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为何葬在惠州西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6
西湖一进门就是苏堤,当年这里没有桥到对岸,苏东坡到了之后,见这里的百姓平日过湖需坐小艇或涉水而过,十分不便,便积极倡议并率先捐赠,和民众一道建起了堤,桥。

不过关于这道苏堤的修建却有一个更动人的故事,这就要从苏东坡的红颜知已,他的妆侍王朝云说起了。

苏东坡的名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就是他第一次见到王朝云时写的。

当时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他常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寻欢,有一日招来了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王朝云长袖徐舒,轻盈曼舞,一下子就吸引了苏东坡的目光,舞罢,王朝云换了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动人,苏东坡灵感一来,挥毫写下了那传颂千古的佳句。

而且王朝云诗文俱佳,又特别善解人意,此后苏东坡终于将她娶为妾侍。

苏东坡是一位情种,他本来深爱着他的原配夫人。

他的夫人王弗(fú)嫁到苏家时才16岁,红袖添香,是苏东坡的伴读良友,可惜天妒红颜,红颜自古多薄命,他的夫人王弗在27岁便去世了。

他曾为夫人写过一首天下有情人都难忘的情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到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让人每每读起就不由热泪难禁。

后来他续聚了王闰,也就是前妻的二堂妹,是一位庄重守礼的大家闺秀,但受不得风霜之苦,后来苏东坡许多颠沛流离的贬官生活都不能相伴,全是这位红颜知己王朝云无怨无悔,天涯相遇。

王朝云特别善解苏东坡的心意,苏东坡是一位性情耿直豪放的人,常常直言不讳,所以屡次得罪当朝权贵,数度遭贬,但他依然生性难改。

一次,苏东坡回到家中,饭后在庭院中散步,突然指着自已的腹部问身边的侍女:“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侍女答道:“您腹中都是文章”。

苏东坡不以为然。

另一侍女道:“满腹都是见识”。

苏东坡也摇摇头,到了王朝云,她微笑道:“大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苏东坡闻言,捧腹大笑,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从此对朝云更加敬爱。

苏东坡在杭州四年,之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在黄州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苦。

王朝云甘愿与苏东坡共度患难,不离不弃,悉心为苏东坡调理生活起居,她用黄州廉价的肥猪肉,微火慢炖,烘出香糯滑软,肥而不腻的肉块,作为苏东坡常食的佐餐妙品,这就是后来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中的淮扬菜闻名遐迩的“东坡肉”。

到宋哲宗亲政,苏东坡被贬得更远,来到了当时还是南蛮之地的惠州,这时他已经年近花甲,眼看运势转下,难得再有起复之望,身边众多的姬妾都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如一,追随着苏东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惠州。

没想到,来后第二年,朝云因长期生活清苦,又操劳过度而重病亡故,那年她才34岁。

临终前她握着东坡的手意蕴深长地说:“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像梦幻泡影,又像露水和闪电,一瞬即逝,不必太在意”。

朝云去世后,苏东坡将她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西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但日日的思念竟化为天天的夜梦,他常常梦见朝云回来看望他和年幼的孩子,但每次都是“衣衫尽湿”,苏东坡询其缘故,朝云梦中答曰:“夜夜渡湖回家所致”。

苏东坡醒后大为不忍,于是兴筑湖堤横跨湖上,以便朝云前来入梦,此堤但是如今著名的苏公堤了。

朝云墓上至今还有一座小亭----六如亭,六如就是金刚经中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因为朝云后来笃信佛教,死前还念着金刚经上的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所以,苏东坡建六如亭纪念她。