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你现在能看到的南北朝建筑在日本法隆寺,被精心爱护着_百度知 ...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28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大概不会想到千年之后,我们想要一睹南朝建筑的风采,竟需远赴日本,造访奈良的法隆寺才能如愿。法隆寺位于日本奈良县生驹郡斑鸠町,又名斑鸠寺,是圣德太子在飞鸟时代创建的佛教木结构寺院。据传始建于607年,确切年代虽不可考,但其历史价值无可置疑。
法隆寺占地约18万7千平方米,保存着众多建筑及文物精品。其中,金堂的壁画尤为精美,是古代日本绘画的杰出代表。壁画以线描和晕染技法创作,立体感和真实感强烈,堪称艺术瑰宝。这些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重要文化财产的建筑及文物,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法隆寺分为东西两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东院则有梦殿等建筑。西院的伽蓝是全世界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群之一。法隆寺建筑物群与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筑物”名义被列为世界遗产。
作为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古刹之一,法隆寺在日本佛教界的地位崇高,与奈良东大寺齐名,是众多佛教徒的朝圣之地。自公元552年佛教传入日本并流行开来后,日本佛教建筑随之兴起,法隆寺便是其中之一,其建造风格基本代表了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特点。
从建筑布局方式上看,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时,寺院中心造塔,周围有回廊,礼拜塔中的舍利是当时信徒的主要巡礼内容。而公元1世纪以后,佛像的出现使得原有的布局显得不适应,因此在塔的旁边建造金堂以安置佛像。隋唐时期,造佛像成风,佛像越大,佛殿越高,佛塔逐渐被挤出寺院。法隆寺兴建的时期正处于一塔一金堂的过渡阶段,其布局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特点。
在建筑形式上,法隆寺金堂及回廊立柱采用梭柱造型,即上下卷杀造(柱子中间鼓起上下逐渐变细),此式梭柱系源自古希腊、古埃及,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柱形,如义慈惠石柱、河南嵩岳寺塔、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等皆可见。
法隆寺在伽蓝配置上的创新,可以说开创了日本独有的美学意识。比法隆寺更古老的伽蓝配置样式有飞鸟寺遗迹、四天王寺等,但这些与百济、高句丽发现的寺院遗迹配置极为相近,称不上日本的独特创意。然而,法隆寺将塔与金堂在寺院横轴上配置成左右非对称形态,不但在日本开先河,而且现在已经定型为一种日本独创的法隆寺式伽蓝配置,至今对日本寺院配置产生显着影响。
法隆寺的布局反映了日本建筑由对称向不对称的发展,一方面适应了日本丘陵的地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日本崇尚自然、摒弃人工的审美取向。这种非对称布局在日本许多神社等建筑中也有体现,体现了日本崇尚自然美不过分强调“中心”观念的审美哲学。
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中国在南北朝时代大规模兴建寺庙成风。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绘了当时寺庙之盛。然而,遗憾的是,现在国内现存的南北朝时期的寺庙建筑几乎难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据梁思成考据,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建是南禅寺,建于782年,唐代古建一共只有3座,加上五代时期,不到10座,而日本奈良时代,有古建25座,全部在奈良。
远在7世纪初,日本苏我氏王朝的圣德太子就开创了向中国派遣官方遣唐使团的先例,并一直延续了几个世纪。大量遣唐使在中国求取宝贵经验和技艺,将当时先进的建筑、礼仪、艺术、佛教等带回了日本。尤其是建筑技术,日本历史上早期的古建筑几乎都是同年代工作唐代木构建筑的移植或直接翻版。今天散见于日本各历史时代遗址并保存完好的木构古建筑,就非常清晰的印证着这一历史渊源。
为何日本对古建筑保护得这么好?这和以下三点有很大的关系。以法隆寺为例,可以看到日本对其的爱护程度。670年,火灾后重建了现在的法隆寺西院伽蓝;庆长年间(17世纪初)的丰臣秀赖、元禄至宝永年间(17世纪末—18世纪初)江户幕府的五代将军德川纲吉的生母桂昌院等人修造了这座伽蓝院。
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许多文化成果被当做封建糟粕破坏烧毁。法隆寺和其他一些佛寺也在这一时期的毁佛废释运动中遭受很大打击。1897年,以建筑物为保护对象的《古社寺保存法》颁布。在该法保护下,法隆寺金堂、五重塔等建筑物被认定为“国家指定文化财”。
1934年,开始了对金堂、五重塔等的长达半个世纪的“昭和大修理”。1949年1月24日,法隆寺金堂遭火灾。1950年,为杜绝火灾等事件再次发生,日本政府综合原有的《古社寺保存法》《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国宝保存法》,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
在申遗之后,日本政府控制每天游客的数量,注重佛寺的卫生保护,努力延长佛寺的寿命。另外,法隆寺的大规模整修采取“延长寿命”的保护措施,修复后的寺庙风貌如昔,看不出一点整修的样子。寺庙维修的每一步骤都非常严密,构建上技巧精良,防腐、防蚁、防火、防震方面工序严格。
从1950年日本颁布《文化财保护法》算起,世界非遗保护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历程,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未来世界非遗保护仍将遇到许多挑战,发展中国家非遗资源不断消失的现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当然,随着人类对非遗特点与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各国协同保护方法的深化发展等,世界范围内的非遗保护道路将越走越宽,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影响也必将越来越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