ 双师型 ” 实验教学队伍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