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伊利昂纪》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分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荷马史诗相传是古希腊诗人荷马所编写,包括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均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展开,不记录全过程,而是截取最后一年中的一段故事来表现全体。

史诗《伊利昂纪》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不和的金苹果”引起了阿开亚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十年纷争。故事时间选取战争最后1年中的最后51天,以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为主线,描述了战争的激烈场面,为后世留下不朽的艺术篇章。

史诗以阿基琉斯的第一次愤怒开篇,阿伽门农用粗暴的手段夺走阿基琉斯的女俘布里塞伊斯,阿基琉斯受辱后,愤然退出战场。其母亲海上女神忒提斯,请求宙斯为他的儿子报仇,惩罚阿开亚人,直到阿基琉斯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补偿。宙斯应其要求,致使阿开亚人在后续的大战中上节节败退。

阿基琉斯的第二次愤怒,源自于好友的死亡。帕特罗克洛斯借阿基琉斯的盔甲走上战场,特洛伊人赫克托尔迎战,杀死帕特罗克洛斯,并夺走了他的盔甲。阿基琉斯愤而出战,并最终为其好友报仇,杀死赫克托尔。全诗以赫克托尔的盛大葬礼结篇。

《伊利昂纪》也被称为“英雄史诗”,是一部宏伟的英雄主义赞歌。全诗高度赞叹了英雄主义精神。在敌我双方的战斗中,史诗并没有明显的政治道德偏向。对阿开亚人和特洛伊人的英雄们,都给予赞扬和歌颂。虽然最终的胜利者是阿基琉斯,但史诗也展现了失败一方中的英雄人物,特别是赫克托尔,他那不屈不饶,不向命运低头的无畏精神。在史诗所展现的作战情况来看,当时战争结局并不取决于普通战士的拼杀,而取决于武艺高强的英雄们之间的那决斗,个别英雄人物的功绩在史诗中显得异常突出。史诗中塑造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展现了对英雄主义精神的推崇。

同时,史诗展现了个人主义意识的萌芽。史诗中的英雄们视个人荣誉为第一生命,他们的行为动机都与个人的荣誉、爱情、财产、王位等分不开。以阿基琉斯为代表。阿基琉斯第一次愤怒便是因为阿伽门农抢走了他的战俘,尽管阿开亚人在后续的战争中节节败退,阿基琉斯仍不肯重返战场。阿基琉斯第二次愤怒,也因为个人原因——好友的死亡,激起他重返战场的决心。这种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念,在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中影响深远。

此外,命运悲剧的支配下,英雄人物展现出的现实主义精神,强调不屈从于命运的奋斗,也是贯穿全诗的主旨。神谕中,阿基琉斯面临着两种命运,如果待在家里过和平的生活,就会幸福长寿;如果要上战场,虽会取得荣耀,但也会因此早早丧命。在已知晓命运的前提下,阿基琉斯还是毅然选择了走向战场,对于阿基琉斯来说,生命远不及荣誉更重要。同样地,特洛伊的王子赫克托尔,明知自己所在一方,战争结局是惨败,依然奋不顾身走向战场,这种面对必死的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正显示着不屈不饶的拼搏和奋斗的现实主义精神。

史诗《伊利昂纪》所展现的艺术价值,也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宝藏。

结构上,《伊利昂纪》从10年战争中截取战争最后一年的51天,以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贯穿全诗,具体描写也只集中在4天的激战。这样的结构突出了歌颂英雄主义的中心思想,阿基琉斯第一次发怒,退出战场,诗人借此机会表现其他将领的英勇。阿基琉斯第二次愤怒,重回战场,扭转战局,突出他的决定性作用。全诗主线明确,不蔓不枝,展现出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

语言风格上,《伊利昂纪》还保留了民间说唱文学创作特有的质朴有力的风格,此时采用六音步诗行,这种诗行灵活多变,没有尾韵,但节奏感很强,便于吟诵。且因为说唱文学的特点,诗中的一些情节和内容,会出现整段重复,加强了吟诵的气势。

人物塑造上,史诗作者以赞赏的笔调描绘英雄们为部落而战的高昂的战斗精神,赞美他们超凡的武艺、强健的体魄和惊人的智慧。在他们身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史诗集中展现了英雄们英勇品质,突显英雄主义精神。而在具体的人物身上,又各有不同。特别是在阿基琉斯这个主要人物身上,诗人更触及他性格的复杂性。阿基琉斯作为人与神之子,有着神的血统,是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但同时也有着暴烈、任性甚至残忍的一面。

贴切生动的比喻,也是史诗的一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史诗中的比喻被称为“荷马式比喻”。荷马式比喻均来自为人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和各种自然现象,不仅增强了描述的形象上,也有利于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如对战场的描写“恰似一群野生的鸿雁,疾飞的鹳鹤,发出冲天的喧喊,试图逃避冬日的阴寒和暴泻不止的骤雨”,诸如此类的比喻,史诗中比比皆是。生动形象之外,透着一种古朴、浩荡的气势。

荷马史诗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高超的艺术价值,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参考书目: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刘洪涛《外国文学名著导读》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

唐红梅 谭芳《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