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众劫回归观”是什么?

请教哪位先生能给我个“众劫回归”的定义。给我这个“众劫回归”大致的意思。
PS:我在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第1个回答  2013-04-04
“众劫回归”是尼采与哲学家们纠缠的一个神秘的观念。什么是“众劫回归”呢?“众劫回归”存在或者绝对吗? “众劫回归”与“轻与重”有什么关系呢? 在我们所经历过或者身边的人所经历过的事情里,有那么一些事情总让我们无法对自己的灵魂放松或者缓解,这些事情可以说是“劫”吗? 它们会让人们感受到它们过去的存在对现在和将来的意义时的痛苦是因为“众劫回归”还是主观个人对于过去的事物潜在的或者自觉的在乎和不能忘记呢? 这里也就涉及到了一个人生观和道德观的问题了。 同样的痛苦对某些人来说是包袱,意味着压力意味着“劫后重生”的难以忘怀;然而,对于有些人,即使这种痛苦在他的人生中上演过,他也许也就忘却了,在别人的泪眼中,他用微笑和冷漠轻松的为这种潜在的“劫难”钉上了十字架。

如果从反面来看“众劫回归”呢?

米兰·昆德拉说,“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不复回归了。 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

“预先死去”在这里意味着什么呢? 是说当消失了的生活消失了,在它丧失瞬时性的时候它不仅带走了本身在时空里的正存在也带走了其存在着的分量了? 可是我觉得影子虽然没有分量,摸不着,感觉不到,不能说话,但是,他毕竟是影子,是人视觉内的客观存在。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任何的客观存在都能作用人脑的主观能动性判断,能影响人的意识并产生对该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相关感知。 既然,过去消失了的生活还能在现实的生活了洒落阴影,是不是意味着它在以一种潜在意识形态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呢? 如果,从这个方面来理解就似乎又回到了“众劫回归”的正面观念了。也就是说,我们经历过的事情,虽然消失了,象影子一样没有了分量。但是这只能说明它们不再以外在客观存在的形态来影响人们的正存在,而是以内在既思维和意识的客观存在的形态来影响人们对正存在的感知。于是,就形成了重复,形成了劫后回归。

这样的分析和理解还是不够的。有句话是“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人们不会相信那些只会对着墙壁念经的哲学家,何况我还不是哲学家,而且我也不会念经。 于是,我该怎样进一步认识“众劫回归”呢? 我的观点在哪里? 哲学家们说,这个世界科学领域外的很多东西,特别是思想性探讨性的哲学问题都是没有确定的答案或者认知思路的。 那么,我又该怎样科学的阐述我的意识平面呢? 我不想象一个权威的哲学家或者作家,罗列专业的术语,铺陈深刻的结论。 我希望,我能和我的读者共同的站在一个意识的平面上,寻找这个问题的曙光,描绘思想中的路线,然后一起到达出口。因为出口不是唯一的,所以,这样的讨论似乎更加缺少争议性了。当然,我并不是在拼命的为自己的思维形式作解释。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被告知别人摘到了葡萄,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别人是真正如何摘到了葡萄的。比如说怎么知道葡萄在哪里,如何到达那里,如何选择中意的葡萄,如何得到它等等。

问题分析到这,我想我应该找到了一个新的曙光了。 就是“众劫回归”和习惯的关系。

刚刚讨论到“众劫回归”通过意识形态来影响人们的生活。我们都知道,习惯是由一个人的意识控制的。一个人,一旦建立了对某种事物经常性的回放,那么这种事物就会经常性的潜意识指导他的行为或思维。这种现象也可以称之为习惯。于是,“众劫回归”和“习惯”之间通过控制性或指导性意识联系起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就没有相同的风格,包括写作和思想的风格。我的风格就很明显了,这一点在上一段体现的尤其充分。“我希望,我能和我的读者共同的站在一个意识的平面上,寻找这个问题的曙光,描绘思想中的路线,然后一起到达出口。” 可以说,这就是我的思维习惯的集中体现。但是,问题并不是我的思维习惯为什么与别人不同,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问题是为什么我会习惯性不需要提醒不需要学习的用这种风格来写作呢? 或者说,为什么我的写作自然的就体现出了这种风格呢? 答案是,风格也是一种习惯,是因为有一种经常性的潜意识在指导我控制我的思维和思路。从这个层面,联系“众劫回归”,我们可以完全相信“回归”的可能性和存在性了。另外,回归与习惯,顾名思义,两个词虽然归属不同的词性范畴,但外延的意义却可以只隔一线
第2个回答  2013-04-04
有人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不仅难懂,而且读来让人饱受思想上的折磨。如果没有准备好受难,就不要打开它。”确实如此,从一开始就抛出了尼采的“众劫回归”观这样让人头疼的哲学问题,让人生畏。当我鼓足勇气、懵懵懂懂的读完全书时,心中弥漫着的是忧伤、沉重的感觉,让人悲伤。然而合上书后,我发现深刻脑海中的是书中多处提及的贝多芬"Der schewer fefasste Entschluss"(难下的决心)交响曲中的主题" 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细细品味,是给人振奋的感触,带来积极向上的情绪。

很多人经常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挂在嘴边。什么是重?什么是轻?他们也许并不太理解。在我看来,“非如此不可”的就是重,也就是责任。最沉重的责任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在地上。责任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责任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就像书中托马斯对特丽莎的责任,虽然托马斯与特丽莎一起生活时承受着痛苦与矛盾,但是当特丽莎离开他的期间,托马斯意识到两人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凉里的快乐,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负担,他最终选择追随他的爱人,承担起对爱人的责任。而书中的另一女主人公萨宾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但却终生沉溺在虚无的苍凉感。

“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同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 毫无负担的轻我们承受不了,而生活之重又让我们疲惫。那么我们在仅有一次的生命中应该选择“轻”还是“重”呢?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是社会性, 人类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要素,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因此就不可避免的需要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等等。虽然责任会让生命变的沉重,会给人带来痛苦与矛盾,但是正是这种沉重让我们实现人生的价值,体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如果离开了责任,人的存在对于社会来说就无足轻重,毫无意义,生命将虚无缥缈。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想我们只有勇敢的去承担生命之重,充实的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让生命绽放炫目的光彩,才能无愧于我们宝贵的唯一的生命。
第3个回答  2014-05-25
电子书吧?扫描的时候转汉字出错了,实际上应该是“永劫”,劫波是佛教里面一个很长的时间,几万年吧,永劫就是永恒。这样好理解了吧。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