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角发展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9

1962年,铁三角公司在日本东京新宿区由松下秀雄创立,初始资本一百万日元,主要生产AT-1型号产品,随后开发出AT-3立体声动磁拾音头,并开始向国内音频设备制造商供应。


1963年,公司迁址至柏木,扩大经营规模,资本增至三百万日元,推出了高端AT-5和半集成AT-1001拾音器。1964年,迁至东大久保,资本增至四百五十万日元,研发了广播用AT-13M和AT-1503拾音器臂,以及椭圆形宝石唱针,并应用于AT-3X和AT-5X。


1965年,AT-1001拾音器臂包装荣获奖项,公司总部迁至町田市成濑,工厂也同步迁移。1967年,资本升至一千八百万元,开始供应振动测试设备,并开发了AT-35双磁VM拾音器。


1968年,铁三角与NHK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开始出口MDR头,同年推出AT-1007通用拾音器臂,以及在东京千代田区成立贸易株式会社。1969年,资本增至三千万元,开始向国际出口立体声拾音头,还开发了专利的AT-VM3 VM立体声拾音头。


1971年,德讯铁三角的VM拾音头制式在英美获得专利。1972年,铁三角精工有限公司和美国分公司成立,开始向美国销售磁头。1973年,公司资本增至一亿元,出口VM拾音头至欧洲,并设立福冈分公司。同年,新工厂在池田町施工。


1974年,铁三角开发AT-700耳机系列,AT-15E VM拾音头在大奖赛中获奖,同时专利扩展至西德。1975年,公司推出D系列立体声拾音头,以及AT-705驻极体耳机和G系列镁合金外壳产品。


1976年,公司vm拾音头制式在日本取得专利,推出AT-714动圈耳机,以及G系列镁合金外壳立体声拾音头。1977年,铁三角展览馆和礼堂落成,西德杜塞尔多夫设立欧洲销售办事处,开发了AT-34双动圈拾音头。


直至2000年,铁三角持续创新和扩展,产品覆盖全球多个市场,与音乐家和艺术家建立了深厚联系,庆祝了多次成立周年庆,并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展现了卓越的产品性能。


扩展资料

徐克、林岭东和杜琪峰三位香港顶尖电影导演联手拍摄制作本片。在这部片中,三位导演不是讲述三个故事,然后合在一起。而是三人合力讲述一个故事,每人负责故事的不同段落。这种合拍方式在影坛是相当少见的。影片的剧情一直扑朔迷离,其实这并非是三位大佬故意要卖关子,因为除了一个大概的故事主线、片中几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外,《铁三角》没有剧本,而且分别负责拍摄开篇、发展和结尾的三大导演约定在拍摄过程中互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