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梵蒂冈不与我国建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1.最直接的原因,是梵蒂冈在公元2000年的封圣逆举。当时的罗马教皇,将一批近代在中国活动的传教士以及追随者封为圣人,而这些人许多都在当时西方侵略中国的行动中煽风点火,助纣为虐。梵蒂冈的这种做法,自然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2.中梵关系于1952年断交,断交的主要原因出自意识形态的不协和。当时的新中国政府驱逐了一批反新中国的外国传教士,采用三自原则,并承认教会自行祝圣的两位本土主教。梵蒂冈则坚决反对三自,并承认台湾政府,将获得中国政府承认的主教开除出教会。

3.在中国,虽然也有天主教,但却是以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的形式存在,立足于“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原则,在政治、经济上与罗马教廷完全切割,仅在宗教文化方面存在历史传承关系。
这无疑是十分奇特的。

而这种独立,自然让罗马教廷大光其火。毕竟天主教机构体系的基本组织原则,即罗马教廷对所有天主教分支机构享有最高领导权——这种领导权不仅是精神领域的,而且具体的教会运作管理,也必须受罗马教廷——即梵蒂冈领导。

而中国这种政治、经济切割,仅保留宗教文化传承沿袭的做法,等于否认了罗马教皇对中国天主教的管辖权,这当然与梵蒂冈构成结构性冲突。

扩展资料:

1.梵蒂冈的外交政策:

同183个国家和地区有正式外交关系,在联合国设常驻观察员。对外的基本政策,是宗教的、人道的,而非政治的,也无关经贸、军事 。

教廷主张与世界各国广建邦交,藉以提高本身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以达到保障各国境内天主教徒的宗教自由权。是故,其外交基本方针是不与任何邦交国断绝关系。

2.对外关系

与中国的关系:

2001年10月24日,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发表一份声明,希望中国宽恕罗马天主教在中国所犯的"错误",并希望促成罗马教廷和北京的关系正常化。

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次日在回应教皇致辞时,对教皇的道歉表示欢迎,但又对教皇没有对"封圣"事件作出明确解释表示遗憾。此外,中国声明与梵蒂冈建交的两项原则依旧不可改变。

新千年以来,中梵恢复中断了五十年之久的正常交流,但发生于2000年10月1日(圣女小德兰生日)的“封圣”事件给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阴影,也因此陷入困顿。

中梵关系于1952年断交,断交的主要原因出自意识形态的不协和。当时的新中国政府驱逐了一批反新中国的外国传教士,采用三自原则,并承认教会自行祝圣的两位本土主教。梵蒂冈则坚决反对三自,并承认台湾政府,将获得中国政府承认的主教开除出教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教廷因为宗教问题一直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尤其对于主教任命的问题上有较多的争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梵蒂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0
小心对待这个问题
第3个回答  2013-09-20
梵蒂冈6月22日表示,在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上并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但必须小心对待这个问题。刚刚结束对亚洲进行11天访问的梵蒂冈外交部长拉乔罗大主教(Giovanni Lajolo)当天表示,梵蒂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一直都在检查中。 拉乔罗大主教在接受梵蒂冈广播电台采访时指出:“我的看法是,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但我们必须谨慎从事。”拉乔罗说,寻求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需要对双方不可忽视的假设进行评估。 在其亚洲之行中并没有访问中国的拉乔罗大主教表示,梵蒂冈已对与中国建交的问题研究了很长时间,但他没有在采访时进行详细说明。 美联社指出,不过,北京已要求教廷中止与台北方面的“外交”关系,才能与其建立外交关系。而梵蒂冈则坚持对主教任命和监督的立场,就象梵蒂冈在其它国家都坚持这一做法那样。 但拉乔洛大主教表示,梵蒂冈对与中国建交的前景感到乐观。他对梵蒂冈电台说,只要中国和梵蒂冈都本着善意和友好,双方就能够在建立外交关系上获得成功的结果。 早前有报导说,新教皇本笃16世在上任曾表示,梵蒂冈愿意与那些还没和梵蒂冈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开展真诚的对话。本笃16世5月18日还表示,希望打破和中国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僵局。 本笃16世指出,那些还没有和梵蒂冈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仍然在保罗的逝世时以自己的方式纪念,他对此感到“感激”。他希望这些国家能够“尽快”和梵蒂冈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梵蒂冈国务卿苏达诺枢机曾表示,一旦中国同意,梵蒂冈准备当晚或翌晨就把大使馆迁到北京。

  在台湾为数不多的“邦交国”中,分量最重的恐怕就是梵蒂冈了,因为它不仅是欧洲惟一与台湾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更是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一直以来,由于宗教认同方面的原因,“台梵关系”被台湾当局视为“牢不可破”。不过,最近不断从梵蒂冈教廷传出的声音却是:梵蒂冈期盼尽快与中国建交。

  与中国建交“只争朝夕”

  3月25日,梵蒂冈外交部长拉约洛在接受香港有线宽频电视台专访时表示,教廷与中国建交“时机已成熟”,呼吁中梵双方克服歧见展开对话,并表示对话最终可导致双方全面建交。

  事实上,这已不是梵蒂冈第一次主动表示愿与中国建交。近年来,梵蒂冈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表示,希望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而只保留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去年10月25日,梵蒂冈国务卿苏达诺枢机曾以“只争朝夕”的姿态表示,梵希望尽早与中国建交,一旦中国同意,梵蒂冈准备当晚或翌晨就把大使馆迁到北京,因为毕竟“中国数百万天主教教徒的精神需求显然比30万台湾天主教教徒的需求更加迫切”。去年新教皇本笃十六世上台以来,更把与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愿意和中国建交。3月28日,本笃十六世甚至表示,已故前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把没能踏上中国大地视为最大遗憾,希望自己能在合适的时机访问中国。

  据台湾媒体报道,梵蒂冈甚至已经为中梵建交后如何安置台湾制定了详细计划,包括由教皇出面“安抚”台湾教众以及通过加强梵台在宗教事务及宗教团体等方面的互动和交流,以一种“恰当的方式”维系教廷在台影响力。

  中国坚持建交原则不变

  梵蒂冈方面不断的高调表态引起了各方关注,有消息因此“大胆猜测”中梵将在2007年5月前建交,教皇甚至可能于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前访华。

  针对这些传闻,4月2日,国家宗教事务局长叶小文表示,中方与梵蒂冈一直都有接触,但双方未设定建交时间表。他认为,中国政府处理中梵关系问题的两条原则是明确的、一贯的,即梵蒂冈必须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梵蒂冈不得干涉中国内政,包括不得以宗教事务为名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如果梵方能够接受中方提出的两大原则,相信双方很快就可以建交;如果梵方不能接受这两大原则,建交就会很困难。

  有媒体表示,中梵关系能否进一步发展,梵蒂冈的诚意自然很重要,不过比诚意更重要的是实际行动。

  中梵建交利在双方

  分析人士认为,建交对于中梵双方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利益。对中国来说,梵蒂冈是中国外交棋盘上一颗重要的棋子。作为台湾在欧洲进行外交角力的惟一立足点,梵蒂冈的转向将极大地压缩台在欧洲的外交活动空间;同时,梵蒂冈放弃台湾的决定还将促使和台湾有“外交”关系的少数国家尤其是拉美的那些亲台国家,在外交政策上发生转变。此外,作为天主教徒世界的“共主”,梵蒂冈对西方国家的巨大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中梵建交将极大地改变西方对中国的看法,因此有舆论甚至将中梵建交称为“东方与西方的和解”。

  而对于梵蒂冈来说,与中国建交无疑是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捷径”。有媒体就认为,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天主教不能进入中国,“其代表性就减少了一半”

  参考辞典

  梵蒂冈

  梵蒂冈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城国,面积0.44平方千米,人口1000人,其中多数为意大利人,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公元756年,法兰克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皇。1929年,意大利政府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有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权。教皇自称“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2019-11-21
干不过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