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秋收起义不同于南昌起义的特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02
特点:
1. 秋收起义不再使用国民革命军的名义,而是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2. 秋收起义不仅仅是军队的行动,还有大量的工农武装参与其中。
背景: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发生在1927年9月9日。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后,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这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也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
起义过程:
秋收起义开始的原因是汪精卫和蒋介石的相继叛变,导致革命战争宣告失败。为了拯救革命,共产党迅速召开会议商讨对策,最后决定放弃城市,选择共产党革命力量较强、工农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进行秋收暴动。在八七会议上,共产党纠正了陈独秀的错误,确定了总方针,并采纳了毛泽东“要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想法。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到湖南去进行秋收起义。
起义的实施:
中央决定在湘赣地区进行秋收起义后,卢德铭带领部队到达修水,毛泽东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总指挥机关设立在县城。修水城的革命党员积极配合,制定了各种胸章和口号。1927年,秋收起义爆发,大部队以修水为起点,一路挺进长沙,攻破敌人的朱坡厂。后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几个部队汇集,跟着毛泽东向井冈山进发。在进攻长沙的过程中,由于敌强我弱,起义部队迅速决定撤离,转向井冈山。
意义:
秋收起义是共产党改变革命方针的重大转折点。在起义之前,国共两党合作进行革命,但遭到汪精卫和蒋介石的背叛。起义的失败促使共产党重新审视战略,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秋收起义在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标志着毛泽东逐渐走向革命的领导中心,并为后来的中国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