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如何理解“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金庸的《白马啸西风》中有这样一段美丽的结尾:

“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 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我想,不管是读过金庸或未读过金庸的很多朋友,都听过这句“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这句话的背景大概是这样的,主人公李文秀不得不离开她心爱的哈萨克族男孩苏普,回到她的江南老家。李文秀的心思全在自己深爱着的苏普的身上,即使人人都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即使江南有着再怎么英俊的少年,倜傥的少年,对李文秀来说,好都是他们的好,与她无关。

由李文秀的这句拨动无数少男少女心弦的“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可以引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江南的那些英俊潇洒的少年、杨柳、桃花……是真的好吗?李文秀自己也承认,“那都是很好很好的”。为什么都那么好了,李文秀又“偏不喜欢”呢?可见在李文秀心里有一个评价好坏的标准,不过这个标准琢磨不透,一方面觉得江南很好,另一方面又觉得江南不好。这看似很矛盾,混沌不好把握,其实用心理学家丁小平先生关于“真的二重性”的理论就很容易解释清楚。

《 丁小平的学术思想及其启示中 》论述了“真”具有二重性,即自遣意识中的“真”和非自遣意识中的“真”,而且这两个“真”常常是矛盾的,比如读《清史》和读《红楼梦》都可以得到对封建社会的认识,但认知的结果有差异,这两个“真”是不一样的。

简单点说,我们用理性分析得来的“真”和我们心灵深处感知到的“真”不是一个真,即“真”具有二重性。如李文秀理性地去思考,确实,江南风景很棒,杨柳啊,桃花啊,燕子啊,都是塞北大漠见不着的,而且,江南也有很帅气的男孩子,这都是很好很好的啊——这是自遣意识上的真。可是李文秀心里呢,还惦记着自己深爱着的哈萨克族男孩苏普,这个男孩占据了她整个的心灵,影响着她的欢乐与忧愁——这是非自遣意识上的真。这两种真发生冲突之后,李文秀才会感叹道“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前一句是自遣意识的感受,后一句是非自遣意识的感受。

那么当自遣的真与非自遣的真发生冲突后,我们该听哪一个的呢?丁小平先生提到,“非自遣意识理性阶段,如审美意识中的“真”高于自遣意识中的“真”,因为审美意识中的“真”更符合人性,可以称之曰本真,认识本真是克服工具理性的最有效工具。”  也就是说,非自遣意识中的真更符合人性,是人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