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弯 *** 法是许多练习者的罩门。当我们刚出生还是小宝宝时,动作的本能是前弯。到了我们骨骼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后,才会开始有后弯的动作。长辈常说,四握五抓六翻身,七爬八坐九发牙。你观察到谚语中的巧妙吗?坐姿是一个后段才会开始发展的动作,因为我们要挺挺地坐,需要一点后弯力量的支撑。
然而,经过了我们念书,上班,过度使用科技产品地洗礼,导致我们长期处于前弯或是驼背的位置,忽略掉了后弯的练习。
常有学生跟我反应:老师后弯好可怕!是阿,后弯真的好可怕,当我们的身体长期处于前弯的状况,要我们突然使用跟它不熟的肌肉群,不安感真的好大!
或许,我们先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建立知识的基础,再来练习,安全感会大一些。
正如之前几篇的文章所强调,每个人身体都是独特的。看到图片中的不同了吗?每个人的脊椎骨,也是独特的。有人的骨头就是比较大,有人就是比较小,更重要的是,有人脊椎骨与骨之间的空间就是比较多,有人先天就是比较窄一些。
那我们要怎么样才可以判断这件事情呢?也不需要那么严格真的进骨科去拍片那么强迫症啦!简单的测量方式,可以从上半身长度来做基本的分析。躯干及下肢的比例。上身短的朋友们,大部分,脊椎骨之间的空间较少(不是绝对),作起后弯系列的动作较辛苦,空间较大的,相对比较容易一些,除了比例,触摸测量也是个不错的方式。
但是较辛苦不代表你做不到喔,只是还没做到!当你看到隔壁垫子的同学几周就把轮式推起来,而你还在头顶地,千万不要觉得沮丧,你的扭转系列可能是轻而易举。
如果你曾经开刀受过伤,更需要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动刀后的沾粘或是人工椎间盘,无法如天然地灵活,曾经拥有,伤痕依旧咩!当旁边的同学正在玩大招时,静静地坐在垫子上休息,或是不要逞强,接受替代式吧。替代式没有什么不好,拔个砖、拉个带子也没有什么丢脸的地方。
莫忘初衷,我们进教室或是自我练习,想要的是更健康美好的生活,更平静的一颗心,而并非两旁垫子上的竞争,或是自我练习时遇到瓶颈而让心情焦躁不已。
。周韶薐个人部落格
。周韶薐工作室粉丝专页
。周韶薐工作室网站
<本专栏反映专家意见,不代表本社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