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冲孔灌注桩的区别这两中有什么区别,施工工艺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5

钻孔,冲孔灌注桩的区别这两中有什么区别,施工工艺等

钻孔灌注桩通常为一种非挤土桩,也有的为部分挤土桩。钻孔灌注桩的型别可以分为:A. 按桩径大小分,可分为如下几种:小桩 ; 中桩 ;大桩 。B. 按成桩工艺,钻孔灌注桩可以分为:干作业法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法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1、测量放样放出桩位
2、护筒埋设,桩位复测
3、钻机移位
4、钻机开钻
5、钻进成孔
6、终孔、终孔检测检测孔深
7、清孔、下钢筋笼
8、二次清孔、检测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指标均合格后准备灌注混凝土
9、桩头开挖、凿桩头
10、桩基检测,检测方法有低应变、高应变、超声波检测、钻孔取芯等,根据设计要求而定

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为:
1、开钻时先在孔内灌注泥浆,泥浆相对密度等指标根据土层情况而定。如孔中有水,可直接投入粘土,用冲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一般细粒土层可采用浓泥浆、小冲程、高频率反复冲砸,使孔壁坚实不坍不漏。待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冲程后,方可进行正常冲击。在开孔阶段4~5m,为使钻渣挤入孔壁,减少掏渣次数,正常钻进后应及时掏渣,确保有效冲击孔底。
2、在钻进过程中,应注意地层变化,对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钻进速度。
3、冲程应根据土层情况分别规定:一般在通过坚硬密实卵石层或基岩漂石之类的土层中采用大冲程;在通过松散砂、砾类土或卵石夹土层中时采用中冲程,冲程过大,对孔底振动大,易引起坍孔;在通过高液限粘土,含砂低液限粘土时,采用中冲程;在易坍塌或流砂地段用小冲程,并应提高泥浆的粘度和相对密度。
4、在通过漂石或岩层,如表面不平整,应先投入粘土 、小片石、卵石,将表面垫平,再用钻头进行冲击钻进,防止发生斜孔、坍孔事故;如岩层强度不均,易发生偏孔,亦可采用上述方法回填重钻;必要时投入水泥护壁或加长护筒埋深。
5、在砂及卵石类土等松散层钻进时,可按1:1 投入粘土和小片石(粒径不大于375px),用冲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使泥膏、片石挤入孔壁。必要时须重复回填反复冲击2~3次。若遇有流砂现象时,宜加大粘土减少片石比例,力求孔壁坚实。
6、当通过含砂低液限粘土等粘质土层时,因土层本身可造浆,应降低输入的泥浆稠度,并采用0.5m的小冲程,防止卡钻、埋钻。
7、注意均匀地松放钢丝绳的长度。一般在松软土层每次可松绳125px~200px,在密实坚硬土层每次可松绳3~125px,应注意防止松绳过少,形成“打空锤”,使钻机、钻架及钢丝绳受到过大的意外荷载,遭受损坏,松绳过多,则会减少冲程,降低钻进速度,严重时使钢丝绳纠缠发生事故。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是什么?

钻机施工
(1)护筒埋设及泥浆制作:
本工程采用与桩基直径配套的钢护筒;护筒埋设在4m以内。埋设好的护筒中心线必须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偏差50mm,竖直线倾斜必须小于1%。与护筒连线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耐拉、压,不漏水。
钻孔泥浆采用水和粘土配制,泥浆相对密度1.2-1.4,若粘土配制达不到泥浆所需指标时,可采用膨润土或加其他新增剂方法。
(2)钻机就位:
钻机安装必须按照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的桩基控制点进行安装就位,钻机安装必须牢固平稳,各部件功能灵活、可靠(桩基施工范围内的场地平整,活动空间无障碍)。保持钻机在钻进过程中不位移,不沉陷。
(3)成孔:
钻孔作业分班24小时连续进行,机械有专业人员看管,并派专人看管钻机钻进情况及泥浆的比重,并做即使调整,钻进过程填写好钻孔施工记录。每班交接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
开机时慢进,待导向部位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钻进过程应随时检查钻机水平和钻杆垂直度,保证钻孔垂直度<1%。钻进过程中随时注意地质变化情况,如遇与地质情况不符时,应及时上报技术主管人员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必要时请勘探部门及设计人员进行会诊分析,提出结论意见。
为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孔壁坍塌,先在护筒内灌注效能合格的彭润土泥浆,成孔过程中随时测量和控制泥浆密度,该泥浆比重按地质情况不同分别控制:粘性土:1.02~1.06;沙土:1.06~1.10;碎石土:1.10~1.15。
在钻进过程中,落钻出钻时速度应均匀,不得突然加速,钻孔施工作业应一气呵成,中间停顿时间不得过长。
(4)停钻:
钻进中,达到设计桩长时,经质量检查员及监理部门同意后及时停钻。
(5)清孔:
终孔后,应用测绳下挂0.5kg重铁砣测量检查孔深,核对无误后进行清孔;必须注意保持孔内的泥浆比重,防止坍塌,不得用加深孔底深度方法代替清孔,清孔后孔底沉渣不得大于5cm,成孔超径系数不大于1.1,不小于1.0,孔垂直度<1%,孔底沉渣<5cm。
下放桩基钢筋笼和导管后,再次测量沉渣厚度,并进行二次清孔,直到沉渣满足小于5cm,泥浆密度在1.1-1.2之间,可停止清孔。终止清孔30分钟内必须进行砼灌注。
(6)下放钢筋笼
在进行完第一次清孔之后,下放钢筋笼,钢筋笼安放由吊车移动安装,吊装时采用三点吊放,笼内绑缚松木杆,防止变形,保证笼体受力均匀,不变形。安装时对中孔位缓慢放入,以防碰撞孔壁,严禁高起猛落。
钢筋笼安放就位后,按设计要求对下入口位置进行检查,确定达到设计位置后,及时进行钢筋笼固定,采用插管将钢筋固定在牢固的基座位置,确保钢筋笼在砼施工过程中不位移,不上浮,不下沉。
(7)水下砼灌注:
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桩基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搅拌车直接入孔浇筑砼的方式,商品砼解决了灌注桩首盘砼量较大的难题。灌筑前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必须必须提供商品混凝土合格证,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质量证明档案,现场每罐砼安排专人做好塔落度试验,保持塌落度在180-220mm合格。计划采用六部商品混凝土运输车运输,以保证桩基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导管必须加密封圈,保证密闭、不漏水。灌注砼斗必须足够大,保证砼初灌量达到埋管深度1.0m以上。
下放砼导管底部距孔底300-500mm,下放时应缓慢,防止碰撞钢筋笼,影响铜筋笼位置。
砼浇筑过程中要及时探测砼面上升高度,并适时拆卸导管,保证底部导管埋入砼面以下不小于2.0m,严禁将导管拔出砼面。每支桩砼超灌量控制在0.8m以上。
每支桩砼灌筑必须保证连续一次性灌筑完毕,不得中途停止。
做好试块留置工作,每只桩留两组,一组用于标准养护,一组同条件养护,以便对桩体质量进行检测。
(8)桩身质量标准:
成孔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孔径允许偏差:-50mm。
垂直度偏差:小于1%桩长。
桩位偏差:50mm。
六、钢筋施工
(1)基本要求:
所有钢筋进场前必须对其进行原材料各项效能试验,不合格产品严禁进场使用。检查钢筋出厂合格证及批号与进场材料是否相符,检查所进钢筋种类与所需是否符合,没有设计人员同意严禁私自进行钢筋代换。堆放钢筋必须保证不污染、不受腐蚀及便于施工操作,防止钢筋受雨水等侵蚀影响钢筋效能。
钢筋加工场地必须平整、清洁,防止加工成型钢筋变形与腐蚀、污染。(场地用砼硬化)
钢筋施工由有经验的专业队伍施工,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程操作并满足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所有人员须持证上岗。
钢筋对焊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操作,并持证上岗,对焊时必须先抽取试件做好对焊试验,在各项效能指标合格后方可大批加工,施工过程再进行抽样检测,以便检验施工质量。
钢筋焊接及加工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及设计要求,施工时不得损坏钢筋,影响钢筋力学效能。
(2)桩基钢筋笼:
每支桩基钢筋笼采用现场地面上一次性绑扎成型方式,按照设计要求,钢筋笼在全长内主钢筋采用闪光对焊焊接接头,达到设计要求钢筋长度;笼身外螺旋箍筋采用点焊方式与主筋连线,余为绑扎;加强筋采用焊接形式与主筋连线,采用焊接形式形成闭合圈,闭合圈搭接焊,焊缝长度双面焊12cm,单面焊24cm,接桩主筋的搭接长度为80cm,采用双面焊缝,焊缝长度为60cm,保证钢筋笼整体刚性要求。
钢筋对焊抽样进行试化验,必须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加工成型钢筋笼必须平整放置,防止变形,绑扎好的钢筋笼在桩灌注前必须会同设计及监理等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填写验收记录。不合格产品严禁应用到工程上去。
桩基钢筋笼施工允许偏差及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钢筋操作按照操作规程施工。
七、桩基施工注意事项
(1)钻孔灌注桩施工放样,单桩中心偏差不大于50mm,桩尖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孔径不小于设计直径。
(2)钻孔至设计深度后,须进行成孔质量检查,内容包括:孔壁形状(孔径)、孔深、垂直度、孔底沉渣。
(3)如被检测的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和回淤等现场实测指标不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时,应查出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便于今后改进施工工艺。
(4)钢筋笼在制作安装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吊装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灌注混凝土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其垂直位置。
(5)成桩后应进行成桩质量检验,基桩要求用无破损法逐根进行检测。
八、桩成型之后的检测
(1)在钻孔桩施工的成孔和成桩后及时进行检测。
(2)检测桩基时,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及时将资料进行整理。
(3)在获得试验资料后,及时组织专案部技术人员对资料进行分析,对于出现原因的问题桩,及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在整改完毕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什么是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因其所选护壁形成的不同,有泥浆护壁方式法和全套管施工法两种。
泥浆护壁施工法
冲击钻孔,冲抓钻孔和回转钻削成孔等均可采用泥浆护壁施工法。该施工法的过程是:平整场地→泥浆制备→埋设护筒→铺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并定位→钻进成孔→清孔并检查成孔质量→下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护筒→检查质量。施工顺序
(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包括:选择钻机、钻具、场地布置等。
钻机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装置,可根据地质情况和各种钻孔机的应用条件来选择。
(2)钻孔机的安装与定位
安装钻孔机的基础如果不稳定,施工中易产生钻孔机倾斜、桩倾斜和桩偏心等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安装地基稳固。对地层较软和有坡度的地基,可用推土机推平,在垫上钢板或枕木加固。
为防止桩位不准,施工中很重要的是定好中心位置和正确的安装钻孔机,对有钻塔的钻孔机,先利用钻机的动力与附近的地笼配合,将钻杆移动大致定位,再用千斤顶将机架顶起,准确定位,使起重滑轮、钻头或固定钻杆的卡孔与护筒中心在一垂线上,以保证钻机的垂直度。钻机位置的偏差不大于2cm.对准桩位后,用枕木垫平钻机横梁,并在塔顶对称于钻机轴线上拉上缆风绳。
(3)埋设护筒
钻孔成败的关键是防止孔壁坍塌。当钻孔较深时,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孔壁土在静水压力下会向孔内坍塌、甚至发生流砂现象。钻孔内若能保持壁地下水位高的水头,增加孔内静水压力,能为孔壁、防止坍孔。护筒除起到这个作用外,同时好有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钻头导向作用等。
制作护筒的材料有木、钢、钢筋混凝土三种。护筒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其内径应比钻孔直径大(旋转钻约大20cm,潜水钻、冲击或冲抓锥约大40cm),每节长度约2~3m.一般常用钢护筒。
(4)泥浆制备
钻孔泥浆由水、粘土(膨润土)和新增剂组成。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防止坍孔的作用。调制的钻孔泥浆及经过回圈净化的泥浆,应根据钻孔方法和地层情况来确定泥浆稠度,泥浆稠度应视地层变化或操作要求机动掌握,泥浆太稀,排渣能力小、护壁效果差;泥浆太稠会削弱钻头冲击功能,降低钻进速度。
钻孔灌注桩
(5)钻孔
钻孔是一道关键工序,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成孔质量,首先要注意开孔质量,为此必须对好中线及垂直度,并压好护筒。在施工中要注意不断新增泥浆和抽渣(冲击式用),还要随时检查成孔是否有偏斜现象。采用冲击式或冲抓式钻机施工时,附近土层因受到震动而影响邻孔的稳固。所以钻好的孔应及时清孔,下放钢筋笼和灌注水下混凝土。钻孔的顺序也应实事先规划好,既要保证下一个桩孔的施工不影响上一个桩孔,又要使钻机的移动距离不要过远和相互干扰。
(6)清孔
钻孔的深度、直径、位置和孔形直接关系到成桩质量与桩身曲直。为此,除了钻孔过程中密切观测监督外,在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应对孔深、孔位、孔形、孔径等进行检查。在终孔检查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时,应立即进行孔底清理,避免隔时过长以致泥浆沉淀,引起钻孔坍塌。对于摩擦桩当孔壁容易坍塌时,要求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沉渣厚度不大于30cm;当孔壁不易坍塌时,不大于20cm.对于柱桩,要求在射水或射风前,沉渣厚度不大于5cm.清孔方法是使用的钻机不同而灵活应用。通常可采用正回圈旋转钻机、反回圈旋转机真空吸泥机以及抽渣筒等清孔。其中用吸泥机清孔,所需装置不多,操作方便,清孔也较彻底,但在不稳定土层中应慎重使用。其原理就是用压缩机产生的高压空气吹入吸泥机管道内将泥渣吹出。
(7)灌注水下混凝土
清完孔之后,就可将预制的钢筋笼垂直吊放到孔内,定位后要加以固定,然后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不要中断,否则易出现断桩现象。
全套管施工法
全套管施工法的施工顺序。其一般的施工过程是:平场地、铺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压套管、钻进成孔、安放钢筋笼、防导管、浇注混凝土、拉拔套管、检查成桩质量。
全套管施工法的主要施工步骤除不需泥浆及清孔外,其它的与泥浆护壁法都类同。压入套管的垂直度,取决于挖掘开始阶段的5~6m深时的垂直度。因此应该随使用水准仪及铅垂校核其垂直度。

螺旋钻孔后压浆灌注桩施工工艺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工艺流程
4.2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艺技术要求
4.2.1 后压浆施工控制引数
(1) 后压浆起始作业时间一般于基桩成桩2天以后即可进行,具体时间可视基桩施工态势进行调整,但一般不宜超过成桩后30天(遇有特殊情况,可作提前压浆);‘
(2) 后压浆质量控制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双控方法,以水泥注入量控制为主,泵送终止压力控制为辅;
(3) 水泥采用P.O 32.5水泥,注浆水灰比为0.60~0.75;
(4) 水泥压入量及泵送终止压力按下表:
桩型 桩径/有效桩长 每桩桩端压浆 每桩桩侧压浆
水泥压入量 泵送压力 水泥压入量 泵送压力
灌注桩 1000mm/36.50m&38.00m 1600~1800kg ≮2.0MPa 600~800 kg ≮1.5MPa
具体施工控制标准:
a. 水泥压入量达到表中设计值的70%,泵送压力超过6.0MPa可停止压浆;
b. 水泥压入量达到表中设计值的70%,泵送压力不足表中预定压力的70%
时,应调小水灰比,继续压浆至满足预定压力;
c. 若水泥浆从桩侧溢位,应调小水灰比,间歇压浆至水泥压入量满足上表要求。
4.2.2 后压浆管路设定
(1)桩端、桩侧压浆阀均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研究所专利产品式样制作。桩端设定两道压浆管路,桩侧设定一道压浆管路(详见压浆装置图)。
(2)压浆导管采用国标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管。桩端压浆导管公称口径φ25(1′),壁厚3.25mm(注:实际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25mm);桩侧压浆导.管公称口径φ20(3/4′),壁厚2.75mm;桩端压浆导管焊接套管公称口径φ32,壁厚3.25mm。
(3)压浆导管设定按详图所示,设定要点如下(参见附图):
a. 压浆导管上端均设管螺纹、管箍及丝堵;桩端压浆导管下端设有G1′螺纹及用以旋接桩端压浆阀的管箍;桩侧压浆导管下端设有G3/4′螺纹及用以插接桩侧压浆阀的三通。
b. 压浆导管的连线均采用套管焊接,焊接必需连续密闭,焊缝饱满均匀,不得有孔隙、砂眼(每个焊点应敲掉焊渣检查焊接质量,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到工序)。
c. 压浆导管与钢筋笼固定采用12号铅丝十字绑扎固定方法,绑扎应牢固,绑扎点应均匀。桩端压浆导管绑扎于加劲箍内侧,绑扎固定点为每一道加筋箍处;桩侧压浆导管绑扎于螺旋箍筋外侧,绑扎点间距为1.5m。
d. 压浆导管的上端不宜低于桩施工作业地坪下200mm(视具体情况可略作调整);桩端压浆导管的下端距钢筋笼纵笼底端400mm。(注:钢筋笼最下面一道加筋箍亦应调整到该处;桩侧压浆导管下端设定标高约-34.30m,距笼底部10m。)
e. 钢筋笼起吊入孔过程中插接桩侧压浆阀,钢筋笼最后就位前焊接桩空孔段压浆导管;
f. 钢筋笼入孔吊放过程中不宜反复扭动和向下冲撞;钢筋笼必须沉放到底,不得悬吊!
g. 桩混凝土灌注完毕,竖孔回填后,应插有明显标识,严禁车辆碾压。
4.2.3 后压浆机械装置
(1) 压浆泵采用3SNS型高压注浆泵,额定压力不小于8MPa,额定流量76L/min,功率18kW。
(2) 压浆泵控监测压力表为2.5级16MPa抗震压力表。
(3) 液浆搅拌机为与注浆泵相匹配的YJ-340型液浆搅拌机,容积为0.34m3,功率4kW。
(4) 水泥浆液的输浆管应采用高压流体泵送软管,额定压力不小于8MPa。
4.2.4 后压浆施工材料
压浆所用水泥标号为P.O 32.5 ,水泥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搅拌桩,爆扩桩有什么区别啊?

你好!从成桩工艺来讲,钻孔灌注桩是用钻机成孔,再向里面灌注砼;沉管灌注桩是将钢管打入土中,再边灌注砼边拔出钢管;爆扩桩也叫夯扩桩(在岩石里面爆扩),是将桩打到指定深度后,灌入硬性砼,用夯锤夯击(或用爆炸方式扩大桩头),形成扩大头,再灌注上部的砼。这三种桩都是钢筋砼桩,所不同的是钻孔桩是将桩内的土清出,沉管桩是把桩内的土挤向桩周边,爆扩桩可以用两种方法成桩,只是把桩头扩大,提高桩的承载力。 搅拌桩一般用来加固地基土,是采用加压的方法把水泥浆压入土中,边加边用特殊的机械搅拌土和泥,形成“水泥土”桩,以提高到地基的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