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08-17
刘备,字玄德,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汉末黄巾起义时组建义军,立有战功,任平原县令。后辞官。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为公孙瓒客将。虎牢关三战吕布名传天下。前半生颠沛流离,先后投奔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后于襄阳城外请得诸葛亮,取荆州,夺益州,占汉中。进位汉中王。后又称帝。为关张报仇,顷兵伐吴,被陆逊火烧七百里联营,大败。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貌忠厚近伪,乱世之枭雄。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任洛阳北部尉,设五色棒,棒杀当权宦官蹇硕的叔叔蹇图。又有借七星刀刺董卓。发矫诏,陈留起兵讨董。孤军追击董卓,被伏兵杀败,却赢得了天下人的称赞。先后灭袁术,平吕布,讨袁绍,征陶谦,战张绣,收张鲁。又远征乌桓西凉。建安二十五年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魏王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孙权,字仲谋。据传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的第22代孙,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三伐江夏太守黄祖。又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215年,刘备得益州,孙权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亦起兵五万赴公安,关羽将三万于益阳与鲁肃对峙。因曹操伐汉中,孙刘议和。219年,以吕蒙为都督取下刘备所据荆州地,潘璋、朱然擒杀关羽。221年,刘备兴兵问罪讨伐东吴。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击刘备,于彝陵之战大破蜀军。223年,刘备病逝,蜀、吴互通使臣,关系缓和。226年,曹丕病逝,孙权乘机攻江夏,不克而还。229年,孙权于武昌正式登基为皇帝,建国号大吴,孙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史称东吴大帝。庙号太祖。
关羽,字云长(原为长生),汉末三国时期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汜水关斩华雄,虎牢关三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千里寻兄五关斩六将。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地,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操,曾围襄阳、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几欲迁都避其锋,但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徐庶回马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帮助刘备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得荆州,取益州,占汉中。成就王霸之业。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逝世。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周瑜,字公瑾,汉末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年仅36岁。
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第2个回答 2013-08-18
曹操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从小怀大志,起兵陈留到兴平二年将吕布、张邈赶出兖州,经过六年的经营,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块根据地。后击溃青州黄巾军,又收其精锐组成“青州兵”。这样,曹操又有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根据地和军队,是曹操得以成事的基本条件。建安元年,经董卓作乱,曹操听从谋士毛玠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的战略性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势大。建安元年,曹操采纳部下枣祇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所以曹操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以安抚流民。迎献帝、迁都于许和恢复农业生产是曹操得以成功的两个重要条件。
曹操后死于头疾,虽然未一统天下,但是奠定了大一下为毛主席的观点,有上文提及的史实为证。统的军事和经济基础。居功至伟!后世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承父兄基业,与江东成为一方诸侯。在其年幼时已经初现政治军事头脑,后依从“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方针稳固江东,迫于曹操谢大军南下之势与刘备联合,经赤壁之战后天下成定鼎三分之势,他剿抚山越,占领夏口,强分荆州,智胜关羽,彝陵之战后登基称帝其晚年较为昏庸。
他年少为王,曹操赞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其兄孙策言:“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三国志》作者陈寿说“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一下都简要概括望楼主理解,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 他出身贫寒,自称是汉皇叔中山靖王之后,真伪不详。他在桃园结义后参加镇压黄巾军的战役战功卓著,三国演义云“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后 见献帝,依刘表,得孔明,此后便风生水起,依孔明的隆中对,开始抗魏吴意图天下,后因为其弟关羽张飞报酬而征东吴,后被陆逊一把火烧到白帝城 托孤后辞世。笼络豪杰,深得人心是其成功的基石。识人善用,君臣融洽更是其成功的不二法门!毛主席曾对人评价:“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陈寿也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关羽,字云长(原为长生),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地,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操,曾围襄阳、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几欲迁都避其锋,但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佛教称其为“盖天古佛”即 珈蓝菩萨!留下 温酒斩华雄 斩颜良诛文丑 五关斩六将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等佳华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周瑜(175—210年),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1]人。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年仅36岁。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晋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