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脑海中浮现出钱塘江怎样的画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9-11

课文《观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读者会浮现出一幅壮观的画面。

1、文章描绘了潮水来临前,人们等待潮水的场景;接着,描写了潮水汹涌而来时的壮观景象;然后,描绘了潮水退去后的情景。整个描写过程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给人一种非常立体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壮观的画面。

2、潮水汹涌而来,声势浩大,让人感到震撼和敬畏。随着潮水的推进,江面上的景象也随之改变,人们被潮水的力量所吸引,目不转睛地观看着。当潮水退去后,江面上的景象变得更加平静,但人们仍然沉浸在刚才的景象中,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

3、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4、《观潮》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观潮的时间

1、课文第二自然段交代了观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地点是“海宁市盐官镇的海塘大堤”。这一段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一词描写了钱塘江、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小山等景物。“人山人海”说明前来观潮的人很多。

2、这一段作者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如“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潮水奔腾,浩浩荡荡。第五自然段写的是潮头过后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