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说明文方法术语

有举例子等

第1个回答  2013-06-26
术语 格式——用说明文的方式解答说明文 在淡化文体意识的新课标背景下,有清醒的文体意识,会熟练使用相应的术语格式,仍然是答准制胜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的法宝。1、寻找并准确表述说明对象说明文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即说明对象。像《徐州汉画像石》(07徐州)等相当多的具体事物说明文,以及《统筹方法》等少部分抽象事理说明文,其名词性标题本身有不少就表示说明对象的,答题时直接指出这一事物或事理即可。但更多的事理说明文不能简单地把标题或标题中的某个成分看作说明对象,否则就会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像那些用动词性(如07沈阳《手机确定你的位置》)的或疑问性(如03徐州《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的短语或句子做标题的事理说明文,其说明对象往往是“××事物的发展/演变/操作过程等”,或“××事理的××成因/来源/方法等”,其说明对象就得在文中寻找或概括。文中有首括句、尾结句或中心句中的,直接摘录即可;否则就需筛选提取、概括整合,并用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中心/内容)来概括,如食物从何处来》对象是“食物的来源”(而非标题或“食物”)。2、判断并准确表述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中心或内容认清该说明对象的特征尤其是读懂说明的中心或内容,是说明文阅读和考查的重点。明白对象并分清特征,就是掌握了该说明文的中心或内容。凡特征在标题、全文或相关段落的中心句上的,直录即可,如人民大会堂的“雄伟”;中国石拱桥的“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有悠久的历史”等。而凡需筛选提取概括整合的,则尽量抽取原文词句,抽取要防止遗漏,还要分清主次,如05徐州《萤火虫》“概括萤火虫的有关特性”,须全面筛选才能答出“发光”、“是害虫蜗牛的天敌”、“用闪光吸引异性”等全面的答案来;再如《死海不死》对象死海的“死”即生物不长、可能干涸是表面特征,“不死”即咸度高是本质特征,回答时可将二者结合起来,但却不能顾表征而失本质。至于中心或内容的考查,有放眼全篇的(如07成都题《饮水与健康》“本文扣住饮水,着重说明了什么问题”),亦有立足局部的(如《萤火虫》“用一句话概括第⑤段说明文字的中心意思”),还有细部研磨的的(如《萤火虫》“第③段‘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中的‘法宝’具体指什么?”)。题型亦各有异,有要求简答的,也有限字填空的。回答时,同样或直接摘录,或筛选提取,或概括整合即行。3、格式化地表述说明方法对表达文章内容所起的作用举例子是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事理的××特点;分类别是条理清楚;打比方是生动形象,增强趣味;列数字是准确,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是鲜明突出地强调;下定义是用简明科学的语言从本质上完整/准确/严密地概括/揭示;作诠释是通俗具体,明白易懂;列图表是简明直观一目了然;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引用说明有引具体的事例的,作用同举例子;引具体数据的,作用同列数字;引名言、格言、谚语的,更有说服力;引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的,增强趣味性;引资料的,更准确;引用在文章开头的,是引出说明对象。其中给对象下个定义是该说明方法常考的题型。下定义的格式是:××(对象)是××(事物本质特征)的××(属概念——对象的上一级概念),其中主语对象和宾语属概念是可以颠倒,否则则只能是作诠释,如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用了××说明方法,××(术语)地说明了××(事物/事理及特点),使读者××。如07重庆《三峡博物馆》列数据,准确地说明了三峡博物馆的建筑规模<答成“面积”“壮观”“宏伟”也可>;举例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展厅中有大量天然三峡石。4、说明顺序的判断及答题说明文三大顺序的典型考题是: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时要尽可能采用“小大小结合”式,如“××运用了从早到晚/从上到下/由主及次(小)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大),对××(具体的事物/事理——小)加以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理解”。如07重庆《三峡博物馆》即按从外到内的空间顺序来介绍三峡博物馆的。逻辑顺序又可细分为由主及次、原因到结果、特征到用途、个别到一般、概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总/整体到分/局部等多种。说明顺序还涉及句段调换问题、结构以及句段在结构上的作用问题。能否调换问题的答题格式一般是:不能,原文采用××顺序或存在照应关系,换后不合逻辑。5、语言揣摩题答题规范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大多体现在修饰或限制语上,如表程度的“最”,表估计推测的“大约”,表数量的“多”,表时间的“目前”等。科学小品文语言还具有生动形象(用描写方式、拟人手法等)的特点。题型一是××词好在哪里?答题:用了××词,准确/生动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二是“××”词能否删/换?答题:①表态:一般是不可以;②正面解原意及好处:比如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准确/生动的说明××;③反面说明去后不好:删/换意思就变成了××,与实际/原意不符/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太绝对;④回扣原词句说结论:××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科学/生动性。如《萤火虫》“说明语言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举例分析。”(答: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介绍萤火虫。例如:对萤火虫“吃蜗牛”作细致形象的描写,说明它是害虫蜗牛的天敌;对雌雄“相互吸引”,作想象和描写)。《徐州汉画像石》“第四段画线句中加点的字‘最’能不能删掉?为什么?”(答:不能,“最”是表示程度的限制性词语,突出了汉代画像石题材的广泛,而最为广泛的是“车骑出行是汉代画像石中最流行的题材”这一事实。删去后反映不出广泛的程度不高,和实际不符。加上“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至于说明文的其他考点及新课标倡导的开放性试题,我们同样可以用较为固定的术语、格式予以顺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