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硅谷(中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上篇文章中提高硅谷模式难以复制,对于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先看看目前关于硅谷流行的各种说法,这些说法有的有道理,但是不完备;有些则与事实相反。

硅谷的气候属于地中海式气候,不像大部分陆地地区那样一年有四级,这里只有两季——旱季和雨季。从每年的10月开始,到第二年的4月,会断断续续下半年雨,但是晴天依然能占到全年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而从4月到10月,这里每天都是阳光明媚。旧金山湾区全年的气候基本维持在15-28℃,可以说四季如春,是世界上最宜居住的地方之一。

硅谷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要归功于斯坦福大学,它源源不断地向硅谷输送新技术和优秀人才,甚至直接孕育出引领后一代技术浪潮的新公司。

风险投资对于创业是绝对必须的,对于一个地区的长期繁荣也是有帮助的。

很多地区的经济兴起和政府的扶持有关。

保护知识产权一直被认为有利于鼓励发明创造和促进科技发展。

虽然气候的因素、斯坦福的贡献、风险投资的作用都对硅谷的成功有帮助,但是它们远不像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是促成硅谷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而政府的扶持和对支持产权的保护则与硅谷的成功基本无关。因此,硅谷的成功 一定有其更深层更为本质的原因,而要弄清这些,必须先从硅谷的诞生和发展说起。

1777年,西班牙人在旧金山南端的San Jose建立了定居点,硅谷地区的地名大多来自西班牙语。传统的“美国人”势力在旧金山湾区并不强,这是后来硅谷地区能形成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地区的发展常常源于一些看似偶然的因素,硅谷的起源也是如此。中国有句古话,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1952年,IBM公司决定在西海岸建立一个实验室,给湾区带来了大量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尤其是计算机领域的人才。

斯坦福夫妇的遗嘱规定学校永远不得出售土地,特曼仔细研究后发现里面并没有限制大学对外长期出租土地,于是他提出了一个解决财务危机的办法——建立一个科技园,对外长期出租土地。

1957年9月18日,诺伊斯等八人向肖克利提交了辞职报告,肖克利称他们为Traitorous Eight.“叛徒”这个词在硅谷的文化中成了褒义词,它代表着一种叛逆传统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不仅缔造了硅谷的传奇,而且激励着硅谷的几代人不断调整传统,勇于开拓未来。

IBM公司恰巧在计算机技术刚刚开始起步时就在美国西海岸开设了研发中心,让旧金山湾区占到了天时;而当时在全球气候最好的地方居然空着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提供给未来的新技术公司使用,又占到了地利;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靠自己的名气聚拢了一批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人才,然后又把他们赶出去办了公司,又为湾区日后成为硅谷准备好了人的因素。

大量公司入驻、仙童公司的诞生、集成电路的发明、嬉皮士的兴起以及各国移民的涌入,使得旧金山湾区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繁荣。迄今为止,硅谷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硅谷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仙童公司起到了重大作用,它首先给硅谷的发展定下来基调,就是不以那些政府支持的国防、军工和政府大系统为硅谷地区的主要产业,而是生成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都要用到的半导体。第二个作用不仅在于通过百花齐放的方式,让整个硅谷地区受益于半导体产业,而且通过派生出来的风险投资,为硅谷今后的转型做好了资金和人才的准备工作。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在这个阶段,传统软件业兴起。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即互联网爆炸式发展的时期。全世界第一个得益于互联网发展的大型跨国公司是硅谷的思科公司,它从成立到上市只用了6年,还创造了许多股市上的神话。思科之后,各种互联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硅谷诞生,然后上市。90年代后期,在硅谷最热门的选择是自己办公司,其次是到雅虎等互联网公司工作,最后才是去IBM、惠普和苹果等大公司。

互联网带来的商业效率的提升以及资本的导向,加速了淘汰过程。当然,公司胜出的速度也同样很快,当某个行业里一旦有一个公司开始胜出,它就会以极快的速度开始通吃市场,成为大型跨国公司,这便成为了硅谷的一大特点。

在硅谷3.0时代,尽管那里的各种成本不断上升,但是在硅谷,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了极强的竞争力,因为它们有很强的创造力和非常灵活的管理方式,这一切,让硅谷继续保持常青。

从硅谷的诞生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时间和空间上与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工业化地区的巨大差异。从时间上讲,它崛起于工业时代的后期,具体是二战以后。硅谷从一开始就跳过了工业时代的很多过程,是一个按照信息时代的特征建立起来的产业中心,比如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地理条件上看,它也拥有世界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特性,比如多元文化、对外来事物的包容。

硅谷对叛逆的宽容是有选择性的,它宽容能够带来技术进步的叛逆,而简单的抄袭则不在被宽容之列。前者为N+1型叛逆,也就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反观10年前国内一些从原有公司里派生出来的新公司,很多不过是技术骨干以及掌握了市场资源的销售人员简单重复原公司的业务,然后通过价格战与原公司进行低层次竞争,也就是山寨出来的产品,会降低整个行业的利润,对技术进步和地区的产业升级,没什么帮助。

靠着多元文化,硅谷就像一个黑洞,不断地从全世界吸引优秀人才。很多公司和硅谷公司竞争时感觉很吃力,因为它们其实不是在跟哪个国家的公司竞争,而是在和全世界竞争。

财富是创造出来的,而要创造财富就必须把财富给予那些有前途的行业,那些伟大的公司和那些追求卓越的人。从长远来讲,只有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才是消除贫困的最好办法。硅谷地区虽然人员流动非常大, 暂时失去工作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是整体上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因为它拒绝平庸,创造着越来越多的财富。

叛逆和宽容、多元文化和拒绝平庸,这些都是硅谷最高层面的本质特征,它们从根本上保障了硅谷的成功。而在下一个层面,即具体到商业、投资、企业管理和发展规划上,硅谷地区也有着很多世界其他地区不具备的方法论和价值观,这些企业文化和情怀,揭示了硅谷成功奥秘的另一面。

1)宽容失败的文化:硅谷地区对失败的宽容不仅仅体现在对创业的态度上,而且体现在公司内部对项目失败的宽容。苹果和Google等公司,内部会同时开展很多项目,而外界看到的产品数量却非常有限,因为大部分都夭折了,但是Google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花掉了公司很多钱、很多资源而项目不成功走人的情况。

2)工程师文化:反映的是硅谷公司在管理和做事方法论等方方面面的特点,而不仅仅是收入。

3)不迷信权威

4)扁平式管理

5)世界的情怀

是否能帮助全世界的人,以及是否具有革命性的突破。

硅谷的神奇之处不在于产生了多少GDP,而在于不断地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不断地产生出伟大的公司,并因此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具有世界的情怀。一家公司不能完全以盈利为目的,还要有梦想。当然,光有梦想还不够,还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能不断挑战权威,挑战极限。

做出伟大的事业,不是一两人能够办到的,需要很多人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因此在企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再是那种简单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或者层级分明的上下属关系,而是建立在现代商业制度之上的契约关系。参与一项事业的所有人,不论职级高低,资历深浅,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聚集到一起,他们之间彼此通过一种契约将利益捆绑在一起。

硅谷的文化与管理,有着和其他地区不一样的科学基础和方法论。且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