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的“伪证”》,一段被“伪证”成就的幸福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黑白的世界中从来就没有灰,然而灰色是否就不存在呢?

人们常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而决定这是天堂还是地狱的“念”究竟有多神奇。

李良旭先生的微型小说《高贵的“伪证”》就是这么一篇文章,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多丽丝一念之下做了伪证,却让爱与善、真与美,在世间流传,成为一桩美事。

这篇微型小说的题目就透着矛盾,人人皆知,“伪证”是不好的事情,是道德败坏的,但为什么又用高贵来形容伪证?

这两个矛盾的词语链接在一起,引起了人们的联想,勾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全文共计17个自然段。

1.悬念开头

文章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多丽丝接到了法院传票,让她去法院作证。

作为文章的“起”,将事件发生的地点提到了前面,并用“法院”二字,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段里直接明了地注明,让多丽丝去法院的目的是关于她是否收养过一名叫安迪的私生女的事。

传票上同时还提到:

本句话的强调不仅是为了交代情节,让故事中的多丽丝引起重视,也是给读者吊胃口,为后文的展开做一个铺垫。

2.深情插叙

2-8段是多丽丝所回忆的收养安迪、抚育安迪的过往。

在本段中有一些关键内容需要我们注意一下,它们都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比如:第2自然段中交代了女人将安迪交她抚养的原因是自己要去戒毒。并在接下来描写了两人的外貌,其中特意强调了女人左边眉毛上的那颗很妩媚的黑痣。

请注意:这里对黑痣的特写,既是对女人外貌特点的描写,也是作为后文的重要线索而存在。

另外,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写了女人因多丽丝同意收留小姑娘,真情流露拥抱多丽丝并留下了感激的泪。

我觉得这里的描写既是情节的顺理成章,也是为了说明女人虽染上毒-—瘾,但并没有丢失良心,还是一个温暖的,懂得感激的人,也是为了后文情节埋下至关重要的伏笔。

第5-8段交代了多丽丝培养小姑娘安迪,和安迪的情感深厚,描绘了两人不是母女却胜过母女的快乐相处时光。

而在第7段中,读到“多丽丝亲吻安迪脸颊时,发现了安迪左边眉毛上也张了一颗黑痣,像她妈妈一样漂亮。”请问你想到了什么呢?

是的,我和你想的一样——作者反复强调了这颗黑痣,那它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关键的情节。

第8段中提到,安迪长大了,考上了好的学校,再后来和多丽丝失去了联系。

然而安迪的母亲却从来没有到学校来找过她。这既是多丽丝的疑惑,也是各位读者的疑惑。

明明前文能感觉到女人对安迪的爱,可为什么却一直不出现了呢?没有戒掉毒?遗弃了她?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3.情节推动事情发展

从第9段开始到12自然段都是情节顺理成章的发展着。

第9自然段中,时间又跳回到了现在——多丽丝接到法院传票时。多丽丝对自己接到传票感到很疑惑,她不知道法庭要叫他做什么证。

这个疑惑不仅是文中的角色有,读者自己也觉得疑惑,让人猜想会与什么事情有关呢?是安迪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些什么特别的事情,需要这位校长出面作证。

第10段中许久没有出现的安迪母亲出现了,苍白、茫然和无助。看到多丽丝的那一刻还有惊慌和不安。多丽丝通过左边眉毛上的黑痣认出了她的身份,并对在法院看到她很遗憾。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被“遗憾”两个字带到了沟里,心中已对安迪母亲有了一个坏印象,觉得她一定是做坏事被抓了,需要多丽丝做证呢?

如果你是这样,那我们一起上了作者的当。我想,他的本意就是为了让人误会,让后面的情节产生更好的效果吧。

接下来法官解释了找多丽丝的原因:为了证实安迪是否是毒贩的私生女,以决定她是否都能当不来梅市的形象大使。

安迪上场后果然描写到了那颗黑痣,联系到前文我们能知道,母女俩都有那颗黑痣,由此可以判定两人的身份。

而作者在写这一段时,用内白的方式写了多丽丝对安迪的情感,暗示了多丽丝接下来可能会有的举动。

4.情节反转迎来高潮

安迪看到多丽丝很激动,眼里闪着幸福的光芒。说明了安迪还是很爱多丽丝,和多丽丝失去联系一定是不得已的关系,也从侧面让人摆脱了安迪为了名不认自己母亲与老师的不良印象。

多丽丝开始做证了,她与安迪之前感情深厚,安迪的母亲也确实是因为戒毒才把孩子送她抚养,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校长……这些种种原因,让人对她的证词充满着期待和忐忑。

终于她开口了,否认了和两人认识:

多丽丝为什么会做伪证给出这样的回答呢?

通过前后的文章联系我们不难猜出,她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希望安迪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不愿意因为自己或者安迪的母亲,让安迪错失这次担任形象大使的机会。

第15自然段是一段很精彩的神情描写,也是情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紧绷、激动、噙满了泪水,将二人的心理情况通过神态描写细腻地写了出来。

同时通过这一段,我们能知道,安迪的母亲原来也是很关心自己的女儿,最开始看到多丽丝时,她的惊慌与不安是源于怕多丽丝泄露她的身份让安迪前程受损。

而现在听到了多丽丝的证词,明白了多丽丝多自己女儿的爱与恩情,所以激动也感动。

接下来最高潮的部分来了,法官西蒙宣布证人证言有效。

休庭后的法官,却独自一人走到窗前,眺望遥远的天际,喃喃自语:

至此全文结束。

文章虽然结束了,但通过法官的话我们知道了,法官西蒙原来早就清楚了事件的过往,却选择了对多丽丝的伪证视而不见。

他视而不见的原因是在于他觉得比起事件的真相,几人之间的那份关爱,多丽丝和安迪母亲为了安迪的幸福和前途,强忍情感不相认的高贵品质更让他感动。

1.技法所得

1)故事框架

2)巧埋伏笔,层层剥开。

3)立意深远

2.描写所得(外貌、神态、动作)

女人俊俏的脸上有些倦容和疲惫,特别是她左边眉毛上的那颗黑痣,很妩媚。

她有一头金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正不时向这边张望着。

多丽丝如期来到法庭,在法庭上,她看到一个中年妇人,苍白的脸上,有一种茫然和无助。

被告人安迪,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人,她俊俏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活力,她左边眉毛上那颗黑痣,很妩媚。

安迪看到她那一刻,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告席上,那两个女人紧绷的脸上,顿时闪烁着激动的神色,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女人让小姑娘站到一边,然后抽泣着对多丽丝说。

女人一下子紧紧地拥抱着多丽丝,感激的泪水流淌下来……

有时,她两眼泪汪汪地望着窗外,好像有什么心事。

法官西蒙看了多丽丝好一会儿,用力敲响法槌。

总结

文章构思非常巧妙,立意深远,人物个性鲜明,值得学习的内容很多,难怪会入选语文阅读材料中。

齐帆齐第八期写作训练营  第8篇 2690字   合计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