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识字兴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23
  识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但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我认为更应该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俗语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学习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果。现在的教材安排了多种形式识字,目的无非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兴趣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你们想猜猜吗?这个谜语是:‘一口吃掉牛尾巴。’(打一字)”同学们听了,脸上都闪烁着兴奋而好奇的光彩,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这时候我抓住时机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谁说得对?”孩子们齐声回答:“想。”“那么,请你们翻开书本,读一读《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生字,从里边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充满激趣的导语,很容易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识字活动。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有时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的支配。但他们平均每天都要认识十几个字,而识字教学本身又很枯燥无味及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又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需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丰富且有新意。对于教学中必须重复的东西,如生字的巩固、同一生字的对比练习等,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保持其新颖性。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字识字时,教师要采用具体生动的教学策略,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学形声字“晴”时,我首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由学生自己辨别声旁和形旁,再启发学生讲出字义,然后问学生:“你还认识‘晴’字的好朋友吗?请你快写出来,让同学们猜猜它的意思,好吗?”这样安排顿时激活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课堂教学也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连平时对识字不大感兴趣的学生也在积极想办法,动手比画。孩子们一会儿皱眉头,一会儿喜笑颜开,似乎恍然大悟的样子,一会儿又在低声讨论着什么,一会儿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不久,孩子们开始纷纷举手,我逐个让他们上黑板前书写,有的写出“情”字,有的写出“清”字,有的写出“睛”字,还有的写出了“请”、“蜻”字……我趁机因势利导:“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帮‘晴’字找到了很多朋友。那么,你们谁能说出它的意思呢?谁说得好,老师就送给他一朵红花。”孩子们兴致勃勃,争着举手发言。通过动手动脑,孩子们体味了成功的乐趣,识字的劲头更足了。识记字形的方法也别具一格。如“买”和“卖”的对比学习中,有个学生是这样理解的:“买”是因为买东西的人想便宜些就少了个“十”;“卖”是因为卖东西的人想卖贵些就加了个“十”。多么形象、多么真实的理解!孩子们之所以会有如此奇思妙想,正是由于他们对识字产生了兴趣。
  真正的兴趣能够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成功地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并能激发他们生命中的潜能。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多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