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自己的,即使别人不理解,也无需向他们解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毛姆说: “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在他笔下的《月亮和六便士》一书中,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一个年近40的证券经纪人,为了追求心中的绘画梦,放弃证券交易所的工作,放弃十七年的婚姻,放弃两个孩子,放弃所有安逸的生活。

即使人们愤怒地指责这样离经叛道的行为,他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只身一人奔赴梦想的道路,最后在一座孤岛——塔希提岛,实现了自己的绘画梦,而他的作品在他离世后也得到了世人的称赞。

查尔斯是孤独的,世人皆看到脚下的六便士,唯他一人抬头看到了那一轮月亮,从此,他的眼中只有月亮,即使冒着被世人唾弃的风险,他依旧坚持自我,孤独地走上自己想要的道路。

故事毕竟是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在六便士和月亮之间找到平衡点,毕竟,再伟大的梦想,若是没有金钱来支撑生活,也很难走下去。

但查尔斯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生活是自己的,即使别人不理解,也无需向他们解释!

村上春树曾说: “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会。”

人生这一趟旅行,我们会遇见很多人,但并非每个人都会理解我们,有些人即使我们竭尽全力向他们解释,他们也未必会真心认可你。

其实,懂你的人,无须解释,自会懂你的喜怒哀乐,而不懂你的人,无论你再怎么解释,都不懂你。

所以说,有些人,我们不必放在心上;有些事情,我们不必解释什么。

人这一生,有人能理解你,那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若是无人理解,也不必感到悲哀,因为生活终究是自己的,无论是喜是忧都只能一个人感受。

黑格尔哲学里说:“存在即是合理。”

诚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流言蜚语,而那些流言蜚语不过是不同立场的人们得出来的结论罢了,与真相无关,信与不信都取决于你站在哪个立场上。

你若是过分理会流言蜚语,就成了这场舆论战里的牺牲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想要的理解。

无论我们处于世界的哪个角落里,无论我们变得多么优秀,这世上总有人不理解我们,总有闲言碎语流出来。

其实, 生活过得好不好,完全取决于自己 ,即使你成了大众眼中活得最幸福的人,可其中的滋味谁又真正懂得呢?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生活里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所以,面对残酷的现实,你只管优雅从容地奔赴自己想要的远方,将别人的闲言碎语留在身后。

年少无知时,我们总想着得到更多人的理解,于是在被误解后,只会着急忙乎地解释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很容易迷失自我,变得人云亦云。

阅历的增加,年纪的增长,岁月的沉淀,后来,终于明白, 这世上最难的就是被理解,即使你已经放弃走自己的路,依旧会有人不理解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肩负的使命,有自己要走的路,有自己的思想,所以说,无论你再怎么解释,别人走的路、别人的想法始终不会因你而改变。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便是不再解释自己 。不解释,是因为他们有独立的思考,有明确的认知,懂得生活是自己的,即使别人不理解,也无需向他们解释。

生活中,所有的感同身受,不过是象征性的安慰罢了,没有走过相同的路,就不可能得到相同的感受。

这世上本就有些人习惯带着恶意去揣摩别人的做法,你费尽心思地解释,在他们看来只是一种狡辩,他们压根不会考虑站在你的角度看问题,更不会尝试慢慢理解你。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即使有时候别人的意见是对的,也应该在结合别人的意见的基础上,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盲目的攀比会让自己心生怨言,在怨恨的支配下冲动行事,最终增添很多没必要的遗憾。其实,人这一生,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够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没办法看清身边的人,看透发生的事,也许是阅历不足,也许是智商不够, 事实上,看清一个人,倒不如看轻一个人,看透一件事,倒不如看淡一件事。

不要把太多的人放进自己的生命里,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要太固执于某件事,就让那些闲言碎语随风而去,让那些看不透的事情翻篇。

生活是自己的,即使别人不理解,也无需向他们解释,因为懂你的人,无须解释。

余生,愿你过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